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临空经济 > 产业 >> 正文

武汉应“埋头干”抢抓通航发展机遇



2015-07-04   作者:  来源:武汉晚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未来,开着自家的飞机上班也许不是梦想。昨天,华创会举办全球华人航空产业论坛暨第六届田长霖论坛,为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把脉。

  美华航太工程师协会理事长柳建夏居住在洛杉矶,他回顾了通用航空产业的过去,并畅想了未来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前景:将来城市的空中交通将被充分利用,人们可以开着自家的飞机去上班,利用社区的道路作为跑道进行起飞,“空中汽车”将会在今后的交通发展中受到青睐。

  前景很美好,但现场也有人提出,通用航空产业是个“烧钱”的领域。武汉如何在这个领域抢得先机?中国航空学会常务理事张聚恩表示,地方通航产业的发展吆喝临空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统筹安排。

  武汉已具备无人机整机生产能力,航空服务业正在兴起,航空维修、部附件维修和零部件制造初步形成产业特色。全市航空工业总产值已超过50亿元。

  “武汉处于通航产业发展时期”,华中科技大学航空专家李仁府说道,武汉具有地理优势,在运输、旅游、勘测等领域都具备发展前景,同时还有人才、政策、资金上的优势。他提醒,在目前低空领域还未开放的情况下,武汉发展通航产业应该“埋头干”,比如出台如税收减免的政策鼓励通航企业发展,培育市场环境,并尝试制定低空领域通航的地方标准,同时培育通航领域专业人才。默默积蓄能量的同时,等待低空领域开放的机会。

  李仁府还透露,目前华中科技大学正在筹建航空航天学院,将涵盖飞机设计、制造、空管等专业,预计明年启动招生,为武汉发展通航产业提供人才支撑。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