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机场张艳宗:把旅客当成自己的亲人
张艳宗为旅客指引
记得雷锋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的这句话不是人人都能做到,也不是人人都有这样美好的心灵。在首都机场安检现场,就有这么一位“活雷锋”,他就是张艳宗。
把旅客当成自己的亲人
一个明媚的下午,首都机场一号航站楼的前端迎来了一位旅客,她就是演员王丽云。王丽云拿着一面印有“为民热心热情,为首都机场争光”字样的锦旗,说是要送给安检员张艳宗的,她说:“本来不抱希望来找寻充电宝,因为之前朋友自弃的,没想到小张这么热心地帮助我找到,真是太感谢了!”张艳宗腼腆的接过锦旗,送走王丽云后继续在现场通道里面替岗。
尽管已经是一名工作近十年的老员工,但是他初心不变,发自内心的去帮助所有旅客。记得那是在一个早高峰期间,张艳宗看见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颤抖着排队,他立即上前询问情况,了解后得知老人刚在北京做完手术,因要独自返回家中,但却不了解乘机流程。此时张艳宗上前立即搀扶老人,但发现老人步履艰难,基本不能前进,于是他好不犹豫的背起老人。通过安全门后,安置老人坐在通道后方座椅上等待检查,检查后,又背起老人,拿上老人行李,走向登机口。
当时大家都很诧异为什么张艳宗要如此对待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张艳宗淡淡地说:“小时候都是父亲背着我去医院看病,当我看到生病的老人,就想起了自己年迈的父亲。”
心系旅客 感动无处不在
那次背老人的举动,不仅震撼了当时在场的每一位安检员,更是感动了当时过检的每一位旅客。他用实际行动告诉身边人,安全检查并不仅仅是严格细致的检查,还有温暖如春的服务。
据他的同事张倩倩讲,记得一次几位同事一起下早班,在去乘公交车的路上,张艳宗发现有两位老人在大厅内焦急的四周张望着。他立即上前询问情况,得知初次乘机的老人刚下飞机,由于语言不通、电话无法没有开通漫游业务,联系不到接机的女儿。这时张艳宗不顾刚下夜班的疲惫,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手机帮老人拨通女儿的电话,取得联系后,又陪同两位老人前往机场快轨等待家人的到来。等待期间张艳宗一直陪在两位老人左右,安抚老人。大约四十分钟后,老人的女儿女婿到达机场,见到家人的老人激动地抱住张艳宗,并告诉女儿如果没有安检员的帮助,他们真是要走丢了。老人的女儿也十分感激地握住张艳宗的手,久久不能放开。
后来,有同事问他“为什么不让他们写封表扬信或者打个表扬电话呢?”,张艳宗说道:“咱们帮旅客并不是出于什么目的,在给他们帮助的同时我也收获到了幸福。”
伟大出于平凡,细节决定成败。张艳宗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国门安检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工作在一线岗位上,从没有什么豪言壮志,只有最真挚的默默付出。面对比自己体型更加宽大的老人,他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背起了老人;面对语言不通的老人,他没有丝毫不耐烦情绪,而是坚持帮助老人找到儿女。张艳宗正是用自己真诚的心、热情的服务,力所能及的帮助每一位旅客,感动着周围的每一个人。他的目的并不是求得回报,而是一种发自真心的表达。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