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航客机联合搜救中心:中国飞机每天都最早出发
澳大利亚联合协调中心的办公地点设在位于珀斯的西澳政府大楼内摄/法制晚报特派珀斯记者高曌
协调中心所在的办公楼层安保严格,除工作人员外不允许进入摄/法制晚报特派珀斯记者高曌
失联第29天 直击珀斯
多国参与的搜索马航失联客机行动已近一个月,各方在南印度洋上投入搜索的舰船及飞机仍在增加,为统筹协调不同国家和机构对失联客机的搜寻和事故调查工作,澳大利亚在西海岸的珀斯专门成立了一个联合协调中心。
该中心新闻处负责人皮特·布雷克接受《法制晚报》记者的专访,详细介绍了协调中心的日常工作,他特别强调,中国派出的伊尔-76运输机都会在每天清晨第一个出发,搜索行动也进行得非常仔细,能够看出中方在此次搜救中的投入。
紧张适应
生死攸关在各部门开工前就得准备好
《法制晚报》(以下简称FW):现在有多少人在中心工作?分别是从哪里调配的人员?
布雷克:目前机构还是刚刚成立,人员不是特别稳定,大约有20人。我们的主要人员包括曾经在澳大利亚政府工作过的高官、在澳大利亚其他机构工作的人员,也有各个方面的专家,他们按照自己的特长,完成着协调澳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各参与方的工作。
FW:你们日常要做哪些工作?协调中心刚成立,大家都适应了吗?
布雷克:由于机构刚刚成立,各位成员还在紧张地适应这份工作,要想协调多个不同的机构,甚至是多国的搜救队伍,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虽然工作相当辛苦,但是大家都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所有人都很投入,因为这关系着失联客机的下落和239位机上人员的生命,此外,乘客家属在搜寻客机期间遭受身心的摧残,外界各方对搜寻进展也十分关心,这些都让我们时刻不能松懈。
每天我们联合协调中心要在各个部门开始工作之前就准备好,通知安排搜寻、更新通报最新进展、搜寻结束后与媒体乘客家属的沟通等等。
力量调配
按自身特点安排空中发现后派舰船确认
FW:我们知道现在共有10余架飞机和数艘舰船参与搜寻,中心是如何指派这些飞机和舰船的?
布雷克:所有的飞机以及舰船的行动安排都是按照它们自身的特点、续航时间以及它们拥有的设备进行的。例如中国派出的伊尔-76大型运输机,可以利用航程远的优势,在空中搜索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空中搜索的范围大、效率高;而海上搜索便于打捞。一般会由空中搜索发现疑似目标后,派舰船进行进一步确认,而且海上搜索也可以在夜间进行。
这是我参与过甚至见过的最为复杂和最具有挑战性的搜索和救援行动。因为缺少足够的数据,我们无从下手。我们必须派出飞机和舰船运用可视化搜索技术,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大范围的地毯式搜索。这项工作特别艰苦,特别是在遇上恶劣天气的情况下。最糟糕的情况是他们在类似于漂满白色帽子的茫茫大海上寻找疑似碎片。
中方投入
中国伊尔-76 每天清晨第一个出发
FW:您如何评价中国飞机和舰船在珀斯附近的搜寻力量和工作?
布雷克:失联航班上有154名中国乘客,中国政府对搜救行动的进展非常关心,中国的搜救队伍也非常配合我们的搜救安排。中国派出的伊尔-76运输机都会在每天清晨第一个出发,搜索行动也进行得非常仔细,搜索着海上的一切踪迹,任何一点碎片都不会被错过。我们能够看出中方在此次搜救中的投入,所有人都想早日发现飞机的踪迹来给全世界的人一个答案。
搜寻展望
难上加难但坚信搜救方向是正确的
FW:搜寻工作进行了快一个月了,仍没有重大进展,您对未来的搜寻怎么看?
布雷克:未来的搜救很困难,在黑匣子的电量耗尽之后,一切都会变得更加困难。许多碎片很可能已经沉入海底,深水搜救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难题;即使有少数漂浮在海面,也已经漂到很远的地方。但我们坚信现在的搜救方向是正确的,只要坚持不懈地搜救,我们还是有理由相信失联航班会被找到的。
FW:协调中心总负责人安格斯·休斯顿先生此前曾将失事客机与澳战舰“悉尼”号对比,后者在二战中沉没60年后才被找到。这是否说明他对目前发现残骸不抱有太大希望?
布雷克:休斯顿先生当然不是这个意思,他只是想指出,当时搜救的每一个步骤,包括当时的黑鹰战机往返斐济进行精确定位,找出战舰在海底的精确位置之后才开展水下救援行动,这一切都耗费了大量的时间。
我们再看看之前的法航客机坠毁事件,搜救人员在发现水面残骸的24个小时之内,飞机就不断地下沉至海底,就算我们知道了大概的位置,还是在两年之后才在大海底部发现黑匣子以及部分乘客的遗体。
FW:如果发现疑似残骸,将如何进行确认工作?
布雷克:在发现疑似残骸之后,将交由澳大利亚海事局,海事局会委托航空方面的专家进行检测,最终得出疑似残骸是否为失联飞机上的结论。残骸一旦确认,搜寻范围将缩小一定的比例,这对于搜寻工作来说非常关键,搜索区域的范围调整将由海事局决定。
不过,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找到飞机的黑匣子,这样我们才能找到事故的真正原因。我们的搜寻正在一个正确的方向进行,我们的搜寻进行得非常努力,我们也是在给乘客家属以及各种言论一个最好的答复。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