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运营 > 保障 >> 正文

马文浩:“虽然累,但是心里很踏实”



2021-02-19   作者:张红昱  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您好,请出示一下健康码!”“请您遵守一米线排队间隔规定!”2月3日一大早,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4号门前,航站楼管理部运行管理模块运行值班经理马文浩和他的同事正在核查旅客健康码,并对楼内14条测温扫码通道逐一进行检查。

mwh1.webp.jpg

  马文浩监查测温仪器

  这是马文浩在大兴机场坚守的第二次春运。“自去年疫情发生以来,大兴机场按照上级疫情防控的要求,全力做好各项防疫工作。而测温扫码是旅客进入航站楼的第一关,要求我们关注旅客进出楼的细节,做到安全有序。”马文浩继续说,“像查验健康码是否顺畅、测温设备有没有故障、旅客防疫措施是否落实等,这些细节是我们每天都要关注的。”

  马文浩所在的航站楼管理部智捷班组有32名成员,平均年龄30岁,是一支高素质的年轻队伍。他们肩负着保障航站楼70万平方米的运行安全、六大类30余项流程执行、38家合约单位的上万名员工、行李系统和安检系统等六大关键系统的11600余个设备的任务,是航站楼真正的“运行管家”。在航站楼运行指挥的调度现场、异常事件的处置现场、运行效率的监测现场、疫情防控的奋战现场,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真情服务是我们的宗旨。在疫情防控中,需要与旅客保持距离,总感觉缺少了温度。”马文浩一度也很困扰,“我们觉得,不能让距离影响服务的热情。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采取防护措施,严格消毒的同时,要继续热情服务。”有些单独出行的老年旅客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现场工作人员会协助老人完成查验,并且请他们从“爱心通道”快速通行。

  航站楼运行涉及的业务知识多且杂,光是各类管理文件就超过了100个,航站楼驻场单位也有100多家,每天面对成千上万名旅客。要想高效处理大事小情,必须掌握好力度和节奏。特别是在春运与疫情防控的双重压力下,还需要运行人员勇于创新,灵活处理。

  要说春运期间最常遇见什么事儿,那肯定是特殊旅客服务。在机场每天过万名旅客里,总有行动不便的老人、孕妇,带着孩子的母亲,以及踩着点儿赶飞机的急客。对于这些有特殊需求的旅客。马文浩总是能凭借经验,在茫茫人海中一眼发现他们。有一次,马文浩正在楼里早监察,看见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正在焦急地四处张望。他上前询问,得知老人是第一次单独出行,眼看着快到登机的时间了,老人非常着急。马文浩一边安慰他,一边把他送到了大使问讯柜台。老人佩戴上急客手环,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完成了登机。

mwh2.webp.jpg

  马文浩了解测温、旅客出港情况(本文图片由大兴机场提供)

  除了特殊旅客处置之外,旅客意外伤害,比如突发身体不适或意外摔倒磕伤,需要现场处置、急救的,都在马文浩的职责范围内。还有因降雪、大雾等恶劣天气导致的航班延误保障,也需要航站楼管理部现场协调和监管,避免旅客扎堆拥挤,并需要及时为旅客提供毛毯、水等服务。

  还记得2020年1月24日(农历除夕夜),疫情突袭,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所有来京人员要进行全面测温。当天晚上,马文浩和同事们全力协同供货商,忙了整整一宿。“虽然累,但是心里很踏实。成千上万的旅客能从大兴机场安全、顺畅地回家。”今年春运,这依然是马文浩最大的心愿。(张红昱)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