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焦点 >> 正文

写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新机场一周年之际



2018-02-23   作者:陈嘉佳  来源:中国民航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天安门以南直线距离46公里处,北京中轴线上,一座现代化的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北京新机场——正拔地而起。2017年3月16日,北京新机场航站楼混凝土主体结构顺利封顶;6月30日,航站楼钢结构封顶合拢;8月30日,综合交通中心工程主体结构全面封顶;12月31日,航站楼功能性封顶封围。在北京新机场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新机场的标志性建筑——航站楼——犹如凤凰展翼,雏形初现。

  一年前的2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视察北京新机场建设。他强调,新机场是首都的重大标志性工程,是国家发展一个新的动力源,必须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每个项目、每个工程都要实行最严格的施工管理,确保高标准、高质量。要努力集成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

  总书记对北京新机场建设的肯定,极大地鼓励和鞭策了北京新机场工程建设者及民航系统干部职工。一年来,北京新机场建设者牢记总书记的嘱托,锐意进取、狠抓落实,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不仅是新机场的建设者,中国民航的建设者同样将总书记嘱托牢记于心,振奋精神、推进工作,不负新时代,努力为开创民航强国发展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努力向人民交上一份更加优异的答卷。

  无愧于时代 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国门

  ——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确定了精准的关键性指标,实施最严格的建设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技术、质量、廉洁等保障体系,全力把北京新机场建成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成为展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国门。

  “没想到在2017年的最后一天留下了遗憾。”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航站区工程部副总经理高爱平说。12月31日,航站楼封顶封围当天,高爱平还想爬到航站楼的屋面上再看看,硬是被同事拦下了。“零下十几摄氏度,风又刮得特别大,年轻人在上面都必须小心翼翼的,高总53岁的人,大家怕他出点啥事儿”。于是,他也就没坚持。

  其实,高爱平爬到航站楼屋面上的次数已经多到记不清了。航站楼屋面的每一项技术改进、每一个重要节点,他都会爬上去看一看,并和工程相关负责人、施工工人一起商讨,怎么施工才能让工程更加牢靠。没有人要求高爱平这样做,但他觉得自己必须这么做,“这是北京新机场建设项目啊,习总书记都亲自来视察,都说这是首都的重大标志性工程。能参与到如此重要工程的建设,是我的幸运”。

  高爱平道出了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大家的心声。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新机场,肯定了北京新机场建设取得的成绩,对北京新机场的功能、发展需求、地位作用做出深刻阐述。总书记的话语,成了北京新机场的建设者、参与者前进的精神动力。一年过去了,总书记的句句嘱托,言犹在耳。

  “必须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姚亚波告诉记者,新机场建设指挥部对“四个工程”的要求进行了细化分解,精品工程突出品质,样板工程突出领先,平安工程突出安全第一,廉洁工程突出廉洁。同时,建设指挥部对每一个工程的具体要求提出了可量化的考核指标,并逐一加以落实。

  “每个项目、每个工程都要实行最严格的施工管理,确保高标准、高质量”。总书记的话,让北京新机场的建设者感到重任在肩,于是他们自我加压。“到目前,我们所有的工程项目一次性验收合格率都是100%。”飞行区工程部业务经理董家广告诉记者,工程建设受诸多因素影响,根据国家规定,不同工程的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要求略有不同,90%就很高了。100%的一次性验收合格率就意味着,所有人必须全力以赴、一次性把工程做到最好。

  “要努力集成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北京新机场研发了飞行区数字化施工管理系统,该技术在国内首次实现了飞行区工程强夯、冲击碾压等关键工艺的自动化监控,显著提升了飞行区工程的质量和建设管理水平。该技术还分别申请了中美两国的专利。除了自身研发先进管理技术外,北京新机场还大胆运用行业新技术。

  2017年2月23日当天,姚亚波全程向总书记汇报了北京新机场建设情况,“当时我给总书记表了态,请总书记放心,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继续加强统筹协调、项目管理和运营筹备。这一年,我们没有食言。”

  无愧于历史 引领行业建设新局面

  ——国内其他在建机场,视北京新机场为我国机场建设的标杆,积极主动与北京新机场建设者交流,向其学习。北京新机场则大胆采用众多国产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助力中国民航在国际上扩大影响力、提高话语权。

  民航局局长冯正霖多次强调,要用总书记视察北京新机场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武装头脑,“总书记高度肯定了北京新机场建设取得的成绩,对北京新机场的功能、发展需求、地位作用作出深刻阐述,对北京新机场建设的目标和标准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不仅对北京新机场建设和运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为我国民航业发展指明方向”。

  目前,世界上轨道交通距离航站楼最近的机场是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而北京新机场建成后,轨道交通与航站楼“零距离”,轨道交通工具将从航站楼下垂直穿越。“五纵两横”空地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系统是北京新机场的一大特色,其中轨道交通在以北京新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体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北京新机场同时拥有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等多种轨道交通方式,给旅客带来更多便捷。

  国内其他在建新机场,主动借鉴多种轨道交通同时“进入”新机场的领先设计。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和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其航站楼都将建成集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在这两座机场的综合交通枢纽中,轨道交通地位凸显,涵盖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多种轨道交通方式。

  全向跑道构型、五指廊航站楼、双层出发车道边、国内进出港旅客混流等大量创新布局和设计,先进的综合交通系统规划,海绵机场、绿色机场等环境友好的设计理念,北京新机场亮点很多。除了宏大的设计布局外,“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优秀施工工法并进行推广。”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配套工程部业务经理郭树林谈道,“先在北京新机场内部推广,但绝不限于新机场。我经常与行业内其他机场建设单位交流,大家共同进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新机场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众多国产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例如使用了国产的行李系统、离港系统。在北京新机场使用这些国产设备,打破了外国公司长期以来在大型枢纽机场的垄断地位,为推动我国在国际民航规则和标准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书记对北京新机场建设提出的工程建设目标和要求,也是对民航全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殷切期望。民航局副局长董志毅指出:“北京新机场是世纪工程,也是加快民航基础设施建设的‘牛鼻子’工程。北京新机场建设是民航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体现。”

  遵循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2017年,民航局进一步提出,要以“功能合理、运行安全、服务人本、工程耐久、质量可靠、资源节约、生态环保”为目标,牢固树立先进的建设理念,推进现代工程管理,着力打造集内在品质和外在品位于一体的现代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动民航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

  无愧于人民 成为国家发展新动力源

  ——北京新机场对完善北京首都功能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北京新机场发挥作用的方式,又为我国其他地区民航融入、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样本。

  民航业既是高端生产要素的组成部分,又是高端生产要素投入的重要载体和条件,对一个城市或区域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北京新机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它的建设不仅对提升北京国际大都市有影响,更重要的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国家航空枢纽的促成。”民航局局长冯正霖指出。

  据测算,北京新机场建设直接投资近80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将达4000亿元;投入使用后,将与首都机场构成“双枢纽”运行,初期年旅客吞吐量将达4500万人次,将为北京市带来860亿元的经济贡献。

  北京—京津冀地区—全国—世界,这是北京新机场作为国家发展新动力源,服务国家发展的实施路径。在促使北京不断完善和优化功能布局、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的基础上,通过国家在新机场周边规划的临空经济区,北京新机场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北京和河北的界线蜿蜒穿过新机场的中心,新机场临空经济区核心区覆盖两地150平方公里,航空物流、跨境电子商务、商务会展、特色金融、航空科技研发制造、科技创新服务等高端产业将落户这里。随高端产业进入的高端人才,将使区域内人力资源素质大为提升,对周边地区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未来,临空经济区将对区域发展和产业调整产生强大的带动作用,将形成以新机场为核心、以航空服务为基础,以创新驱动、绿色低碳的高端产业为引领的国家对外交往中心功能承载区、国家航空科技创新引领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而该区域将使传统的以刺激外部需求的增长模式过渡到依靠自身驱动的增长模式,并不断突破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社会发展的新平台。

  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先行,民航率先突破,其关键突破点就在北京新机场。不仅如此,新机场还在服务雄安新区这个“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中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别是为雄安新区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扩大开放新高地等定位提供强有力支撑。“目前,新机场正在与雄安新区的总体规划对接,积极研究地面交通规划,进一步完善分期建设方案,为雄安新区建设做好服务工作。”民航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研究在新机场现有骨干交通网络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与雄安新区的交通网络衔接。”

  北京新机场和京津冀地区其他机场一起,共同驱动区域经济发展,无疑能为珠三角、长三角的机场群带动城市群发展提供蓝本。动力源的意义远不仅如此,它也为我国其他大型枢纽机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可借鉴经验。要知道,2017年,我国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的大型枢纽机场已经达到19座。

  “我们深知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总书记视察新机场,给我们注入了强大动力,坚定了信心。我们一定全力以赴,确保2019年建成通航,兑现对总书记的承诺。”姚亚波表示。

  嘱托,声声入耳;壮志,念念于心。前行之路,越发开阔。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