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机场集团:极寒下为旅客撑起“安全伞”
“三九四九,棒打不走”,1月21日腊月初九,四九第五天,哈尔滨气温虽有小幅回升,但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停机坪上依然寒风刺骨。清晨,记者走近在极寒天气里户外作业的龙江空港人,看他们在默默坚守中保障旅客出行安全。
刘文超:远机位监护员站如松
雪后哈尔滨机场,空旷的停机坪寒风凛冽,在成都航空的飞机下,远远看到一个挺拔的身影站在远机位飞机客梯车旁,走近看见全副武装的他只露出一双眼睛,睫毛上挂着白霜。这是远机位监护员刘文超正在执行航班的监护任务,“停机坪像个冰柜,就算武装到牙齿,站立一小时就冻透,身体也好像结了一层冰一样,硬邦邦的”,刘文超说。
刘文超是哈尔滨机场消防护卫部护卫大队的一名员工,他说,在监护员的岗位上已经工作了6年多,主要守在飞机客梯口,对周围30米范围内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检查,防止无证无关人员接近飞机。每天要监护7到8架飞机,平均监护时长1个半小时,有时遇到飞机晚点,连续监护3、4个小时也是常事,直到旅客登机完毕,飞机滑出跑道后,他的监护工作才算完成。
“夏天还好说,最难捱的是冬天,停机坪的体感温度接近零下40度,无论穿多厚都能被打透,下了岗后寒气侵到棉衣里,得好长时间才能缓过来,手部脚部关节常常隐隐作痛”,刘文超憨厚地说,“作为民航人,我很热爱这一职业,只要能保证飞机安全、正点地飞行,再冷再累也要坚持,这是我的责任”。
张岩:机务维修绷紧安全弦
飞机除防冰、航班过站保障、落地指挥、适航状态检查……寒冬里,哈尔滨机场机务保障部维修队整机放行工程师张岩忙碌不停,安全弦绷得紧紧的。
“极寒天气下,飞机故障率升高,尤其是供油管路封圈常常冻硬漏油,需要对漏油部位局部加温,使封圈受热膨胀软化,才不会漏油。飞机轮胎磨损严重,更换也多,在外时间一长,手指灵活度下降,本来一个小时能完成的活儿就需要更长时间”。正在停机坪上对飞机进行检查的张岩,一边摘下手套搓着冻僵的手指,一边对记者说。
从事机务保障工作11年,张岩每天都要面对冰冷的飞机,迎送8个以上的过站航班,在户外工作8个小时左右。在每架飞机进港的1个半小时内,他们要争分夺秒地在四五十分钟内完成飞机出港前近百项的检查,填写检查单,有时饭都顾不上吃。而为在哈尔滨机场过夜的飞机进行航后检查的工作大部分集中在后半夜,冬天拿手电筒的手常被冻得不听使唤,又冷又困,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冬季为飞机除防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过夜的飞机结霜或雪天落在机身上的积雪会影响飞机翼面空气动力性能,起飞前如果不除冰雪,会给安全飞行带来隐患”,张岩说,寒冬里机务保障部一半多的人都集中在除冰岗位上,“坐在离地面10米高的除冰吊篮里向机身喷洒除冰液,三五分钟就给飞机洗个‘热水澡’,飞机表面无污染物才能安全飞行”。
张友年:每天搬运千件行李
中午时分,一架春秋航空的航班刚刚降落在停机坪上,已在寒风中等待好半天的站坪运行保障部装卸小组长张友年立即打开货舱门钻进货舱。他先是弯着腰搬行李,很快便跪着搬,递给下面的同事,行李被有条不紊地摆放在平板车里。大约8分钟后,搬运下来的行李经过外场商调员刘洋的仔细核对后,被平板车运走。
四九北风如刀割,张友年说这几天真是冷的够劲儿,组里又有同事的手冻伤了不能出工。他的脸也被风吹得像刀割一样疼,脚冻得又麻又痒,干活累出汗还不敢脱衣服,粘在身上特别难受。35岁的他在这个岗位上干了5年多,任劳任怨不叫苦,被选为组长。
“有时候一架飞机的行李还没装卸好,另一架飞机又来了,热乎乎的盒饭吃时已变得冷冰冰,航班密集时连水都顾不上喝。”张友年说,一般情况下,每个装卸工每天要搬运上千件行李货物,在货舱狭小的空间内装卸货物最考验人,由于货舱高度不到1.3米,他们只能猫着腰,或跪或蹲传递行李货物,不一会腰酸腿麻,所以几乎每个人都有腰痛胃病的毛病。
“我们干的可不是简单的体力活儿,得熟记行李上的代码,货物行李要装到正确的位置,1公斤的差错就可能导致飞机无法正常起飞,必须卸得干净、装得明白,我们保障的可是飞机的安全”。张友年自豪地说。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西北空管局技保中心导航室积极开展2021年首次校飞准备工作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