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姓名写成拼音无法登机 2800元机票只退760
石家庄市民刘女士这段时间很郁闷。2013年12月2日她在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航”)官网上花2800元替4位朋友购买了4张1月28日从石家庄飞往广州的机票。据刘女士称,当时填写4位朋友的姓名时,由于官网出现问题,只能填写汉语拼音。购票成功的一个星期后,她才从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了解到,登机牌上姓名显示为汉语拼音将无法登机。刘女士随即联系南航要求更改成汉字,却被告之无法更改,而因其购买的是特价机票,也不得变更、退票或签转,只能每张票退190元的机建、燃油费和保险费,理由是“南航的规定”。“机票连见都没有见到,我就白白损失了2000多元。”刘女士质疑南航该规定是“霸王条款”,表示一定要为自己讨个公道。
4张机票一星期成废纸?
12月2日,刘女士受4位朋友所托,在南航官网上购买了4张从石家庄飞往广州的机票,起飞时间是2014年1月28日21时45分,每张机票加上燃油费、机场税、保险费后的总价为700元,4张票一共2800元。
刘女士告诉记者,当晚她购票时,以汉字的形式输入4位朋友的姓名,一直无法成功购买,输入汉语拼音后才终于购买成功。一个星期后,她听说机票上姓名是汉语拼音有可能无法登机,于是赶紧联系了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机场告诉我,登记牌上是汉语拼音肯定无法登机。”刘女士说,她当即拨打了南航的客服电话,要求更改机票上的姓名,然而南航方面的答复仿佛一瓢冷水浇了下来。南航客服人员称,机票上的汉语拼音无法更改为汉字,只能以自愿退票处理。“我购买的是特价机票,是不能变更、退票、签转的。”刘女士说,最后南航方面称,只能退还机建、燃油费和保险费,每张票退190元。
2800元购买的4张机票连见都没有见到就成了“废纸”,而得到的“补偿”仅仅是760元,对此刘女士无法接受。刘女士与丈夫与南航方面反复沟通,结果依然如故。“南航让我提供当晚购买机票时系统出问题的截图,我当时哪有意识保留这个东西啊?”
刘女士质疑:尽管不能提供当晚系统出现问题的截图,但她填写完拼音后系统通过了并购买成功,为什么会被拒绝登机?没享受到服务为什么付费?“我在发现问题后一个星期内就联系了南航,距登机还有一个多月,为什么不能更改信息?”刘女士说,一切都是由南航说了算,对此她无法理解也很气愤。
无法更改系南航“公司规定”
昨日,记者根据刘女士提供的机票订票编号登录南航官网查询到,刘女士购买的4张机票“旅客姓名一栏”均为汉语拼音,联系人信息中的姓名也是汉语拼音,证件类型则是身份证。
在南航官网上,记者也尝试订购了一张机票,在旅客姓名一栏输入汉语拼音时,系统提示为“请填写正确格式的姓名,如果您使用英文或者拼音填写,请在姓和名之间加‘/’请检查后重新填写。”记者在姓名汉语拼音的姓和名之间加“/”后提请成功。
昨日下午,记者致电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证实,机票上姓名为汉语拼音将无法通过安检,不能登机,除非旅客持有护照。而刘女士称,她的4位朋友均无护照。
记者以刘女士朋友的名义拨打了南航官网上提供的客服电话。客服人员称,4张机票的姓名无法更改,而由于刘女士购买的是特价票,也无法变更、退票、签转,只能每张票退190元(包括机建、燃油费和保险费),如果是官网系统出现问题导致姓名被填写成汉语拼音,刘女士必须提供截图。记者询问,购买机票时填写了身份证号,可否根据身份证号码的惟一性来进行更改,得到的答复依然是不可以。
对于以上的规定,客服人员称是“南航的规定”。
昨日记者联系几家航空公司了解到,每家航空公司对于旅客更改姓名的规定并不相同。海南航空的客服人员表示,如果是姓名出现同音字、形似字、音似字错误,旅客可以免费更改一次。而东航航空的客服人员则表示,如果是旅客姓名出现同音不同字的错误,可以进行免费更改。其他航空则表示,要分情况对待,但要收取一定数额的费用。
至于刘女士的情况,记者咨询的大部分航空公司都表示无法更改,只有东航称可以尝试进行更改。
律师:
航空公司规定无法律依据
针对此事,河北马倍战律师事务所律师郭彦卫表示,特价机票不能变更、退票、签转的,本身就涉嫌“霸王条款”。而本次事件中,刘女士并不是要改或退,仅仅是要求更正姓名而已。《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规定:“客票是航空旅客运输合同订立和运输合同条件的初步证据。旅客未能出示客票、客票不符合规定或者客票遗失,不影响运输合同的存在或者有效。”按照这条法规,旅客有权更正姓或名。郭彦卫认为,旅客名字错了不能更改,航空公司自行的规定没有任何法律依据,也不符合情理。
郭彦卫称,旅客发现出现错误,在起飞前的一个多月就积极联系航空公司进行更改,并未造成重大损失,航空公司应当以人性化的服务通过身份证号码的惟一性来识别是否是名字错了,如果确有错误,应当予以更正。即使收费也应该合理性收取,并且要有法律依据、提前公示告之。
记者搜索网络发现,关于机票更改姓名难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有的航空公司会收取数百元的费用,而对于这方面的监管目前尚无相关规定。郭彦卫希望民航监管部门能尽快出台相关法规,纠正这一不合理的现象。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