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焦点 >> 正文

中国航空运输业:单日过万航班取消 运量下滑七成



2020-02-03   作者:王潇雨 黄兴利   来源:华夏时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图:北京大兴机场 摄影:王潇雨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后,越来越多国家开始执行更为严格的入境限制条例,中国航空运输业境外通路正在一点点收窄,中国的天空仿佛孤岛一般游离于全球航空版图之外。

  根据航旅数据公司飞友科技的飞常准数据统计,2月1日,41家中国内地航空公司计划执行航班17098架次,取消航班9461架次。122家国际航司计划执行1757架次往返中国的航班,其中66家航空公司共取消航班290架次。除此之外,从国家及地区统计数据来看,中国大陆与港澳台地区之间计划执飞航班568架次,取消航班245架次;各国与中国(含港澳台)之间计划执飞航班4218架次,取消航班838架次。

  而自香港特区政府宣布自1月30日凌晨暂停发放内地49个城市个人旅游签注,削减约一半内地航班量之后,2月1日从香港出发飞往内地的258个航班中有91个被取消。

  同时根据澳门特区政府新闻局发布的数据统计看来,今年春节黄金周大陆地区与澳门之间整体出入境数字同比下跌61.3%,并呈持续下降的趋势,而2月1日当天航班数据也显示,从澳门出发飞往大陆的131个计划航班取消了84班,取消比例高达64%。

  从飞常准发布的数据看,1日当天三大国有航空里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南航”)在原计划的2832个班次中取消了1771班,占到总量的62.54%,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航”)与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航”)取消航班的比例分别达到48.06%和48.59%,其他中小型航司中有些航班取消量超过80%。

  国内航企大量取消航班一方面是响应中国民用航空局(下称“民航局”)关于防止疫情通过空中渠道传播,同时确保疫情防控物资、防控人员运输渠道畅通。而民航局也明确提出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各运输航空公司可以根据疫情发展变化调减航班。但另一方面,各地方政府为了防止疫情扩散,相继出台了诸多推迟复工和开学、严格控制人员流动等措施,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出行的人员数量,航空公司在市场需求下滑的情况下取消航班也合情合理。

  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春运前二十天里,民航发送旅客3389.0万人次,同比下降14.4%。在传统的返程高峰正月初四开始至今单日旅客发送量持续大幅度下滑,1月31日当天民航发送旅客52.0万人次,下降74.5%。

  截至2月1日,民航春运期间累计旅客运输量3436.3万人次,同比减少17.1%。其中2月1日旅客运输量仅47.16万人次,单日同比大幅减少76.4%,客座率仅43.58%,同比减少46.52个百分点,单日旅客运输量再创今年春运以来新低,延续了除夕以来的旅客运输量呈持续下滑。

  虽然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表示不赞成甚至反对对中国采取旅行或贸易禁令,但为了防止本国或者本地区疫情的扩散,多国先后出台了针对中国旅客更为严厉地入境限制,其中美国、澳大利亚、朝鲜等国家实施了最为严厉地禁止中国公民或者在过去一个时期内到访过中国的外国旅客入境措施。还有包括日本、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对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地区旅客或是过去一个时期内到访过湖北的旅客实施完全的禁入政策,同时对其他中国旅客入境以及转机都做出了更为严格的规定。

  这样一系列的边境隔离政策也是航空公司开始大量取消航班的主要原因,很多航空公司从最早只是在一个阶段内削减部分航班的数量迅速升级为全面停止中国大陆地区的航班运营,几乎全部在中国有直飞业务的外国航企都做出了相应的动作,而根据目前公布的停航计划,少则一周,多则近两个月。同时中国的航企在新的入境政策下也开始大量暂停国际航线的运营,尤其是国内二线城市飞往欧美地区的航线受到的冲击最为明显。

  虽然民航业在春运季这个传统的盈利周期恐怕损失惨重,但依然将自己的优势在从海外撤回中国旅客、运送医疗保障人员和物资等诸多方面优势展现得较为充分。

  从1月31日开始,民航局组织多个包机从东南亚等地区接回滞留海外的湖北旅客,其中包括厦门航空、春秋航空等都参与了此次“反向撤侨”行动。而包括三大国有航空集团在内的诸多国内航司从疫情爆发开始就源源不断地将支援疫区的医疗队、各地调拨和捐献的物资等向疫区运送,根据中国民航网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月1日,民航系统共3545个航班,运送防控物资496292件,累计3752.20吨。其中,向湖北地区113个航班,运送防控物资177904件,累计1098.74吨。累计运输人员5564人次,其中运送医护人员5165名,运送399名海外滞留旅客回国。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