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焦点 >> 正文

空港关注:猝死的机场地服



2018-03-06   作者:  来源:停机坪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昨天,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了一条消息。南宁机场的一名地服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突然倒下,紧急送医,抢救无效,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春运尚未结束,正月还没过完,这个年轻的生命就这么走了,我感到了无尽地悲伤。

  猝死,是最令亲人难以承受的突然离别。在这些年里,民航从业人员似乎成为了猝死高危人群,飞行员、安全员等民航空勤人员以及地服等地面保障岗位都曾发生猝死事件,有的在工作岗位上猝然离世、有的在体能训练途中突然倒地、有的在驻外出差期间睡下就没再醒过来。

  猝死是最可怕的疾病。在人类所有的疾病中,就其突发性、紧急性、严重性、恶性程度和后果而言,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疾病能够与猝死相比。因为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家人及朋友,都将始料不及。甚至有人连一句话都留不下,就这么突然离世。

  但为什么,在民航业里,总会发生这令人悲伤的事?

  该机场的员工私下跟我讲,这已经是这个春运里,发生的第二起员工晕倒在岗位上的事件。南宁机场地服部门只有23-25名员工,他们的工作包括接送飞机、开廊桥、特殊旅客的接送与监管、航班特情处置、再加上一些特殊航班比如备降、返航的保障,这也意味着一线员工经常处在超负荷工作着。

  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下,相关管理者还声称:“力争服务质量冲进全国前十”,我很想问问你,你拿什么去保障?就算前十又能怎么样?

  民航业这么多年了,不知道是为什么,只要是跟旅客有接触的部门,都高标准、严要求,一切管理都以“提高旅客满意度”为主,可你们有体会过真正基层员工的工作状态么?只喊口号,不给解决实际问题,难道你们的理想和愿望就只能建立在压榨员工价值来实现么?

  某些机场或者航空公司的各个部门,你们记住,用员工的健康甚至生命换来的所谓高质量服务,绝对不是“真情服务”。

  现在,在整个社会的舆论压力下,几乎所有人都对快递员、送餐员等辛苦奔波在城市里的从业者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信任,外卖订单上一声声的“辛苦了”“不着急”甚至成为了一种价值观的正确,可为什么到了民航里,很多人就不理解了呢?

  在民航这个圈子里,地服最惨。

  她们不可能有飞行员的高收入,不可能有空乘那样的光鲜,她们钱少,事多,被有些旅客埋怨,甚至被某些空乘抱怨。跟机务、空管不同的是,她们这份工作必须且一定要面对面跟旅客打交道;跟安检不同的是,她们这份工作并不拥有多少的“不可替代”性,管理者随时可以换人,让她滚蛋。

  但是,她们却是跟旅客打交道最多的人。在现行法规的限制下,长时间的延误,不能让旅客待在飞机上,作为一名空勤人员,我深感其意,但站在地服的角度上想想,尽是心酸和委屈。

  这些年发生过多少起地服被打事件?我数都数不清。早些时候,在这个公众号还没开通的时候,我在网上看了一则视频。航班延误后,无数旅客都围着一个地服大哥咒骂,要求赔偿,地服大哥双膝跪在地上求旅客相信,但旅客仍然起哄,“请你们相信我!我说的是真的!”,声嘶力竭,换来的却只是嘲笑。

  去年,在沈阳机场,因为航班延误,一老太太抽了机场地服三个耳光。我今天想说的不是这三个耳光的事,而是在这个年代,居然会有人用抽别人耳光这种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这难道是清朝吗?这里有奴才和丫鬟吗?哪怕在街边最普通的小馆子吃饭,吃饭的人心里再不满意,也不可能去抽人家服务员耳光,可这种事偏偏就是民航业里出现了,作为民航业的高层,就没人想想是为什么吗?

  他们的时间无比珍贵,我们的尊严一文不值。

  地服工作有多难做?很多人都不可想象,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体力上的劳动,也不是说要怎样想方设法让旅客满意。而是在很多种情况下,面临着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你拥有的只是自己的一张嘴,一副肉体,然后你要去安抚、劝解上百个情绪严重失控的旅客。

  这些旅客可能朝你脸上泼开水,可能随手抄起一个板凳砸你,可能跳到你桌子上踹你,可能狠狠扇你的脸,可能给你一个过肩摔,可能拿一个钝器就把你砸的头破血流。这不仅仅是可能,这都是在这几年里已经发生过的事情。

  但你作为地服,你的言语不能过激,那么多人骂你你还得微笑,因为无数手机对着你,旅客可以骂你一万句,但你只要回一句,视频马上就发到网上,哪怕你不骂他们,他们也会说“大家看看X航X机场的工作人员都什么态度!”。

  有的人,有且只有在候机楼里才敢耀武杨威,砸电脑、冲柜台、殴打工作人员都不是什么新鲜事。

  但是就是对这种人,你还不能惹,你还只能劝,而且还没有富余的人手来帮忙。赶上雷雨季,赶上航班大面积延误,连续工作24小时甚至30小时都是正常。

  这真的不应该是理所应当。我觉得,有些事,该发生改变了。

  我建议,对空勤、地勤等相关民航从业人员所在单位提出要求,“保障休息期”应作为安全运行的关键KPI考核每一个民航岗位的所在单位。往大了说,把民航员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帮助民航人实现民航梦,也是新时代中国民航业应有的担当、责任和使命。

  保证员工的健康幸福才是保证持续安全运行的基础,每名民航员工都有获得尊重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