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航370搜寻中使用的科技手段
航370究竟去哪了?这个谜团受到全球关注,各方为此动用了大量先进手段,从直接分析飞机上设备发出的各种信号,到卫星和雷达的天罗地网,再到基于一些蛛丝马迹的侧面推理,科技正在帮助探索马航370航班失联之谜。
“直奔主题”
搜寻失踪飞机时最直接的方式,显然是分析飞机发出的各种联络信号。此次失联的波音777型客机就配有多套此类系统。撇开需要人工操作的通信系统不谈,飞机上可以自动与卫星网络或地面设施通信的还有“飞机通信寻址和报告系统”(ACARS)、“引擎健康管理系统”(EHM)、“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ADS-B)等等。
最近几天各方关注的一大焦点就是失联飞机的引擎自动向外发出的信号。有媒体报道称,在最初认为飞机失去联系的8日凌晨2点40分之后的四五个小时内,飞机引擎仍然在运行并自动发出与卫星联系的信号。
不过,美国恩布里-里德尔航空大学的专家比尔·沃尔多克对新华社记者表示,难以根据相关信号确定飞机的具体位置,因为来自引擎的信号只是为了监测是否有故障而设计,缺乏位置信息;相关信号通过“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发回时也不是按时序排列的,难以判断它们发生的先后次序。
但目前看来,直接源于飞机的信号仍是最可靠的分析基础。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15日就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最新的数据分析,客机最后一次同卫星进行通信的时间是8日早8时11分,各方正是据此调整了搜索方案,搜寻范围已从最初怀疑的越南海域扩展至印度洋。
“天罗地网”
飞机可能出了故障而无法与外界联系,那就要依靠人们主动搜寻,各方为此布下了天罗地网。首先就是已有20多个国家派出了舰船飞机到疑似失联海域进行搜索,其中不乏先进的军用设备。
比如美国的P-3C反潜机,这是专门用来搜索潜艇的飞机,配有灵敏的水面搜索雷达、磁异探测器和声呐等,在空中可以探测到水面篮球大小的物体,也可以探测到水下的大型物体。
除了现场搜索外,调动太空中的“天眼”——卫星对相关区域进行扫描,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已经调动“高分一号”等多颗卫星对疑似海域进行观测,它的空间分辨率在2米左右;美国也表示分析了间谍卫星的数据,这种卫星可以通过辨别红外信号来探测空中爆炸的线索。
各国地面的雷达阵列也在监视着空中物体的动向。英国伦敦城市大学电子工程学教授、曾参与部署英国地面防空设施的戴维·斯图普斯对新华社记者说,客机这样的庞然大物要躲开军用雷达监测十分困难。如果监测信号突然消失,则要么是飞机遇到了“突发的灾难性事件”,要么是有人同时关闭了次级雷达系统、应答器系统和通信系统,并迅速降低了飞行高度。
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表示,该国军方雷达曾监控到“不明飞行物”,很可能就是马航370航班客机。马方已破例与中国和美国等方面共享军用雷达数据。
“旁敲侧击”
目前,种种高科技手段已经带来了不少有价值的线索。还有很多人在尝试从不同的领域、用不同的手段为搜索尽一份心力。这虽然只能算“旁敲侧击”,但不应忘记他们的努力。
比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实验室的温联星等人宣布,根据地震仪记录的信号,在马来西亚与越南交界海域检测到一次海底事件,其时间和地点都与失联航班比较相近。美国地质勘探局随后也分析了地震波,认为信号源的位置可能是温联星小组给出的两个备选地中更靠近印度洋的那个。虽然这些信号最后可能证明与客机无关,但在搜索没有多少头绪的时候,利用科学方法提出各种可能性值得肯定。
还有一些互联网企业发起的“人肉搜索”,如美国的DigitalGlobe公司和中国的百度公司都把所获得的卫星观测图片放到网上,把疑似海域分成一个个的小片区,让广大网民帮助分析图片上是否有异样。这个模式的专业术语是“众包”,即发动群众力量来处理少数专业人士没有精力分析的海量数据,曾经在科技界产生过一些成果。
记者登录这两个平台发现,已经有数以万计的网友在贡献自己的力量,有的网友连续花费好几个小时用肉眼仔细分析了好几百张图片。在网络时代,人们在这种事件中可以不再旁观而是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科技在这里也起到了一定凝聚人心的作用。
不得不承认的是,虽然各种先进的科技手段都已经被用上,但马航370航班的去向现在仍是个谜团。不过,正如医学还不能治愈所有疾病,要想治好病却总还要依靠医学,在探索失联客机谜团的过程中,科技仍然将发挥重要力量。(新华社)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