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桥机场现代化服务全面接轨国际
明天,合肥骆岗机场将值完“最后一班岗”,安全飞行36年的空港从此完美谢幕。后天,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正式启用,安徽民航从此掀开新的一页。
曾几何时,飞机上还没有空姐,坐飞机要开领导介绍信,上飞机不需要安检;而如今,坐飞机不再有身份限制,安全防护更加严格,乘客候机享受的服务更加现代、更加细致、更加优越。
半个多世纪,三代机场与合肥的发展比翼齐飞,空中交通网越来越发达,机场规模越来越宏大,飞机机型越来越高级,乘客体验越来越舒适,机场现代化服务全面接轨国际。
载客从“政务”飞行到真正“民航”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可不是谁都能坐飞机的。原民航安徽省局工会副主席余新民回忆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普通群众基本不可能坐飞机,没有商务,没有旅游,主要是公务出行,就是厅级干部也很少坐上飞机。”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旅客乘坐民航飞机,必须持有县团级以上机关主要领导签字的介绍信,购买机票也不得使用现金,必须使用单位的财务支票。可想而知,当时普通居民很难有坐飞机的机会。直到1985年底,骆岗机场才取消这一规定,任何人只要愿意买票,都可以坐飞机,合肥机场才真正进入“民航”时代。现在,您可以随意购买飞机票,而且打折机票多,即使是从合肥飞北京,有时也能买到最低200元的机票,“飞行”之路触手可及。
安保从“零安检”到国际标准
“过去坐飞机,和坐汽车差不多,拿票直接上飞机,根本没有安检。”提起飞行往事,原民航安徽省局副局长郭金桥感慨万千,那时坐飞机的基本都是公务人员,不会有人图谋不轨。也是在上世纪80年代,国际上出现一阵“劫机潮”,频繁发生的劫机事件引起民航部门高度重视,坐飞机才开始有了安检。
在新桥机场,安检设备较骆岗机场更加先进和科学。安检设备“口径”变小了,安检标准接轨国际,安检更加精细化、人性化,一方面织密了安全网,一方面更好保护旅客隐私。对于特大托运行李或者易损易碎行李,新桥机场则设立了专门的“超大超重行李交运柜台”,体积超过40厘米×60厘米×100厘米的行李,从这里安检,并由人工搬运装机,更好地保护易损易碎物品。在国际航班登机通道,检验检疫、货检、边检、安检多个关口为旅客筑起厚厚的安全屏障。以检验检疫通道为例,红外体温监测仪可自动监测旅客体温,人一走过即能显示体温数据,确保旅客健康安全飞行。
候机从枯燥等待到现代休闲
前两代机场,旅客候机大多数只能是枯燥等待。新桥机场则完全改变,11.2万平方米的候机楼宽敞明亮,现代服务设施齐全。在新桥机场,候机区4156个皮质座椅用颜色区分为19个区域,整齐明快,旅客候机时可享受餐饮、购物、休闲、观影、免费无线上网等现代休闲娱乐服务。7000平方米的商业区,共有60多间商店,涵盖书店、银行、中西式餐饮、百货零售、土特产、精品服装箱包、足浴休闲等多种业态。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安徽22个候机楼接轨新桥机场
- 下一篇:浦东机场试推沪语登机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