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机场跑道整修:争分夺秒抢时间 撸起袖子加油干
深夜,当四周一片静寂之时,在哈尔滨机场,却是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铣刨车、载料车、摊铺机、压路机等施工机械轰鸣声不断,施工人员正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这是刚刚结束的哈尔滨机场跑道整修工程现场的动人场景。
为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黑龙江机场集团精心组织,凝聚各方力量,争分夺秒抢时间,撸起袖子加油干,提前15天完成了施工任务,整修面积总计18万余平方米,完成配套助航灯光设施改造,包括更新、重装跑道中线灯、边灯、隔离变压器等设备千余套,敷设电缆6万余米,抒写了龙江空港建设的新篇章。
精心准备 确保工程有序开展
哈尔滨机场跑道原道面为2002年加铺沥青混凝土道面,至今已使用15年,达到设计使用寿命,沥青混合料性能已进入衰减阶段,直接影响运行安全,制约了哈尔滨机场的发展。同时,由于哈尔滨机场每天要保障近400架次航班起降,整修工程只能进行不停航施工,每天可用于施工时间短。为此,黑龙江机场集团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以总经理王岩忠为组长、副总经理禄建恒为副组长的飞行区应急改造工程领导小组,积极协调民航空管局、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民航东北空管局、民航黑龙江监管局及民航哈尔滨空管分局给予支持。与驻场各航空公司进行了沟通,动态调整航班计划,建立临界航班监控协调保障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决策,最大限度地避免因跑道关闭造成航班返航备降。
领导小组下设项目部,抽调一批对不停航施工组织经验丰富的人员具体负责工程实施阶段各项管理工作。同时,汲取其它机场跑道整修经验,结合本工程实际,制定了周密的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精心组织,积极推进。设计单位快速响应,保质保量及时地完成了方案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等各阶段的设计工作,并派遣设计代表驻场,与项目部一同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设计问题;监理单位结合本工程特点和有关法规的精神,根据不停航施工管理规定,精心编制了监理规划与实施细则,并派出9名经验丰富的监理工程师分别针对不同工序进行监理;第三方检测单位设立驻地试验室,检测师常驻现场,对施工过程实行全方位、全天候现场服务;施工单位投入大量的施工资源,出动的机械设备达150余台,架设3000型拌合站两座。
为保证沥青混凝土质量,确保不停航施工安全,项目部根据该工程特点,会同相关部门在施工单位进场前就选择、安排了一处集结等待位置,两处拌合站、堆料场,三处设备摆放区域。仅用20天时间即完成搭建临时围界、开设施工通道、铺筑进场道路、进行地下管线调查及保护、架设专用施工电源。同时,给予施工单位一切便利条件,确保施工单位进场后能立即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质量为先 打造精品工程
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坚持以质量为先,多管齐下,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
原材料的选择是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在工程前期准备阶段,项目部会同技术顾问及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实地考察石料、沥青、灯具、线缆等材料,审验材料合格证并对部分材料的各项实验指标进行检测,将符合要求的原材料交由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出具目标配合比。
为严格把控工程各环节的质量,项目部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聘请专家吴思刚教授作技术顾问,从根本上解决了专业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避免了潜在的安全、质量隐患。施工过程中,吴教授与设计驻场人员一同对原材料进场、沥青摊铺速度、压路机压实方式等施工工艺,做出全面指导。每日施工期间,监理单位、第三方检测单位在沥青拌合站进行旁站,发现质量问题立即提出整改意见,并于次日施工协调会上通报。沥青混凝土摊铺前第三方检测单位对沥青、纤维、矿粉用量等各项指标进行现场量测,检测合格后方可摊铺。各部门紧密配合、严格把关,对质量问题零容忍,发现问题责成施工单位立即返工。
项目部负责人率先垂范,带领项目部、监理单位、第三方检测单位自始至终连续奋战,施工现场全程监管,对铣刨厚度、基槽清扫的力度、混合料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压路机碾压方式和速度、标志线施划,做到全员、全面、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第三方检测单位对前一天施工完成的道面渗水性、构造深度、压实度、平整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在每日施工协调会中予以汇报,对不合格区域分析原因,并制定整改方案。
落实责任 严守安全底线
项目部严格按照中国民航第191号令及《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不停航施工管理规定》的要求,履行不停航施工手续,并始终坚持“不能因为解决安全问题而发生其他安全问题”的原则,落实安全责任,加强安全管理,实现了施工全程安全零事故。
为保证机场控制区安全,项目部对施工车辆、人员严格审查,施工人员须由运行指挥中心培训考试合格,经公安局教育审查合格后,准予办理施工证件。施工车辆经机场公安交警部门检车合格后,发放通行证件。每日停航后,车辆经消防护卫部检查后,场务保障队、项目部共同组织施工单位进场。
各参建单位按照当日施工协调会所明确的行车路线进场施工,施工区域现场及行车路线按要求设置反光锥和红色警示灯,各转弯口设置人员看守,所有施工人员身着反光服、佩戴警示标志,施工管理车辆严禁未经允许随意穿行。施工现场常备吊车,当施工过程中施工设备出现故障不能自行移动时,及时将故障设备吊装上平板运输车运出飞行区维修,并用备用设备及时补充,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场务保障队、助航灯光站根据当日施工具体情况,合理分配监护人员,施工全程引领监护。
周期性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优化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及时进行安全交底,严防不安全事件发生。同时,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完善风险隐患管控机制,加大现场监管力度,保证了绝对安全。
场道工程施工期间,哈尔滨机场消防车集结在施工现场待命,以防出现由于沥青混合料温度过高而不能开航的情况。开航前30分钟完成施工现场清扫,并按要求恢复道面适用性,道面满足使用条件并经四方(项目部管理人员、场务保障队当日值班领导、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在适航性确认单上签字确认后方可开放使用。
争分夺秒 提前15天完成任务
哈尔滨8月份为雨季,9月底的夜间温度已不适宜沥青施工。为此,项目部严控工程进度,争分夺秒抢时间,推动工程项目稳步实施,提前15天完成施工任务。
施工过程中,每日1:15—7:15关闭跑道进行施工,有效施工时间不足6小时。为方便施工,他们开辟了专用施工通道。每日航后施工时,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提前集结,经消防护卫部检查后,场务保障队和项目部共同组织施工单位进场,停航后第一时间进入施工区域作业。
项目部倒排工期直至前期准备的每一环节,严守各个节点,事事争先赶前。严格要求各单位准备时限,与施工单位密切沟通,实时关注准备进度,积极协调解决各种问题,与施工单位齐心协力,共同确保开工日期。协调空管气象部门,每日三次提供天气预报,精准预测天气,并依此在当日的施工协调会上确定当日的施工量、施工区域、进场顺序及路线。建立了会商机制,通过听取各参建单位的汇报,掌握机械设备、人员状态,施工进度、完工区域质量等信息,科学组织、合理安排施工方案,协调场道、灯光施工单位密切配合,督促监理、第三方检测单位各司其职,将宝贵的停航时间利用到了极致。
8月10日,项目部组织各参建单位进行施工演练,全程模拟实际施工,从演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各参建单位总结了施工演练的经验后,工程分别在8月12日、13日进行了试验段的施工,使得铣刨置换过程中的各项工序衔接更加紧密。助航灯光工程的施工与道面铣刨置换同时进行、积极配合,灯光施工单位成立抢修安装班组,专门负责跑道、滑行道中线灯二次线电缆保护管的保护、抢修工作,并派专人有序地进行电缆沟开挖、电缆敷设及原道面灯具拆除等工作。
公司领导多次深入一线现场指导;项目部“五加二白加黑”连续奋战;公安局强化警力布置,保证了施工车辆通行顺畅;消防护卫部增加执勤人员,增强安检力量,大大提高了施工通道的通行能力,缩短了每日进场时间,为提前进入跑道施工做足了准备;测量、放线、铣刨、清扫、洒油、摊铺、碾压、装灯、配管、洒水降温、设备撤场等20多道工序,常常是每道工序占用的时间都是掐表精确到“分”……大家各司其责,齐心协力,争分夺秒,奋战35天,提前15天完成施工任务,上交了一份满意答卷。
责编:xwxw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