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人物 >> 正文

冯正霖: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民航新作为



2021-01-16   作者:肖敏  来源:中国民航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1月12-13日,2021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全国民航安全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这是在“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征程开启的关键时间节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国民航是否如期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十四五”民航工作是如何谋划的?在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疫情是否会对我国民航发展尤其是民航强国战略进程产生影响?民航局将采取哪些举措帮助企业扭亏增盈?在工作会议结束后,《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记者带着这些问题专访了民航局党组书记、局长冯正霖。

  既有韧劲又有潜力 “十三五”民航发展稳中有进

  记者:此次工作会议主题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开启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行业内外十分关注,您能再给大家深入解读一下主题吗?

  冯正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战略举措和必须遵循的原则,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纲领性文件,为做好“十四五”时期各项工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民航业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把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当成重要政治任务,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把思想和行动精神统一到五中全会精神上来,将学习贯彻成果转化为民航高质量发展、民航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对于民航来说,也是我们从单一的航空运输强国向多领域民航强国“转段进阶”的起步阶段。“十三五”时期,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对照“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深入研判民航发展实际情况,提出了民航强国建设“一加快、两实现”的战略目标。去年,我们对民航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尤其是对“十三五”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认为民航“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圆满完成。

  而且最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十三五”时期,是中国民航安全纪录最好、民航发展增量最大的5年。这5年,中国民航实现了运输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亿客公里死亡人数的两个“零”。截至目前,中国民航实现了持续安全飞行“120+4”个月,不断刷新最长安全纪录。还有我们的民航旅客运输量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二位。2019年一年的运输总周转量增量就相当于2009年全年的运量。可以说,自2005年我国民航运输规模世界排名第二、成为航空运输大国以来,经过15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从航空运输大国向单一的航空运输强国的“转段进阶”。

  我们的这个判断也得到了验证。近期,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对中国民航发展阶段进行了比较严谨的评估研究,形成了《中国民航发展阶段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对照民航强国的八个基本特征,提炼了71个具体评估指标,把中国民航和当今世界上的16个国家进行对比,认为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单一航空运输强国目标。

  总之,“十四五”期间,“深入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是我们要始终贯彻的主线,“开启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是我们要始终牢牢把握的目标任务。此次工作会议的主题既符合党中央决策部署,也符合民航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符合民航发展实际。

  记者:“十三五”期间中国民航发展成绩有目共睹。最近我们报纸也对此进行了全面报道。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民航业造成巨大冲击,中国民航在全球率先触底反弹,成为全球恢复最快、运行最好的航空市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会不会影响我国向多领域民航强国迈进的战略进程呢?

  冯正霖:中国民航发展成绩是全体民航人攻坚克难、共同奋斗的结果。我这几天看到你们报纸对民航发展成就报道十分全面,感谢你们,也希望你们继续发挥行业主流媒体优势,为民航强国建设凝聚更多的力量。

  疫情的确对民航业冲击非常大。当前,境外输入压力依然很大,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但是我们深信,疫情对我国航空运输规模、民航企业生产效益的影响肯定是暂时的。因为我们有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而且民航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强劲的发展韧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这都坚定了我们走民航高质量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根据我们的预测,“十四五”时期的前两年是恢复期和调整期,我们将重点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快重大项目实施、抓紧推进改革等,凝聚士气,苦练内功,为疫情可控后重新参与到全球航空市场竞争做好充分准备。“十四五”的后三年是增长期和释放期,我们将重点扩大国内市场、恢复国际市场,释放改革成效,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着力增强创新发展动能,加快提升容量规模和质量效率,全方位推进民航高质量发展。我们坚信,在经过疫情的考验之后,民航安全底线更牢、发展后劲更足。从长期来看,疫情对我国民航强国战略进程不会产生根本性影响。

  既有坚持又有创新 科学谋划“十四五”工作思路

  记者:今年民航工作会议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民航总体工作思路。我们注意到,尽管“一二三三四”的提法没有改变,但内涵却与“十三五”民航总体工作思路有所不同,这是基于什么考虑?

  冯正霖:坚持总体工作思路牵引是“十三五”民航稳中有进的举力之纲,这是5年来民航发展历程给予我们的五个深刻启示之一。“十三五”期间,全行业坚持“一二三三四”总体工作思路,瞄准行业发展的短板弱项,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定向作业、持续发力,较大地改善了中国民航发展面貌。站在“十四五”新起点上,谋划新的总体工作思路,必须分析“十三五”与“十四五”民航发展的同与不同。

  比如,不管面临的形势如何变化,我们的行业发展属性没有变,根本出发点没有变,始终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所以我们仍然践行“发展为了人民”的理念。再比如,公共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是民航发展的两大领域。我们目前基本实现单一航空运输强国目标,仅指公共运输航空领域发展情况不错。要实现多领域民航强国,通航必须真正飞起来、热起来。因此,“推动两翼齐飞”没有变。再比如,飞行安全是民航的生命线,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一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廉政安全是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底线,是确保民航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政治保障,任何时候都要贯穿始终;真情服务是民航本质属性,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体现,决定了民航发展空间和民航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比较优势,任何时候都要一如既往坚持。所以,“坚守三条底线”不会变。

  与“十三五”相比,“十四五”民航发展的阶段性基本特征变了,那么民航的主要任务也要进行调整。比如,之前提出“打造三张网络”,现在全国运输机场数量大幅增加,航线网络日益完善,运行信息监控能力不断提升。

  “十四五”的关注重点也要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强不强”转变。我们要更加注重每个机场的功能和作用,注重机场间的协同效应,注重以机场为核心的航空服务覆盖范围;更加注重航线的通达性,注重航线之间的衔接度,注重航线运行效率;更加注重运行链条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注重保障体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注重生产运行的高效性和经济性。因此,“十四五”对“打造三张网络”进行了改版升级,从“点穴式”的“补短板”扩大为构建完善功能健全的现代化国家机场体系、系统布局效率运行的航空运输网络体系、安全高效的生产运行保障体系。

  再比如,“十三五”通过补齐“四个短板”,国家空管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民航服务品质得到根本性改善,适航审定体系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能力也在疫情考验中交了合格答卷。“十四五”期间民航发展是高质量发展,我们要进一步明确民航战略作用、发展路径、能力手段、治理效能的工作着力点和主攻方向。这意味着要深化对民航战略产业地位的认识,科学引导、统筹全国民航产业总体布局;要以智慧民航建设构建新的竞争优势,把推进智慧民航建设贯穿到行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要千方百计提升资源保障能力,提升各类资源要素的配置和使用效率;要进一步着力破除制约行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形成更加具有适应性、引领性和前瞻性的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因此,我们将“四个短板”调整为“开拓四个新局面”,即民航产业协同发展有新格局、智慧民航建设有新突破、资源保障能力有新提升、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新成效。

  既“布好局”又“起好步” 开启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记者:您的解释让我们对“十四五”民航总体工作思路有了更为深刻理解。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布局之年,民航将从哪些方面重点开展工作,落实好“十四五”民航总体工作思路?

  冯正霖:2021年民航主要是做好三件事。一是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行业将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冬春季尤其是春运期间疫情防控作为民航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切实担负起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要准确认识当前疫情形势,履行好疫情防控“四个责任”,持续强化“人物同防”,突出重点、抓好细节,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做好民航运输各环节的防护工作,切实把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抓实抓细,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

  二是抓好行业恢复发展。要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深挖市场潜力、激发市场活力,争取2021年运输总周转量恢复至疫情前80%以上、旅客运输量恢复至疫情前90%左右水平、货邮运输量与疫情前基本持平。比如,政府在坚持“过紧日子”的同时,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提质增效的民航财政政策,协调加大对行业补助补贴、税费减降免、贷款贴息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着力为企业成本做“减法”,为推动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做“加法”。比如,我们还将积极拓展航空服务新业态,激活二三线城市航空出行潜在需求,构建与通程航班、短途运输相适应的时刻资源配置、资金补贴等支持性配套政策,完善支线航空补贴政策,落实好新修订的中小机场补贴办法等,推动构建“干支通,全网联”的航空运输服务网络,扶持发展通用航空新业态。还有,我们将从优化机场设施、完善货物运输服务、发展货运中转业务等方面着手,提升航空物流综合保障能力,积极协调推进航空货运安检、“通关”便利化、货邮时刻、货运航权等问题,努力为航空货运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三是抓好民航高质量发展。当前,我们正在广泛征求意见,努力编制出有动力和压力、有凝聚力和号召力的高水平“十四五”规划,这是“十四五”“布好局”的关键。同时,将“十四五”规划落到实处,要用好深化改革的“关键一招”,编制出目标明确、问题聚焦、路径清晰、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十四五”深化民航改革工作意见,推动构建形成规划与改革“双引擎”工作格局,有力推动总体工作思路的落实落地。

  我在今年工作会议上已经对2021年工作作了详细安排部署,大致主要是突出抓好五个方面:要推动民航产业协同发展,推动民航业与上下游产业、与其它交通方式、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要突出智慧民航主线,推动智慧空管、智慧机场、智慧航司和智慧监管建设;要持续提升服务品质,继续把航班正常率作为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牵引指标,多措并举持续提高航班正常水平,2021年航班正常率要稳定在80%以上,同时抓好行李直挂、差异化安检、机上餐食评价机制等工作;要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加快机场建设,注重空域、航权、基础设施、资金等资源要素的增量投入,提升各类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要推动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监管方式,推进“互联网+”监管,深化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破除制约行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当然,没有安全这些都无从谈起。我们要以牢牢守住航空安全为发展的前提,坚持运用系统观念,对安全隐患“零容忍”,持续完善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防控机制,以监管模式转型带动安全管理再上新台阶,以新技术赋能提升风险防范化解能力,以“三个敬畏”为内核深化作风建设,推进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把民航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优势转化为更长的安全周期,努力实现运输航空持续安全飞行“120+16”个月。

  记者:我们注意到,工作报告在回顾“十三五”工作启示时,把坚持加强党的领导放在第一条。近年来,我和其他记者在采访一些民航单位时,也感到民航各单位对党建工作高度重视,民航政治生态也是越来越风清气正。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民航党建工作重点是什么?

  冯正霖:是的,民航局党组一直高度重视党建工作。这些年来,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航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其作为行业发展决策的根本遵循,作为实施行业管理、制定各项制度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实践也充分证明,坚持党对民航工作的全面领导,为我们克服困难险阻、抵御风险挑战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在工作会议讨论中,也有很多代表表示,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行业大力弘扬和践行“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严谨科学的专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这一当代民航精神,广泛深入开展向“中国民航英雄机组”学习活动,深入开展“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宣传教育,以当代民航精神为核心的行业文化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我们协助拍摄的电影《中国机长》,在全球讲好民航故事,为民航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应该说,这些都是党的建设成果的具体体现。

  迈进“十四五”,我们更加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定向,中国民航事业一定能不惧风浪、行稳致远。2021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严”的主基调,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持续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着力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全行业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齐心协力、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开创新业绩,为推进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努力奋斗,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民航新作为,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