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国际机场25岁了
25年来,澳门国际机场擘画着令人惊叹的建设蓝图。想当初,氹仔鸡颈山头一声爆破巨响,让这里变身碧海中的飞行陆地。从此,北接珠海、东望香港的澳门有了自己的机场,澳门民众出行不再只靠水路和陆路,终于在家门口实现了蓝天梦想。而作为我国第一个人工岛屿机场、世界第二个人造岛屿机场,澳门国际机场的诞生也创造了上世纪90年代机场建设的一个奇迹。时至今日,又传来喜讯,填海扩建的规划已经提上日程。也许就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奇迹又将延续。
25年来,澳门国际机场肩负着不同时期的使命担当。曾经,内地与台湾尚未直航,澳门国际机场成为往来旅客的中转地,连接起海峡两岸剪不断的血脉亲情。随后,澳门国际机场又助力特区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与中国和葡语系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将中国澳门这朵盛世莲花与世界的距离逐步拉近。未来,随着澳门地区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特别是乘着建设世界四大湾区之一——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国家战略的东风,澳门国际机场将乘势而为,积极投身区域民航协同发展,深挖大湾区空域承载潜力,提升客货运输服务能力,在凝聚合力之时明确角色分工,真正成为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引擎。
25年来,澳门国际机场保持着举世瞩目的安全纪录。秉持“安全、效率、效益”的宗旨,澳门国际机场从投运以来从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通信、导航、监视系统(CNS)的更新与升级既保障了安全,又提高了空管运行效率;7套北斗卫星高精度接收机的使用,可通过数据反馈,24小时实时监测跑道沉降变形的情况,消除了人工岛建成的单一跑道而可能带来的沉降隐患;量身定制的RNP-AR(要求授权的所需导航性能)进近程序使飞机在能见度900米、云高不低于270英尺(约为80.3米)的条件下就能安全着陆,大幅提高了航班的准点率;而去年安装的由中南空管局开发的协同决策系统终端(CDM),更是加强了粤港澳大湾区内空域的协调与合作。
25年来,澳门国际机场展示着亮丽夺目的发展成绩。截至目前,澳门国际机场已经吸引了34家航空公司开辟59条航线飞往包括中国内地、中国台湾以及亚洲、大洋洲等地。便捷的地理位置以及多条公交线路、穿梭巴士线路的开通,让旅客可以快速往返于机场与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单程不超过15分钟;而珠三角地区推出的机场快线“两关一检”服务也提升了旅客海陆空转接的效率,吸引了更多旅客选择从澳门出发。透过航站楼里川流不息的旅客、跑道上频繁起降的飞机,我们惊喜地看到,这座小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已经接近千万级规模,2019年达到960万人次,超过了澳门60多万城市总人口的14倍还多。
25年来,澳门国际机场演绎着精彩纷呈的商业传奇。一条海上填出来的跑道,一座不到6万平方米的候机楼,以及有限的停机位,你似乎找不到澳门国际机场任何的先天优势。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小舞台上,演出一样可以精彩纷呈。从中转航班到货运物流,从低成本航空到公务机业务,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和精准高效的经营策略吸引着各国航空公司不断新开澳门航线,也创造着连年两位数百分比的营收增长。而这其中占比56%的非航收入,正是澳门国际机场以公开公平的营销环境、特许专营的运营模式,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最大效益的最好证明和直接体现。
25年来,澳门国际机场诠释着高质高效的成长理念。从安全化、人性化、智慧化方面着手,其先后完成了客运大楼北面扩建、公务机机库建造、跑道及联络桥全封闭围网、闭路电视系统优化、客运大楼空间改造等重大工程;通过积极推行虚拟化机场的发展战略,构建虚拟化候机楼平台系统,完善机场电子商务和在线服务,同时践行“城市中机场”的概念,延伸信息和服务至大湾区城市群;注重旅客流程优化,建成机场自助值机平台, 进一步提升旅客出行体验;基于机场数据中心打造“私有云”,为大数据分析和共享奠定基础。而在推动环境保护、建设绿色机场方面,澳门国际机场也不遗余力,早在6年前就获得了全球唯一被机构认可的机场碳管理认证标准——“机场碳排放认可计划”的“减少”级别认证。
25年来,澳门国际机场凸显着愈发重要的国际地位。自1995年起,澳门国际机场就先后加入国内外各主要民航组织,成为国际机场协会会员、东亚机场联盟会员、中国民用机场协会会员,并于2005年和2019年作为轮值机场两次成功主办东亚机场联盟年度会议,为13个成员机场提供了凝集共识的合作交流平台。从2004年开始,作为中国与葡语系国家之间商贸合作服务的平台,澳门国际机场先后主办了4届中国与葡语系国家的机场会议,成功培训了533位民航界管理人才。澳门国际机场还与世界上13个机场建立姊妹机场关系,积极推动战略合作,但求在互惠互利的合作基础上共同发展。
25年春风化雨结硕果,25年风雨同舟共前行,25年沧海桑田换人间。
回首澳门国际机场的成长足迹,不计其数的建设者、参与者贡献了智慧,付出了辛劳,流下了汗水,才谱写出今天的辉煌篇章,也由此开启了下一段追梦历程。25岁正值芳华,伴随着祖国的繁荣富强,澳门国际机场的每一个梦想都将起飞,飞向更广阔的世界,飞向更美好的明天!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金欢)
基础建设 从“小步快跑”到“稳步跨越”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1995年,在经历了开山、填海、铺路、造屋等多项基建工程之后,在多方支援下,一个奇迹般的机场正式建成通航,澳门国际机场成为全球第二个、中国第一个完全由填海造陆建成的机场。
在海上兴建机场,与当时澳门的现实需求有关。缺乏空港曾严重制约澳门的产业转型,北接珠海、东与香港隔海相望的弹丸之地若想得到全面快速的发展,势必展翅才能腾飞。从1989年开工修建,到1995年12月8日正式投入运营,整个机场的修建工程耗资约12亿美元,光填海造陆工程就耗费了3400万立方米沙石。在初期大规模集中建设工程结束之后,澳门国际机场在完善现有基础设施以满足业界和旅客多重需求上付出了巨大努力。为适应本地及周边区域经济环境的急速变化,澳门国际机场以“保证安全,保障容量”为根本,从人性化、智慧化方面着手,在过去的25年中用“小步快跑”的方式循序渐进地改进,为机场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机场运行的第一准则就是安全。在特区政府的批准与支持下,澳门国际机场从2007年开始,历时近5年对整个机场通信、导航、监视(CNS)系统进行更新与升级,确保机场空管导航设备与内地及香港空管系统接轨。除了被列入年度重点工作的基建工程之外,机场每年实施的与安全保障有关的工程,占总工程量的三成以上。诸如跑道情况评估、联络桥桩柱加固、跑道指示牌设备改善、航道疏浚等工程,虽然没有受到外界广泛关注,但均从细微之处全方位提升了澳门国际机场的安全保障能力。
为满足反恐新需求,澳门国际机场不断对安保系统、安保流程进行优化与升级。仅2019年机场就完成了28个安保系统的建设与升级项目:对跑道人工岛及联络桥进行物理分隔,于人工岛外围水域设置海上分隔带;在机场周边安装双层围网,在各道口及航站楼旁安装防车撞设施;更新机场通信导航及监视系统,增加高精度IP摄录镜头等。
如果说安全是发展的生命线,保障容量则是发展的原动力。2018年2月投入使用的航站楼北面扩建楼面积达14000平方米,将航站楼整体接待能力提升至780万人次。没承想在北面扩建楼启用的同年,机场旅客吞吐量即超过了820万人次,2019年的旅客吞吐量更是创下新高,达到了史无前例的961万人次,机场专营公司随即启动航站楼南面扩建工程。预计该工程完工后,整个航站楼面积将增大17100平方米,新增3座登机桥,整体接待能力也将提升至每年1000万人次。
旅客吞吐量屡创新高,其他基建设施亦须不断改善以配合机场运营。2016年完成的第一期南机坪优化面积达65000平方米,共增加15个通用航空停机位及相关设施,包括停机坪道面、服务车道及停机坪配套设施等。2018年完工的东停机坪优化工程,将原有的6个D类停机位优化改造成9个C类停机位,使停机位数量由24个增至40个,包括25个一般停机位及15个公务停机位。2019年开始的第二期南机坪优化工程将进一步增加停机位数量,并将现有停机位改造成多功能停机位,以满足市场发展需要。
配合专业部门的工作也是机场基建工程的一部分。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状态下,澳门国际机场先后翻新了离境大厅移民局区域和入境大厅海关区域,为移民局柜台装设新LED电子显示屏等,实现了机场、边防部门与旅客的共赢。
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大多来源于机场本身的盈利,因此机场采用了“从小处着手、不断微调”的基建方式,从整体发展来看,是符合机场特点的。澳门国际机场是珠三角地区5个机场中规模最小的机场。受所处地理环境限制,机场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合理布局。因此,基础设施建设不能追求“高大全”,更不可能面面俱到、尽善尽美。先把步子迈得小一点儿,再基于实践结果不断调整,才能不断进步。
从2016年至今,澳门国际机场已在各种基建项目上投入超过11亿澳门元(约合人民币9亿元),重点确保了航空安全,达到了扩大容量、优化运营的目的。澳门国际机场基建人以沉稳的态度、扎实的脚步和认真的服务,参与了机场的每一次发展。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2019年8月,澳门民航局正式收到了中央政府对澳门国际机场填海扩建的批复。机场将继续跟进实施方案及财务融资规划,计划于2022年进入全面施工阶段。数载之后,这片碧海中的飞行陆地将迎来巨变,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展现在大众眼前。
国际交流 “小”莲岛亦是“大”桥梁
20多年来,在澳门特区政府的支持和关怀下,在各主管部门的指引和协调中,澳门国际机场在特区打造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建设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拉近了中国澳门与世界的距离。
不求独善其身,但求互惠互利。澳门国际机场深谙与业界同行相处之道,自运营以来就确立了“立足澳门、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的定位,注重与国内外民航单位的友好合作,旨在求同存异,谋求共同发展。
在对外方面,机场加入多个世界大型航空业界组织,希冀拓宽国际视野,寻求发展机遇。1995年,机场加入全球性机场组织——国际机场协会,支持并参加协会的年度会议和展览,不仅安排员工参加国际机场专业管理认证课程,而且积极推介其他友好机场加入协会。为提升东亚地区的航空运输及旅客服务水平,2003年机场正式成为包括中日韩地区主要机场在内的东亚机场联盟的第8个会员,并在2005年和2019年作为轮值机场主办联盟年度会议,为13个成员机场提供凝聚共识的合作交流平台,两次周到的安排均得到了各成员机场与会代表的高度赞许。
在澳门新口岸填海区一座商业大厦13层,一出电梯就能看见中国和8个葡语国家的国旗,这是“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常设秘书处。发展中的澳门国际机场作为中葡友谊的见证者,在两国长期合作中一直扮演着积极而努力的开拓者角色。早在10多年前,当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成立时,澳门国际机场就给予其经济和技术上的全力支援,使该国空管和机场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2003年,澳门国际机场在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与葡萄牙NAV空管导航公司之间牵线搭桥,建立了中葡携手拓展空域管理与空管系统业务的合作伙伴关系。
从2004年开始,澳门国际机场先后主办了4次中国与葡语国家的机场会议,就民航空域管理、机场基础设施建设、机场投资和私有化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这些会议为中国与葡语国家在民航相关领域创造新的合作机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此,中葡机场的合作空间更加广阔了。
25年中,澳门国际机场“穿针引线”“架桥修路”,推动中国内地、中国澳门与葡萄牙民航部门成功实施一系列人员培训合作项目,受益的民航界管理人员多达533人。其中,中葡机场空中管制及机场管理人员的交流培训项目首次组织学员赴葡受训,成为中国民航史上空管人员成规模走出国门交流的一次壮举。除了“走出去”外,还有“请进来”。在澳门主办的葡语国家机场管理高级人员研习班,为学员提供了构建人际网络、分享专业知识的平台。澳门机场专营公司从培训经费、课程开设,到组织协调、手续办理等,均予以承揽。
“风雨同舟一家人”,在对内方面,澳门国际机场不忘祖国支持,与内地机场共享发展机遇。2001年,澳门国际机场参与发起A5珠江三角洲五大机场论坛(现更名为粤港澳大湾区五大机场主席会议),与香港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和珠海机场“携手合作、互助支援、创新开拓、共同发展”,旨在打造区域服务品牌,提升总体竞争力。2009年3月,珠三角五大机场代表齐聚广州,就五大机场发展定位、大力发展空港经济、共享安全管理经验等六个方面达成共识。2015年,澳门国际机场成为港澳台地区首个加入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的成员,按照“共同参与、共同分享、共同成就”的指导思想,认真做好服务行业和社会的各项工作,为协会与港澳台之间的民航工作开辟了沟通渠道。
澳门国际机场积极拓展与各地机场的战略合作关系、推动机场间的航线发展、加强全方位友好合作,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在过去数年间,先后与中国内地、欧洲、大洋洲等地的13个机场结为姊妹机场,以建立营销、信息、技术、管理,特别是市场及航线发展的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这里有充满葡萄牙风情的蛋挞,也有彰显广东风情的叉烧饭。小小莲岛作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窗口,集中西之长,无疑是个神奇的地方。“一国两制”的远见卓识为珠三角地区保留了独特的经济发展机遇。纵观其25载脱胎换骨般的成长历程,在全球化经济大潮中,在粤港澳大湾区多个机场的发展中,澳门国际机场始终以人为本、以诚为本,在艰难的环境中闯出一条成功之路。一边面向世界,借风使力,游刃有余,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一边对接内地,深入交流,勇担重任,与国家、特区发展需求合拍挂钩。这块海角飞地沿着两条轴线匀速前行,外引内联,为自身发展拓展想象空间,成为中国机场画卷上极具特色、极其绚丽的一笔,信心勃勃地闪耀在国际舞台上。
航空运输 低成本航空聚集的“开放天空”
2019年,在澳门国际机场乘坐低成本航空航班出行的旅客较2018年增长了21%,平均客座率接近八成。这个从2004年就开始发展低成本航空业务,有着10多年探索经验的机场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又有哪些独到经验呢?
谈到澳门国际机场的低成本航空发展之路,就不能不提及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建设历史。在台湾与大陆实现直航前,澳门机场作为海峡两岸的中转站,中转旅客占比高达53.2%。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两岸包机航班的运营使中转旅客大量流失,机场亟须拓展国际客源。
经过缜密的市场分析,从2004年开始,澳门国际机场决定实施差异化战略,引入低成本航空。
在引入初期,由于旅客对新型运营模式感到陌生,低成本航空没能获得很大收益。于是,机场组织低成本航空研讨会,为低成本航空在澳门发展扩大了空间。机场从2005年起先后推出“兴奋游澳门起飞”等促销活动,希望吸引喜欢个人游的旅客乘坐低成本航空航班出行。
事实证明,澳门国际机场的市场预测和战略转移是完全正确的。随着两岸直航的陆续开通,澳门机场所担负的两岸中转枢纽的使命逐步已成历史。相关资料显示,2008年底以及2009年初,来澳门中转的旅客比例由原来的60%~70%直降为10%。但自引进低成本航空以来,澳门和周边地区居民有了新的旅游模式,澳门国际机场终于摆脱了“中转机场”的角色,渐渐成为“目的地机场”,转型取得明显成效。机场专营公司执委会有关人士告诉记者,2005年澳门国际机场低成本航空的旅客人数大约占旅客总数的4%,而2019年,这一数字提到了36%。相关资料显示,2019年在澳门国际机场运营的航空公司共有34家,其中低成本航空13家,运送旅客346万人次,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回首这段历史,一位机场从业者如此评价,澳门从此有了一片“更加开放的天空”。
机场专营公司执委会有关人士介绍,短短几年间,澳门国际机场的低成本航空市场拓展如此迅速,与澳门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紧密相关。澳门国际机场虽然规模中等,但有着国际化的管理团队,可持续提供高效的地面服务,且在运营方面具有一定竞争力。
低成本航空往往希望在机场花钱越少越好,但这对机场来说是一件“吃亏”的事情。在相互博弈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双赢?澳门国际机场设计出一套个性化服务“菜单”。顾名思义,就是机场在向低成本航空提供服务选择时,将所有服务罗列出来,设计成“菜单”的形式,每个“菜”都明码标价,由航空公司自己选择。“点餐”服务让航空公司和机场都拥有了选择权利。与此同时,澳门国际机场还建立了一套激励制度,刺激低成本航空带来更多的旅客。
在1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机场没有盲目追求规模,而是推行差异化战略,与低成本航空互惠互利、共同成长。时至今日,澳门国际机场约有1/3的客流量是低成本航空带来的。
随着机场空域和地面资源日趋紧张,未来澳门国际机场还将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发展模式,进行服务创新,提高机场运营效率,使市场结构更加多元。
商业经营 增加一张机票外的非航收入
在众多机场中,澳门国际机场的非航收入表现亮眼,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2019年,澳门国际机场整体收入更上一层楼,机场主要运营商总体收入估算达62.7亿澳门元(约合人民币51.4亿元)。其中,澳门国际机场专营股份有限公司(CAM)总收入为18.2亿澳门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6.5%;非航收入为10.24亿澳门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7.4%。
在地理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澳门国际机场非航收入屡创新高。澳门国际机场的免税零售商业用地面积仅为机场总面积的5%。换句话说,澳门国际机场用5%的商业用地创造了占总收入56%的商业价值。这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神话。怎样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让旅客在机场里消费呢?究其原因,不难发现非航收入的神话并不仅是一个巧合。
澳门国际机场作为中国第一个完全由填海造陆建成的机场,自兴建之日起就一直备受国内外媒体的关注。在两岸尚未直航时,澳门国际机场作为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空中客运交通中转市场,台湾旅客一直是其第一大客源,经澳门国际机场中转的两岸航班一度成为香饽饽。但澳门国际机场并没有完全沉溺于这种“计划经济”中。澳门国际机场管理团队早早预料到两岸直通是大势所趋,中转市场份额势必减少,这就需要另辟蹊径,寻找新的出路。
值得一提的是,澳门国际机场与内地大部分机场的运营模式有明显区别,其非航收入主要包括租金收入、佣金收入(所占比例较高,为70%~80%)以及杂项收入(包括安保服务、停车服务等)。
然而,澳门国际机场候机楼空间是非常狭小的,如何在有限资源基础上实现利润最大化呢?答案是:对原来的商业用地进行改造,重新规划候机楼空间和旅客动向,进行合理布局。多年来,在机场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澳门国际机场开始逐步对候机楼商业区进行改造——
对免税零售区进行微调。澳门国际机场充分考虑旅客需求,在商铺里摆放一定比例的纪念品、澳门特产、医疗用品等。同时,机场与运营商密切配合,共同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向旅客提供其更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对餐厅布局进行重新规划。一是引进国际专业公司及具有规模的企业,通过分析旅客的国籍和文化偏好,针对不同旅客提供优质服务。二是实施多元化项目,增加贵宾服务。三是改进广告形式和内容等。
除了商业区改造工程外,澳门国际机场在产品定位上精益求精、精准把控,除了提供知名品牌的产品外,还引入本地文创产品,以体现澳门及机场“小而美”“小而精”特色。
2010年,澳门国际机场的商业面积仅有4012平方米;如今,其面积增大了1000多平方米。面积不断扩大的背后,显示出澳门国际机场致力于服务更多的旅客的决心与信心。非航收入的增加取决于旅客的增加,旅客消费越多,非航收入就越多。现在,随着澳门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澳门国际机场有了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
澳门国际机场的非航收入能够创造如此骄人的成绩并非偶然,其对自身进行了清晰的定位,同时灵活调整销售策略以应对各种风险。“顾客是上帝”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如今,澳门国际机场正积极规划,将继续以旅客为中心,调研旅客需求,对运营模式进行调整,从而发展成为托起澳门腾飞的“翅膀”。
服务理念 点滴之处践真情
琳琅满目的美食、崭新的值机柜台、智能化安保服务、“一证到底”登机体验,对旅客而言,这些贴心又充满人情味的服务在澳门国际机场都能享受到。
仅有单一跑道、单一航站楼的澳门国际机场,多年来前前后后做了大量工作。秉承“安全、效率、效益”的运营宗旨,机场始终确保服务、运营标准与国际接轨,并在现有资源基础上,从安全化、人性化、智慧化方面着手,保障每一位旅客顺利、舒适出行,在“小舞台”上“演大戏”。
2019年是澳门国际机场历史上最繁忙的一年,年旅客吞吐量超过960万人次。尽管如此,澳门国际机场在2019年度机场服务素质出境调查中的所有服务项目得分均实现了提升,得分为4.23分,提升幅度最大达到20%,在全球大约350个机场中表现亮眼。
喜人成绩的背后,是过去一年澳门国际机场全体员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为了全面提升包括粤港澳大湾区旅客的出行体验,澳门国际机场不断创新,为旅客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与良好的服务。
为给旅客提供更安全的环境,澳门国际机场不断对安保系统、安保流程进行优化与升级,新建边界闯入监测系统,通过触碰感应及热感摄像镜头发现危险;增设新型安检设备,引入人脸识别系统等。
为提升运营效率,让旅客在乘机时更加便捷,澳门国际机场引入中南空管局的协同决策系统(CDM),提升飞机放行效率;使用电子进程单系统,提升空管效能。另外,为践行虚拟化机场理念,机场还着手引入射频识别行李追踪技术。面对未来,机场表示将更好地分配航班时刻,完善旅客服务及妥善管理客流,推动无纸化出行,优化“一证到底”流程,提升旅客体验。
在硬件设施改善过程中,澳门国际机场注重从细微之处体现人文关怀,提升软实力。2012年,机场翻新了商务贵宾室,尝试扩大贵宾室面积、更换贵宾室地毯、增设VIP通道等,以满足中高端旅客需求;2016年,为提升航站楼空气质量,对吸烟室进行升级,增强排风能力并增加分隔设施;2017年,更换离境大厅遮阳贴膜,扩大1/3覆盖范围,为旅客有效抵御紫外线的侵袭。为了在多个环节提升旅客出行舒适度,不管是增设婴儿室、电视墙、空调设备,还是翻新公共洗手间、安检排队区域、登机柜台,澳门国际机场总是从点滴入手,为机场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提到澳门,很多旅客都会想到当地的特色美食。澳门国际机场为满足旅客需求,在航站楼内打造美食街,引进国际餐饮品牌,提高竞争力并促进业务升级转型,为旅客带来更多元化的餐饮服务。
澳门国际机场的一贯目标是为旅客带来愉快难忘的体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安全保障、乘机效率、服务设施、餐饮选择等方面,澳门国际机场处处体现了真情服务理念,真正发自内心为旅客着想,为旅客安全、快捷出行提供支持和帮助,用真情打造民航服务品牌,增加产品和服务选择,真正做到小地方也能成就大场合。
未来,澳门国际机场将继续秉承公司的运营宗旨,高效而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扛起服务标杆这面旗帜,抓住机遇内外联动,使真情服务理念落地生根。
抗击疫情 筑起澳门抗疫的空中防线
据澳门特区政府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澳门共确认46例感染者,其中44例为输入病例,2例与输入病例有关。数月来,澳门没有新增病例。
狡猾的新冠病毒让抗疫工作充满挑战。澳门是旅游城市机场作为口岸之一,重要的职责就是拦截疑似病例,筑起空中安全防线。防疫工作的背后,有一群身穿防护服的逆行者,他们甘为先锋、不舍昼夜,冲锋在澳门国际机场防控疫情的最前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机场全体员工主动担起疫情防控责任,践行着机场安全守护者的铮铮誓言。
疫情发生初期,面对病毒的不确定性,澳门国际机场的工作人员以专业、严谨的工作态度守护澳门的第一道防线,保障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1月28日,接到来澳航班上有一例疑似病例的通知后,澳门国际机场立即把飞机安排到特定的停机位进行隔离,在一旁的隔离区域逐一检查每位旅客,确保将疫情隔离在民航防线之外。“这项工作意义重大,对于机场工作人员尽职尽责的检查,我们没有任何怨言。”接受检查的来澳旅客如是说。
在防疫抗疫的关键时期,澳门国际机场工作人员主动请战、听从调配,用过硬的技术筑牢抗疫防线。澳门国际机场设置了专门的隔离区域处理突发事件,以热情的服务为受到疫情影响的旅客提供最贴心的服务,还不忘提醒每位旅客勤洗手、戴口罩、保持适当距离。澳门国际机场积极落实特区政府“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疫政策,从检疫、防控、隔离等各环节切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善用电子化防疫技术,保障隔离设施等物资充足,加强抗疫队伍建设,并借鉴其他地区防疫经验不断改进工作。
疫情无情,面对旅客数量骤减、运营受到巨大冲击的情况,澳门国际机场于2020年3月30日、4月9日、7月3日召开董事会会议,分别通过了澳门国际机场对航空公司与机场运营商的第一和第二轮宽减措施,旨在为航空业纾困及减轻航企的运营压力,为共同抗击疫情尽一份力。
疫情发生以来,澳门国际机场努力加强与各个机场的信息交流,深化抗疫合作,在努力做好自身防控工作的同时,继续履行CCAA(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理事成员责任,向有需要的单位或贫困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携手战胜疫情,为内地贫困地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帮助。澳门国际机场曾获同为协会成员的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慷慨捐赠,体现了双方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情谊。今年8月,饱含澳门国际机场员工深情厚谊的价值10万澳门元(约合人民币8.2万元)的口罩、防护服、眼罩、测温仪等防疫物资发往民航局定点帮扶的新疆于田县和策勒县,以解燃眉之急,践行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助力两县疫情防控工作及脱贫任务。
在国际民航平台上,澳门国际机场作为国际机场协会(ACI)成员,一直与其他成员保持联系,紧跟国际民航发展步伐,如与东亚机场联盟成员分享疫情应对措施等。
“防疫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抗疫路上,大家从不孤单。在澳门国际机场的主导下,机场员工各司其职,坚守岗位,将继续在这场持久战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澳门国际机场工作人员如是说。(郭子超 胡夕姮)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全国首家“航空货运安保管理委员会”诞生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