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临空经济 > 产业 >> 正文

两江航投集团5年志:打造重庆通航 着眼全球



2015-06-22   作者:  来源:重庆两江新区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xinglu20150620132134.jpg

  图:截止目前,两江新区航空产业园已累计引进项目9个,协议引资超过100亿元,现有项目预期达产后将实现产值约248亿元。

  2010年6月,重庆两江新区成立,国务院赋予了“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等五大战略功能定位,将在10年内再造一个重庆工业,对产业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早在两江新区成立之初,通过对全球产业与经济发展方向的研究分析,改革开放30年多年来,各个产业都迅猛发展,唯有通航产业由于种种原因,改革和发展滞缓,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将释放达万亿级的产业规模,成为“第二个汽车产业”,这将是重要突破口。

  特别是2010年1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后,更坚定了两江新区发展通航产业信心,迅速推动将其列入战略新兴产业之一。

  面对着重庆通航产业“零”的现实,困难可想而知,必须要杀出一条血路。2011年5月,时任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两江集团总裁陈建伟同志带队率先启动了通用机场在两江新区的选址工作,并基于此的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工作,起名为“龙羽工程”,点燃了两江新区通航产业的星星之火。

  2012年2月22日,新区出资15亿元组建了两江航投集团,由时任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闪伟强同志兼任董事长,专事通航产业招商引资、产业培育和环境打造工作。

  为加快各项工作,两江航投集团拉起了一支干事创业队伍。凭着事业的感召和对家乡的热爱,两江航投汇集了一群有梦想的“年轻人”,有来自国外的海归,有放弃外企高薪的白领,有放弃公职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但除1人是来自中国商飞外,其余的对于通航来说全是外行。

  正是这群外行人,有着敢为人先的两江精神,“初生牛犊不怕虎”,说干就干,各项工作迅速铺开。产业要发展,就面向全球通航制造企业,逐一梳理,联系对接,优先在航空整机制造上实现突破;飞机要上天,就解决空域问题,机场问题;人才的短板,就建立培训学校、航空大专院校……

  在国内干通航没有经验可循,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两江航投集团成立后,各项工作进展明显加快。2012年4月,重庆获批西部首批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城市,取得通航产业发展首要条件;5月,签约全球最大的单引擎涡轮螺旋桨飞机制造商——瑞士皮拉图斯飞机公司;7月获批设立两江新区临时起降点;11月获批龙兴起降点面积314平方公里、绝对空高5000米的试飞空域;2013年6月两江航空学院奠基。

  重庆航空产业从无到有,两江新区初步具备了“天、地、人、机”四个要素,产业发展的路径找准了。2013年12月,两江新区航空产业园被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评为“最具投资价值通用航空产业园”。

  企业虽然引来了,怎么落得下,形成集聚,怎么促进产业有发展,现实切实摆在两江人面前。

  通过3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发现,通航产业链极其广泛,包括上游的制造业、中游的运营业和下游的服务业,三位一体、环环相扣,任何一环的缺失都可能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

  基于此,2013年底,方文杰同志接手两江航投集团工作后,又提出了“造得出”、“飞得起”和“求发展”的战略实施路径。

  “造得出”就是加快形成通航制造产业集群,“飞得起”就是全产业链发展、全方位保障,确保飞机飞得起来,“求发展”就是通航产业在两江新区聚集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按照这一思路,通航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

  在“造得出”上,2014年7月,重庆通航集团正式入驻产业基地;10月,皮拉图斯厂房正式开工建设;12月,首架皮拉图斯PC-6飞机机身在产业基地山鹰厂房顺利下线。

  在“飞得起”上,2014年4月,获批开展龙兴起降点升级为通用机场前期工作;起降点塔台投入使用,满足直升机常态化飞行;航空信息专网加快建设,保障通航飞行“看得见、管得住、叫得停”,并已获得国家商务部“现代服务业试点”和重庆市科委重大项目支持;联合中信集团正在组建融资租赁公司,正在发起成立重庆航空产业基金,为通航全产业链提供金融支持。

  在“求发展”上,形成了皮拉图斯、恩斯特龙2个整机品牌、5个机型,集聚了重庆通航公司、中航蓝天模拟飞行中心、华彬航空、中航通飞爱飞客等运营项目,和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重庆航空职业学院2所学校。

  截止目前,已累计引进项目9个,协议引资超过100亿元,现有项目预期达产后将实现产值约248亿元。

  着眼全球——固定翼与直升机比翼齐飞

  在2014年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简称珠海航展)上,来自两江新区的皮拉图斯和恩斯特龙飞机双双亮相,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两江新区固定翼与直升机比翼齐飞的产业发展格局。

  瑞士皮拉图斯飞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39年,是全球最大的单引擎涡轮螺旋桨飞机制造商。代表着瑞士顶尖工艺的皮拉图斯飞机为什么会选择两江新区?这要从2011年说起。

  除了两江开放的政策、优越的产业环境、深厚的人才基础、便利的水陆空交通等因素,引进国外飞机制造企业,面临着国内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突破困难重重。

  “敢为人先、只争朝夕”的两江精神及办事效率更是项目落户的中坚保障。按照高水平引进的要求,两江人积极整合全球先进要素资源,最终锁定皮拉图斯项目,夜以继日、不分昼夜地积极策划招商策略、参与项目谈判。

  通过各方努力,皇天不负有心人,2012年5月22日,皮拉图斯与两江新区正式签订COA合作协议,计划总投资约4亿美元,在两江新区投资建设PC-6飞机整机制造、维修和PC-12飞机组装基地。

  2012年12月18日,冬日的冻雨夹杂着寒风,两江人心中的火热使他们战胜了寒冷和泥泞。这一天,皮拉图斯中国总部暨生产基地、维修基地、总装交付中心正式挂牌,同时取得国家体育总局的首批订单。

  皮拉图斯的成功落户,不仅重庆乃至中西部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里程碑事件,更在引进外资在国内建设飞机制造项目搭建出一条可行道路,示范效应在全球航空圈内迅速扩散,找新区谈项目的企业逐渐增多。

  为全力做实项目,两江新区为皮拉图斯项目落地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争取各项国家专项政策、协调落实免税退税政策、代办各项申报手续、提供高要求严标准的先期生产厂房、着力打造项目生产试飞基础条件、携手开拓中国市场、全力引入配套供应商体系。2014年11月,在全面的支持保障下,皮拉图斯第一架PC-6机身在山鹰厂房成功组装完成,并在珠海航展展出。经多次与海关沟通协调,目前已有两江组装完成的3架PC-6机身通过渝新欧铁路顺利运抵瑞士进行整装生产。

  2015年重庆的春天已有夏天的气息,工人们挥汗如雨。皮拉图斯中国项目的厂房正在加快施工,预计今年8月即将建成投产,本地组装生产的皮拉图斯飞机有望年内飞上蓝天。待皮拉图斯PC-6全球生产线及PC-12亚太生产线建成达产后,预计将形成年产150架皮拉图斯飞机生产能力,整机产值约30亿人民币,并将拉动约300亿元人民币上下游总产值。同时,项目建成后将是亚太地区最大的涡桨飞机维修、维护、人才培训中心。

  毗邻皮拉图斯厂房的是已经建成的重庆通航集团厂房,工人们正在加快恩斯特龙直升机的组装。重庆通航集团通过全资收购美国恩斯特龙直升机,将美国恩斯特龙3款直升机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实现本土化,未来将真正实现“重庆造”。

  除开已引进的2家通航整机制造企业,投产后可生产5个机型,形成了直升机+固定翼的互补外,目前,还有几家通航整机和零部件项目再谈,未来还将有更多的项目落户两江新区。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