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运营 > 管理 >> 正文

襄阳机场:砥砺奋进三十年 同心筑梦新时代



2019-12-13   作者:  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员工工作2.jpg

   “腾飞吧 襄阳民航

  高飞吧 梦的翅膀

  创新发展 优质保障 勇往直前一路辉煌……”

  2019年12月14日,襄阳机场综合业务楼内,一曲“腾飞吧 襄阳民航”大合唱气势磅礴,振奋人心,将襄阳机场“砥砺奋进三十年 同心筑梦新时代”职工联欢会推向了高潮。

  2019年12月14日,襄阳刘集机场通航30周年的纪念日。回首三十载如歌岁月,襄阳机场几经变革,机场人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举“翼”助推地方经济发展腾飞。画一条属于襄阳机场的时间轴,会发现一个成绩满满、亮点频频的襄阳机场在奋力奔跑。

  一封联名信 襄阳“飞天梦”变为现实

  襄阳刘集机场的起航,归功于一封联名信。

  蒋玉仑,是原襄樊民用航空站第一任副站长。1981年11月,蒋玉仑从空军某部转业到襄阳,担任缝纫机厂副厂长。1983年,他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则消息,说“修机场要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想到这可能是襄阳修建机场的机会,弥补襄阳无民用机场的空白。在一起转业到襄阳的董长海的提议下,1985年,两名空军转业干部联名给市领导写了封信,他们在信里说:“襄阳的位置非常好,周围没有民用机场,会制约襄阳的发展,对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非常不利。”引起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于是,一片荒岗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苏醒、起航。

  1986年1月30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同意襄阳修建民用机场;1987年7月1日动工兴建,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建设”, 1989年10月9日一期工程通过国家正式验收;1989年12月14日,全国第一家由地方政府集资修建的民用机场——襄阳刘集机场建成通航,同时也成为全国第一家实行“一场两站”运行模式的民用机场,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的襄阳,“飞天梦”变成了现实。

  一条分割线 开启全新发展之路

航站楼图片1.jpg

  通航后的襄阳机场,前十五年经历了由事业编制单位到民营企业的改制,发展举步维艰,基础设施薄弱、人员老化、安全意识和业务能力参差不齐,甚至一度出现局方限制运行的状况。2005年1月,湖北机场集团重组襄阳机场,吹响了襄阳机场迅猛发展的号角。

  在湖北机场集团和襄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襄阳机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夯实发展平台。2005年至2008年完成T1航站楼两期改造工程;2009年,政府出资修建新机场路,改善了进出机场的陆路交通环境;2010年完成道面应急改造;2011年中南民用航空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将襄阳机场列入“十二五”期间改扩建机场名单;2012年襄阳机场改扩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2013年完成跑道、联络道道肩拓宽及配套应急三项工程,2014年襄阳机场飞行区等级升为4D,消防救援等级升为7级,综合保障实力持续增强;2017年新航站楼启用,襄阳机场开启蜕变腾飞之路。

  伴随着全国经济社会和中国民航业的快速发展,重组后的襄阳机场逐步由蜿蜒曲折向阔步向前转变,运输生产三项指标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一条条航线的开辟、一组组抢眼的数字见证着襄阳机场成长的轨迹。截止2019年11月底,机场由重组之初的4条航线、4个通航城市、周航班量11架次,发展到24条航线、28个通航城市、周航班量378架次,航线网络实现链接华北、中南、华东、西南及西北各个区域。飞机起降架次从824架次发展到16698架次,增长20倍;货邮吞吐量从149.1吨发展到2631.5吨,增长17倍;旅客吞吐量从5.7万人次发展到174.8万人次,增长30倍,全国排名由107位提升至2018年的78位。旅客吞吐量,代表着一个机场的规模,也是一个机场的功勋碑。自2017年突破100万以来,襄阳机场连续三年旅客吞吐量保持20%以上的增速,旅客吞吐量的跨越式发展,代表着襄阳机场逐步由“量”的发展向“质”的飞跃转变。

  一条新路径 实现企业“瘦”身“健”体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自2012年开始,襄阳机场开始在机场转型、用工改革上下功夫,几经把脉会诊,最终确定了以市场化、专业化为导向,追求品质化、效益化发展,建设管理型机场的发展路径。

  非航业务作为向管理型机场转型的关键,自2013年开始,机场广告、餐饮等经营型业务逐步引入市场化、专业化运营机制,最终全部实现特许经营;绿化保洁、职工食堂等等“两非业务”(非经营性业务、非核心保障业务)全部实现服务采购;机场公安、医疗救护、地面交通以及消防设备购置等方面的机场公益性职能逐步复位,并实现专业化管理,机场运营压力及运营成本大大减轻。依托湖北机场集团一体化运营平台,襄阳机场机务、物流、空管等业务先后实现一体化运营。

  战略合作、资源整合,襄阳机场逐步实现“瘦”身“健”体,生产经营稳中向好,向高质量发展持续发力,2014年-2016年,连续三年实现盈利,机场转型升级的探索取得实质性成效。

  一座新航站楼 全新窗口形象对外开放

襄阳机场机坪.png

  2017年,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襄阳片区揭牌,跻身国家3.0版本的自贸区俱乐部,让襄阳站在了全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2017年10月,襄阳机场新航站楼正式启用,一条优美的曲线划过屋面,拱起的中部和舒缓的两翼呈现出展翅欲飞的生动态势,襄阳机场以全新的面貌向社会展示地方政府对外开放的窗口形象。

  20000㎡航站楼、5座廊桥、11个停机位、18000㎡停车场、安检信息系统、航显系统等,高标准的基础设施配备,让襄阳机场发展的“奋进之鼓”再次敲起,“崛起之号”再次吹响,多家航空公司向襄阳机场抛来橄榄枝。2019年7月18日,襄阳机场2600米跑道顺利启用,01#和19#盲降系统同步启用,双向盲降运行标准提高到能见度800、RVR550新标准;新建联络道投用有效提高了航空器进出的滑行效率,襄阳机场具备了全天候接受备降的保障能力,机场保障能力、安全裕度和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

  航班正常性是衡量一个机场运行品质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参数之一。2019年9月,襄阳机场启用Z-CDM协同放行系统,成为湖北省内第一家拥有CDM系统的支线机场,同时,机场优化机坪保障流程、实施快速过站、流量控制和优先放行等措施同步推进,襄阳机场月度航班放行正常率由8月份74.47%提升至11月份91.06%。此外,“无纸化”乘机、人脸识别、电子临时乘机证明、到达提取行李可视化等系列科技创新便民服务举措,让旅客出行越来越便捷,让旅途越来越轻松,机场服务品牌的满意度和美誉度逐步提升。

  一份新《总规》描绘机场发展新蓝图

  流水宜浚源,叶茂须根深。2019年2月18日,襄阳机场总体规划(2018版)获得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和襄阳市政府批复,确定了机场发展新方向。作为机场建设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襄阳机场总体规划为机场发展用地控制、净空保护、产业布局和城市规划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根据新版总规近期规划,将在机场现跑道东侧修建一条3200米新跑道,同时将现跑道延长至与新跑道等长作平行滑行道,现已启动可行性研究立项工作,建成后,襄阳机场飞行区等级将提高到4E级,可满足A380外各机型起降要求。

  2019年8月,襄阳航空口岸临时对外开放,外籍货运包机先后三次在襄阳机场起降,这对于机场乃至襄阳市深化对外开放工作来说,都具有里程碑意义。湖北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乐成多次强调,必须坚定申报航空口岸的信心和决心,坚定不移申报一类航空口岸,提升襄阳尤其是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襄阳自贸区贸易便利化水平。襄阳市商务局正全力争取将襄阳航空口岸开放纳入国家口岸发展“十四五”规划,作为一类航空口岸的申报载体,襄阳机场国际区域改造项目将于2020年完成。

  2019年, 湖北机场集团印发《关于促进支线机场提能增效的若干意见》,明确了襄阳机场以建设鄂西北地区枢纽机场为目标,立足现有及规划建设的基础设施条件,打造点对点的管理型机场的发展定位,襄阳机场将以而立之年的强壮体格与成熟心智,以汉江孕育出的果敢热情、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云集八方商贾宾朋,在“四型机场”建设、鄂西北地区枢纽机场的建设征程中书写着新的华章。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