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焦点 >> 正文

从中欧市场看当代国际航空竞争的本质



2017-08-01   作者:宫辉  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中转市场篇

  国际航空客运发展至今日,早已不同以往。就世界主要的国际远程客运业务来看,无论分析任何一个重要市场区域,都必须重点研究一个令人不得不正视的强大影响因素——那就是中转枢纽系统对市场所起到的强大虹吸作用。

  还是回到中欧市场。正如前文所述,尽管以航空公司为代表的多方力量从未未放松对直达市场在各方面的投入,然而正如一句古语“世间不如意事十之常有八九”,所有这一切的努力并未能有效阻止中转市场的不断崛起——这里既包括中欧境内各自的枢纽中转、又包括依托其强大枢纽运营体系的第三方中转市场。中转方式正获取着着愈来愈多地市场份额。

  图1:2015年1-7月份 VS 2016年1-7月份

  为了便于分析,这里把市场分为三个部分:经由中国大陆之外的中转(含经由中欧之外的第三方中转和在欧洲境内的中转)、经由中国大陆境内中转一次然后直达欧洲、以及中国大陆直达欧洲。从数据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无论是经由中国大陆境内的中转、还是经由中国大陆之外的中转,二者的份额都在稳步提升之中;至于双重挤压下的直达市场,尽管其绝对比重仍然可观,但是份额却处于下降趋势。

  前述的这两类中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背后都有着已经成型或者正在发展的枢纽运营系统,这一网络模式凭借着密集的航点分布与大量的航班衔接组合、不断提升的中转运营效率与时刻分布、以及该模式所独有的经济规模效应产生的边际成本优势,在提供越来越为丰富和便利的出行选择的同时,更是不断可以推出包括极具吸引力的票价在内的产品组合,因此成为了越来越多旅客出行的首选考虑。

  图2:2015年中国大陆之外的前20名中转点

  首先来看中国大陆之外的中转枢纽:它们之间的竞争已经是越发的激烈。这其中既有传统意义上西欧老牌枢纽之间的比拼,又有近年来不断新型涌现的来自东欧枢纽的挑战,更是有位于中东地区正在走向世界级枢纽地位的强力狙击(为了研究方便,这里的中东枢纽除了地区意义上的三个之外,还包括了伊斯坦布尔,一共四个)。可以看到,同比与2014年来自中东地区和东欧的枢纽的市场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与之相比之下西欧各主要枢纽均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

  图3:中国大陆境内各点中转交通量

  伴随着国内航空业的繁荣发展,尽管存在着诸多的限制性因素与困难,但是随着基地承运人持续不懈的努力,中国大陆境内的主要枢纽以及区域枢纽的建设均在持续推进之中,而由此带来的效果也开始不断有所体现。同比2015年1-7月份,经由国内中转的旅客增幅达到34%,其中分别经由北上广的旅客增长分为33%、12%和29%,而国内其它主要二线城市的中转量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尽管如此,但整体上而言,距离卓有成效的中转枢纽体系,还有相当的一段路要走。

  图4:北上广成四地中转直达份额

  中转能力的大小取决于枢纽建设和发展的程度,其更是体现了包括主要基地航空公司在内的一系列相关部门作为一个协作整体的长期发展战略和思路。为什么要强调中转?一个根本性的重要原因就是通过设立枢纽运营体系,航空公司可以通过中转衔接的方式来汇集来自不同地区和去往不同目的地的旅客,甚至可以在只有很少直达旅客的情况下就可以聚沙成塔,从而满足开通一条航线的客流要求;而航线的开通又可以反过来吸引更多的客流。推而广之,枢纽系统可以通过这样方式形成正向的良性循环,从而以最经济有效的方式不断扩大其网点规模,并且通过不断地提升网络的深度和广度来提升市场竞争力,最终形成极具影响力的虹吸效应。

  此外,有一点必须要注意的是,对于国内正在建设的枢纽体系而言、尤其是刚刚起步发展国际远程业务的体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短期内若是不能改变仅仅对接境外大型枢纽、仅仅处于单一的“输血”性质的局面,未来发展很有可能会遇到大的难题。

  从某种意义来说,远程国际市场的竞争已经是取决于枢纽中转系统的强弱。实际上,枢纽系统本身就是以枢纽为核心、以各个直达航线为轮辐的有机构成。枢纽系统不仅仅会对中转市场进行强有力的支撑,更是会对各个轮辐直达航线起到了多重加强的作用。关于这一点,中东地区的航空公司无疑可谓是表现卓越的典范。

  作者简介:

  宫辉,空中客车中国公司市场部航空市场及行业研究负责人。工作内容:关注国内外航空产业发展趋势和航空运输市场变化格局,对国内航空业界动态演化和市场发展予以研究;通过研究分析相关航空承运人战略定位、目标市场、航线网络结构、产品特点、运营流程等航空经营链条的相关环节,为航空承运人及相关机构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商业模式、发展路径、行业发展分析等方面提供支持。

责编:xwxw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