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运营 > 保障 >> 正文

民航空管:战“疫”中为你守望,唯愿起落安妥



2020-03-02   作者:韩磊 王茜  来源:中国民航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中国民航循着祖国和人民的召唤飞翔,一架架航班千里驰援。守望每一次起降,是民航空管系统的责任担当。防控疫情松不得,复工复产慢不得。他们一方面精心调配运行力量,精细保障抗疫航班;另一方面求解新问题,苦练内功,继续大力提升人员素质。

  华北空管局:应急备用管制席位搭建完成

  2月29日2时30分,航管楼和北京终端管制中心自动化系统重启成功,标志着华北空管局顺利完成了全部管制席位本地、异地备份的搭建。备份席位可满足特殊情况下管制员快速更换席位,保证空管指挥不间断。

  华北空管局完成全部管制席位的本地、异地备份。

  在两周的时间里,华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协调配置了20个本地管制备用席位以及16个异地管制备用席位。如果现有席位产生疑似病例,周边管制员均需要更换席位。技术人员在本地搭建的备用席位可以满足实时不间断指挥需求,席位转换无缝连接。而搭设在首都机场航管楼的异地备用管制室,可以应对因本地管制席位出现疑似病例或大规模疫情爆发时,集体更换管制席位的情况。

  疫情当前,设备保障部门制定了三套应急方案。经过反复推敲、论证,最终确定了区管、终端属地配置、航管楼异地全备份的两个阶段管制备份席位搭建方案。方案确定后,设备保障部门即刻集结高、精、尖技术力量,在做好值班员防护的同时,联合技术骨干,打响了抢时间、抢进度、不降质量的建设“攻坚战”。在备份席位搭建的过程中,多半技术人员吃在食堂、睡在宿舍,加班加点甚至三、四天不回家。

  2月20日,首都机场航管楼、北京区域管制中心的技术人员相继开始备用席位信号线缆铺设工作。10人不到的技术团队,在一个昼夜之内,完成了6个频率19个信道长达600米的线缆铺设和4864个信号点的连接。如此艰巨的任务和极大的负重,技术人员却戏称这是一场“上天入地”的旅程:一部分线缆被送上3米高的线槽,一部分又被送到1米深的通道。技术人员戴着口罩进行操作,如同在高原奔跑,憋闷和潮湿的环境,让他们脸颊通红,双眼不时被汗水打湿。

  此次异地备份华北空管局还新增甚高频传输设备,能够迅速实现异地指挥航班,在区管中心和航管楼新增了甚高频传输设备。如果区管中心管制大厅出现疫情,航管楼内话系统通过备用频率可及时接管华北地区内蒙古、天津、河北、山西,以及济南、郑州高空等空域。

  江苏空管分局:护送“呼吸机”驰援武汉

  2月28日,江苏空管分局顺利保障载有四台ECMO医疗系统、333台呼吸机以及57箱护目镜共计4.575吨重要医疗物资的CYZ9016航班从南京禄口机场起飞前往武汉天河机场。

  江苏空管分局顺利保障重要医疗物质运输。

  27日20时52分,江苏空管分局塔台管制室接到通知,凌晨进港航班CYZ9061、CYZ9045、CYZ9041、CYZ9075将从大连、青岛、福州和济南各运送一套ECMO医疗系统到南京,同南京的333台呼吸机,以及CF9037、CA1089由深圳和广州分别运送来的57箱护目镜,由CYZ9016一起运送到武汉抗疫前线。

  塔台管制室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值班管制员制定详细保障预案,就滑行路线,与机坪交接等细节问题反复推演,力争做到管制服务精益求精,以最快速度保障抗疫物资。按照既定计划,早晨,06/24 跑道的夜间维护一结束,塔台管制室立刻把运行模式从 07/25 跑道切换到离邮航更近的 06/24 跑道,以便节省地面滑行时间。2 月 28 日 6时35分,CYZ9016 航班腾空而起,带着祝福,迎着朝阳飞向武汉。据悉,2 月 25 日,江苏空管分局也顺利保障载有 4 台 ECMO 的邮政航空 CF9016 航班前往武汉。

  东北空管局: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近日来,国家按下了重大项目建设的加速键。东北空管局在建项目多为国家、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在确保疫情防控工作不放松的同时,各项工程均在有序稳步恢复。

  东北空管局在防控疫情的同时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在防疫初期,东北空管局第一时间对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做出了防疫安排,果断暂停了长春龙嘉机场扩建、大连机场扩建空管业务用房及气象雷达楼翻建、三地气膜体育馆等9项有施工现场的工程建设项目。而无施工现场的13项工程建设项目均在按计划稳步开展,继续推进工程施工前期或项目收尾等室内办公工作业。

  目前,长春龙嘉机场扩建工程配套工程立项、地方手续办理、要件审批等各项准备工作均顺利推进;测绘公司开展了哈尔滨机场扩建航行服务研究、呼和浩特新机场机坪塔台高度位置评估、鸡西机场塔台高度位置评估等紧急重大项目;空管技术公司负责的青岛、庆阳、临沂、安徽芜湖、庐江等多家机场内话项目均按计划进行,技术人员每日在岗对内话系统软硬件进行测试,统筹保障多项设计任务按期完工。截至目前,设计所参与评审的《东北地区航班智能放行系统工程》《沈阳区管中心围界扩建工程》等五项初设的意见回复和修改工作已全部完成。

  随着全国战疫情工作持续好转,航班量正在逐步回升,运行环境也将发生改变。为确保管制员工作状态,东北空管局各运行部门严格抓好“三防”现场管理、加强对运行动态的掌握、充分联动协同决策,并提前组织今年的管制复训,从各个方面做足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复工复产”环境下的空管保障稳步推进。

  此次复训采用练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好管制员的在岗时间,优化人员编组,有针对性的开展机上疑似病人、医疗救助等重点特情训练及大流量恢复训练。由于模拟机题库配合全国航路航线调整更新了航路模块,所以今年所有的复训科目需要全部重新编写,复训内容全部采用大流量模式,训练科目也由原来的1至2个增加到6个特情和应急处置,练习复杂程度从编排到训练较以往均有了大幅提升。

  中南空管局:联合南航攻关武汉机场“校飞”难题

  2月17日,是武汉天河机场仪表着陆系统进行定期飞行校验的截至时间。作为保障湖北抗疫战场空中航线的枢纽,其仪表着陆系统(俗称盲降)设备是引导飞机安全降落的关键导航设备。中南空管局与南航应用自主研发的先进技术,利用已有航班机载数据对盲降信号进行高精度信号质量评估,确保了湖北各机场的仪表着陆系统精度,为抗疫航班提供安全保障。

  中南空管局以精准数据伴随抗疫航班飞行。

  在航班降落的过程中,仪表着陆系统(俗称盲降)设备是飞行员的“最佳搭档”。该系统通过无形的无线电波在跑道上空标示出一条缓缓下降的“坡道”,引导飞行员无惧雨雾等天气状况,安全精准地降落到跑道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利用机载数据对盲降信号实施监测存在“三大难关”,既要获得高精度和高频度的机载盲降信号数据;又要获取高精度的飞机运动轨迹;还必须输出符合国际民航组织要求的机载数据分析系统。中南空管局与南航在原有安全能力科研项目组的基础上,成立了联合科技攻关小组。攻关小组在航班客舱内使用手持设备收集飞机轨迹高精度数据,他们巧妙利用北斗和GPS双星座进行联合高精度位置解算,顺利解决飞机客舱信号屏蔽、捕获卫星数有限等问题。机载数据分析系统比飞行校验系统面临的问题更复杂,项目组参考了上百个飞行校验报告与图纸,在广州白云机场、南阳机场进行了多次飞行验证,连续奋战两周,终于攻克了技术难关。

  “加快手上的工作,全力调配人手加快速度!”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接到支援武汉完成仪表着陆信号评估任务已是2月5日,距离校验期限不到两周。疫情就是命令!项目组马上开展在武汉天河机场开展试验,最终完成了飞行校验工作。他们研发的这套具备完全自主创新的高精度盲降设备质量分析系统在此次战疫中大显身手,以精准数据伴随每一架抗疫航班飞向湖北、飞抵武汉。

  西南空管局管制中心:线上培训累计逾万小时

  在实施精细化动态排班之后,管制员“宅家”时间相对增加,到岗间隙相对拉长。如何常态化远程保持管制员的状态?如何针对性提高管制员技能?如何继续推进见习管制员“放单”进度?“线上培训”成为西南空管局管制中心的破题之道。截至2月29日,管制中心完成各类主题培训119次, 累计授课212课时,共计2688人次参培,累计总学时达到11066小时,人均参培时间17.2小时。

  西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实施精细化动态排班。

  疫情发生以来,为确保“人员思想不僵、技术不减、能力不退、纪律不松”,西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利用管制员在家备勤或者休息的时间组织培训,包括文件的解读学习、规章制度的梳理和各类案例分析,还重点组织了应急演练程序的解析、桌面推演和差异性分析等。线上培训从面上来讲,实现了全员参与、各层级覆盖;从点上来讲,做到了新知识、新要求学习不断线,旧知识查漏补缺、巩固记忆。

  流量管理室管制员沈璐表示:“从参与角度来讲,我很接受线上培训的模式。时间,地点都可以更加灵活的安排,很大程度提高了效率,通过软件,大家可以集中查看多次的培训记录,便于资料的查找和收集”。线上考核是所有管制员避不开的重要一环。利用自有的“培训宝”培训平台,管制中心已组织考核10次,各层级的线上考核也纷纷上线,形成了线上培训的有效闭环。

  管制中心目前共有181名见习管制员,如何在疫情期间席位见习受影响的情况下依然保证见习管制员培训质量,各处室都制定了相应的计划,目前已开展各类见习培训72次,虽然培训课程不尽相同,但目的都是尽量“抢”回疫情所夺走的见习时间。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