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运营 > 保障 >> 正文

首都机场:动力能源公司换季工作 “比秋雨更深入”



2017-10-26   作者:罗天成  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入秋后的北京已经下了数场雨,秋季的雨,没有春雨的瞩目,也不如夏雨的猛烈,但它却下的格外“深入”。动力能源公司作为“第一国门”的能源管家,在秋季兼顾航站楼环境舒适的调节、暖通设备的过渡和节能降耗的把控,要义更在一个“深”字上——深入现场了解旅客需求、深度分析优化维保计划、深谋远虑制定节能方案。就如同秋雨一般,深入且专注。若说与秋雨还有不同之处,那便是秋雨带给人们的是印象深刻的寒,而动力能源的目标则是让旅客感受到深入内心的温暖。

  温度调控,舒适“更深入”

  “国庆”过后,北京的气温逐渐转凉,与往年相比,17年的秋来的更加急促。T3航站楼内暖通运行班的工作人员正手持“环境测温仪”行走在登机桥直廊通道处。“这已经是我今天第三次到这里进行测量了,上午和中午的温度都还达标,就是在这16:00到18:00间,这个区域容易出现低温现象”工作人员说道。他立刻联系了楼宇自控班组的值班员,在短暂的沟通过后,工作人员再次测量了值机区域的温度,在确认温度有所上升后继续了这次巡检。

  在进入秋冬过渡季后,空调站随即调整了空调设备的运行模式,由于本次入秋后气温下降比往年降幅更大,空调站随即减少了室外新风的引入量,在确保旅客舒适度和空气洁净度的前提下,合理规划空调机组运行时间,根据楼宇系统的温度检测实时调节,确保航站楼内温度达到过渡季标准。但空调、暖通系统的服务对象是旅客,单单依靠控制界面上的数字不足以诠释航站楼的环境舒适程度,空调站各暖通运行班组加强了温度巡检频次,做到全时段、全区域、全覆盖,由工作人员实地测量,以旅客的视角审视环境保障工作完成效果。经过实地巡视工作的检验,空调站深入了解旅客需求,优化了末端空调设施的运行日程,使得空调机组运行方式与所服务区域的气温变化及客流量变化规律相关联。通过建立现场测温与上位监控的实时联动机制,将数据化管理与人性化服务有机结合,为旅客提供更加舒适的服务。

  设备维保,计划“更深入”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雨的到来意味着冬季的临近,对于航站楼来说,秋夏过渡季的维保是新航季供暖工作的重要基础。本年度的秋冬过渡季与“十九大”重大运输保障任务时间有所重叠,百万平方米的航站楼配备着数以千计的暖通设备,运输保障任务和换季维保工作需要同时进行,这对于现在仅百余人的空调站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空调站集中人员力量,打破管理模式壁垒,在开展保障、维保任务时,由业务相关性较强的班组共同完成。在人员充裕的情况下,班组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以供暖换季系统维保为例,仅用一周时间,能源供给班与保养应急班共同完成了供暖系统主管线上22个阀门的更换维保工作。

  空调站深入研究历年维保计划,针对本次换季的客观难点制定了针对性的维保计划,拉长战线、化整为零。在夏季供冷末期,空调站已经着手开展供暖系统24台循环泵的换季准备工作,将维保计划纵向拉伸。而215台热风幕的维保时间则选择在夜间进行,将维保周期横向延展。对于楼内378台空调机组、1677台卫生间排风机、68座登机桥及686台风机盘管,空调站将它们化整为零,穿插进保障任务之间,在不影响航站楼内环境舒适和航站楼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完成本次换季维保工作。

  能源利用,节能“更深入”

  秋分之后,日照时间逐渐缩短,航站楼内照明时间也需要随之延长。作为过渡季航站楼能耗“大户”的照明系统的节能研究从未停歇。经过历年运行经验的积累,空调站楼宇自控班组已具备一套完整的航站楼照明时间表,根据早晚太阳的起落时间,每隔15日进行一次开关照明时间顺延调整,同时设置节能运行模式,根据夜间航班规律相应设置重点照明时段。本过渡季更加细化公共区域照明管理,将照明设施按比例调控,25%、50%、75%、100%四种照明模式,尽可能利用自然光源,按照实际需求进行照度调节。通过科学计划和按需调控,楼内照明舒适度做到了更好保障,也让照明系统消耗的每一度电都用在“刀刃上”。

  在过渡季运行模式中,全年冷冻系统为楼内行李系统和控制设备提供着冷源,全年冷冻系统的耗电量相比照明系统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但能源节约不分大小。楼宇自控班组根据冷却系统温度调节冷却塔风机启停,将冷水机组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在保证楼内设备设施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减少全年冷冻系统的耗电量。

责编:xwxw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