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焦点 >> 正文

民航局组织编写《中国民用机场建设史》



2014-04-29   作者:  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近期,民航局组织开展了《中国民用机场建设史(1949-2013年)》的编写工作。该书将通过记叙建国以来不同历史时期大背景下中国民航业的发展状况、体制变迁,全面展示各历史时期中国民用机场建设与发展的历程和成就,总结我国民用机场在布局、选址、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管理等方面取得的经验与教训,分析当前机场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式,进一步提出深化民用机场管理、建设体制改革的目标,探寻中国机场未来发展的方向。

  建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新中国民航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经过几代民航人的努力拼搏与奋斗,不断发展壮大。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民航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实现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 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系统。但是,伴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一些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显现,资源瓶颈、市场机制和管理体制等问题对民航运行发展效能的限制,要求民航业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理顺政府调控与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的关系,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活力、提高生产力,服务和带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机场作为民航基础设施,在保障飞行安全、服务客货运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民航业务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机场设施建设的完善提升。截至2013年底,我国运输机场达193个,其中年旅客量超过1000万人次的机场24个,超过100万人次的机场61个,占全部机场旅客吞吐量的95.4%。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推动下,民航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依托航空经济构建的临空经济圈、航空城,成为促进地区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改善投资环境,提升物流水平,推动劳动就业,加快城市化、国际化发展的强大引擎。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57个城市依托机场规划了58个临空经济区。

  随着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召开和上海自贸区、京津冀一体化、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规划实施,民航业发展迎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形势下,民用机场领域亟须全面总结历史经验,不断提高机场建设、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积极探索机场建设运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民用机场建设史(1949-2013年)》的编写,显示出编者把握机遇、锐意改革、不断进取的决心和勇气,通过对机场建设发展历史和案例的分析论述,进一步引领机场行业深入贯彻全面深化民航改革的思路,充分调动中央、地方、社会力量等各方面的积极性,破解机场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难题,推动机场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民航业的发展、强国战略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目前,该书正在紧张的统稿过程中。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