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运营 > 管理 >> 正文

长水机场信息数据时代引领运行管理新常态



2015-01-30   作者:却建昆 韩明明 赵小茸  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前言:2014年12月20日、2015年1月9至10日、12日至13日以及19日至22日,昆明机场顺利完成了雷雨、冰雪、大雾等极端天气下的航班运行保障工作,得到了局方以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这来之不易的成绩背后,是昆明机场决策层超前谋划、科学决策的结果。为了提高昆明机场航班运控和极端天气应对能力,昆明机场运管委于2014年7月份开始与“飞常准”公司合作,开发了“云南机场运行管控系统(GOMS)——长水常准(简称)”。该系统于2014年12月10日正式上线,至此,昆明机场成为全国首家使用信息化平台进行航班运行管控的机场,新系统相继在腾冲、保山和芒市机场推广运行。

  长水常准”系统在启用之前,昆明机场的动态航班信息传递、天气预警分析、机位资源分配等主要是靠人工操作完成,存在“信息繁琐”、“准确性不高”等问题。新系统汇总了全国各机场的航班运行动态、天气、旅客人数等数据,使用者能够轻松掌握“航班信息查询、航班保障管控、机位预警管理、数据统计分析和全国机场天气预警”等内容,机位分配员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飞机停靠指挥及相关协调工作,机场对冰雪、大雾等极端天气的研判准确率和处置效率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数据的交互使用,加速了昆明机场的信息的传递,影响着航班运行管控和各保障环节业务流程优化。云南民航内部正悄然发生变化。

  长水机场信息数据对云南民航内部管理的变化

  “长水常准”系统提升昆明机场航班运行管控效率。

640.webp (2).jpg

  就日常工作而言,昆明机场的机位分配员在“长水常准”系统投入运行之前,每天需对航班进行人工机位预分配,近800多架次的航班量,每小时需要统计1次实际占用机位,机位分配员面对密密麻麻、时刻产生变化的航班,稍不留神,就可能发生“进港飞机无法停靠廊桥,旅客滞留”、“飞机之间发生刮蹭”等严重后果。如果遇到飞机晚点进港或冰雪、大雾等极端天气不能按时出港,机位分配员还要保证有充足停机位。繁琐的人工作业往往占据机位分配员一天工作中一半的时间和精力,“最忙的时候一分钟有5、6个电话,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1名机位分配员说。“长水常准”系统使用后,它将会自动导入各个航空公司的航班计划,临时作出调整的航班内容也会自动变更,航班进出港实时变化也会直接显示出来。当机场遭遇极端天气时,系统还会自动报警,提示操作员机位容量已经饱和,请管控协助开展流量控制,防止航班积压。机位分配员可利用新系统合理安排机位资源,并对可能出现机位拥挤、旅客拥堵及其他错误做出预警,对停机位资源进行全面的管控。实现“机位资源分配、航班时刻调度、天气信息”等数据的预测。昆明机场每天旅客进出港人数、航班架次、机位利用率、过夜航班停放等抽象数据一目了然,航班运行管控效率得到快速提高。据了解,现在电话问询航班实时变化的数量减少了一半,机位分配员也可以更加专注的开展机位资源分配工作。工作效率的优化,让飞行区整个团队更有干劲:气象员结合新系统设计了“天气实时预警”软件,极端天气下,决策层根据需要可以调整预警时间,每5分钟自动发布一次天气预警,让机场地面保障单位掌握实时天气,方便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飞机监护员用手持终端替代纸质笔记本,准确记录下飞机“上轮档、靠桥、开关舱门、配餐、装卸货物、下上旅客”等16个工作环节完成的时间。飞机监护保障效率大大提高,以前一个人监护5-6架飞机,现在一个人监护7-8架飞机,还有充足的时间保持休息,既提高了管理效率也为员工们创造出更加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归属感逐渐产生,整个保障团队更有朝气。

  “长水常准”系统提高昆明机场极端天气研判准确率和信息传递效率。2015年1月8日,气象部门预报未来3天云南将出现强降温、强雨(雪)天气过程。这条来自国家气象局和空管的天气预报传递到运管委,相关人员结合以往的数据曲线和气象情况分析大雾天气出现的具体时间点,通过跨界跨组织建立起的“全国机场运行指挥群”、“云南机场运行管理信息群”、“西南AOC群”、“长水机场OC群”等微信群聊媒介进行信息的论证和传递,保证天气信息能及时传递到决策层和各个保障单位,以便昆明机场迅速开展航班延误处置工作。这些看似简单的信息传递工作实则整合了全国机场、航空公司的气象数据库、空管(CDM)等系统,研判人员根据多年管制经验、气象研判经验、综合研判经验才得出极端天气出现的准确时间,长水机场的天气预判准确率高达98%,走在了全国各大机场的前列。“长水常准”系统通过不断收集、交换数据,使得空管、机场和航空公司的数据进行了二次或多次运用,就像市场里等价交换的商品,最终总能交换到需要它的人手里,变成价值。在将来,这些数据的进化使用还能让候机厅等候上机的旅客看到所乘坐航班抵达目的地机场的时间、飞行距离甚至落地影像。

  新系统促进航班运行保障设备变化

  目前,昆明机场的机坪仍存在监控盲区,遭遇极端天气时,仍然无法观测到机坪内飞机滑行、各保障车辆和人员的作业情况,为了保证机坪安全、稳定运行,及时对机场四周开展气象观测,运管委经过多方协调,借助空管场监雷达观测昆明机场跑道、机坪、滑行道、停机桥位等需要区域内的飞机、车辆等物体位置、大小、速度等相关信息,监视有无外来物体穿越预设禁区以及极端天气下昆明机场对停机坪运行管控的监视。为了让各类新系统正常运行,运管委还在办公区域内安装了专线网络,邀请地面服务保障部门和各家航空公司值班人员入驻工作。

  新系统推动集团业务流程优化

  “长水常准”系统的运行意义,在于整合了信息,对来自机务、廊桥、清洁、油料、车队、旅客服务、航空公司、空管等多部门信息,整合了机场监控系统、值机离港系统、安检系统、AOC机位分配系统、空管地面监控、CDM系统等数据进行分析进而预测提供资源预警等功能,达到辅助决策的作用。例如,航班延误后,“长水常准”系统能快速做出天气、机位的预警,运管委迅速通报各保障部门做好应急处置相关工作。昆明机场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与航空公司、空管部门的有效数据交换,适应了大型机场的管理模式和发展需求。信息化数据库让机场运行管理思维和管理模式发生了变化:航空公司签派运行监控、机场地面服务生产调度室进驻AOC指挥大厅保障;空管场监雷达升级,机坪监管从看不到、看不全,到看得见、看得全、看得远,再到管得上、管得全、管得到转变;协同效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团队执行力提高;服务发生变化,大面积航班延误处置卓有成效;天气研判准确性提高,提升机场整体运行水平(除冰雪能力、近机位靠桥使用率)。

  长水机场信息数据提升机场运行管理对旅客乘机的变化

  在信息化数据的助推下的,云南民航的服务意识和理念正在悄然变化。服务不再是“等”旅客来要我们满足其需求被动式服务,而是充分利用数据与对数据的分析掌握旅客可能有哪些需要?把服务前移到旅客未来到面前就制定好服务的流程与服务措施,使旅客享受更贴心、更温馨的服务。航班准点率的提高 ,让旅客出行更便捷。“航班靠桥率”系统使一架飞机在停靠廊桥后,“航班到港时间、停靠时间以及旅客上下机等信息”会自动传输到“长水常准”系统里,信息的透明化,将强制性的提高各个航空公司的准点率,使旅客准时登机离开。即使遇到极端天气,旅客可以在候机区域的航显屏幕上清楚的看到自己所乘坐的航班实时信息,如:“MU3867航班由于首都机场冰雪正在排队除冰的画面、MU3867航班离开首都机场的准确时间、航班航线距离、预计抵达昆明的时间以及航班延误期间机场的温馨运行提示”等。信息透明化让出行旅客更觉安心。毕竟,在候机时间,知道自己的航班是因为天气原因晚点而想要喝上一杯咖啡的旅客不在少数。云南机场“长水常准”信息化数据库的使用是信息化时代的浪潮给云南民航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云南民航企业应该借助这一浪潮之势,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与数据来改变企业的管理、改变服务理念,使企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责编:xwxw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