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机场在转场方面或面临四重“大考”
深圳宝安机场T3航站楼转场日益临近。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8月16日,市转场办将组织开展T3转场第一次综合模拟演练。新航站楼即将启用,转场能否顺利?
结合国内外机场在转场方面的经验,有业内人士分析,深圳宝安机场在转场方面或面临着四重“大考”。
考验一:新技术新设备带来新挑战
从规划开始,T3航站楼便以其独特的外形,先进的设计理念为外界所瞩目。鲜为人知的是,因其独特,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更是不计其数,因其独特,启用后相应要承担的风险也随之增大。
机场一位工程人员提到这一点时直言:“建设难度很大,未来运营压力也会很大。”据了解,其所说的难度和压力包括:防水方面没有先例可循;多内隔厚壁小方管的加强桁架构件对制作技术提出了极高要求;自由曲面,复杂节点及构件数量造成深化设计难以进行;自动分拣的行李系统纷繁复杂;3万多个天窗,40多万块立体天花,不提维护成本,就日常的高空保洁都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为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同时提高运行保障效率,给旅客打造舒适的乘机环境,T3航站楼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和先进的设备设施,其中很多都是之前业内所没有的。这些无疑会给T3航站楼的运营保障带来潜在的挑战。
考验二:涉及面广泛协调难度大
据机场公开数据显示,深圳机场2011年实现旅客吞吐量295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5万吨,航班起降架次24万架次。为了应对风险,在对专项演练和区域演练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深圳机场计划于8月、9月、10月按照实际运行的标准开展3次综合演练,模拟旅客规模在1000人至3000人之间,涉及演练科目 20多个,综合演练实施子方案32个。
目前,深圳机场已完成第一次综合演练的前期准备工作。在第一次转场演练结束后,会根据演练的情况,及时整理各项问题并立即整改,为第二次演练打基础。针对第二次演练存在的问题,继续整改,为第三次演练打基础。如此来确保转场搬迁启用方案的完善性。
从今年4月份开始,市转场办、各专责组牵头单位以及深航、南航深圳分公司等单位已经固定每周二在机场举行会议,通报各自转场运营准备工作、培训工作、综合演练和转场启用工作的进展情况,研究需协调解决的问题,并按照新的流程、环境和运营模式,修订和完善作业标准和应急预案。
考验三:机场安全运行要求更高
在安全至上的民航界,确保机场安全运行是实现转场成功的先决条件。转场之后航站区及站坪面积的增加,不仅对机场的安全运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借助技术提升空防安全系数,转场初期机场仍将面临不小的安全运行考验。
机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旅客乘机安检为例,尽管T3航站楼将使用的新安检系统从技术层面提高了机场的安检可靠系数,但只要个别工作人员对新的机器设备不够熟悉,则可能会影响安全检查质量。为防止安检人员因不熟悉设备而造成旅客长时间排队等待,影响旅客候机体验,机场方面也采取了多项防患举措。如派出安检人员赴首都机场、白云机场等大型机场跟班学习,掌握新系统的操作技能和处置标准,并展开对同岗人员的技术培训。同时,深圳宝安机场还建立了针对新系统操作的考核体系,并制定了与航空公司、地面服务等联动部门的衔接方案。
国内机场转场均出现过不同的状况。白云机场转场首月就出现了雨天漏水、喝水难、候机楼前车辆乱停乱放、出租车拉客、指示不清晰,旅客犯难等问题。为了避免深圳宝安机场转场出现类似情况,机场方面在转场前就尽可能多地设想各种突发场景,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然而在跨入“大航站区、大飞行区”运营模式之后有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情况,也对深圳宝安机场转场之后的安全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考验四:“人机磨合”面临考验
据了解,机场平均每天8万多旅客吞吐量、4万多件行李进出港,对于旅客量居国内前列的深圳宝安机场来说,巨大的旅客和行李运行始终让地面保障服务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随着T3航站楼转场运营的日益临近,这些压力不仅没有减少,而且在全新的环境下,如何使新的设施设备更快更好地服务来自四面八方的旅客,更考验着机场人的智慧和能力。
据深圳宝安机场介绍,T3航站楼建筑面积达45万平方米,是现有候机楼的近2.7倍,拥有办理登机柜台200个,也是目前值机柜台数量的近两倍之多。机场转场运行后,深圳宝安机场将拥有58个登机口。
作为航站楼的管理机构,航站区管理部组织多次模拟演练,一方面借此检验标识系统有效性,发现问题、改善问题,另一方面则根据参加演练的“旅客”之所需来编制中转流程指南。作为地面服务重要的保障部门,机场地面服务公司有针对性地对保障人员开展多项培训,为做好旅客引导工作做足准备。
“我们演练的目的就是查找问题,发现问题,再进行整改,确保在正式转场时能将风险降到最低。”深圳宝安机场T3转场运营准备办的负责人表示。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