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机场:千亿投资盯着点
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稳增长,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竞争优势,中央政府近期推出一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其中不乏民用机场建设、城市管网建设、铁路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作为服务民营经济的主流媒体,中华工商时报从本期开始,推出"基础设施与民企新商机"系列报道,敬希读者关注。
北京新机场(亦被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日益迫近,因其蕴含的巨大投资机遇而备受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各界投资主体关注。近日有报道称,2014年北京新机场将全面开工建设,将吸引800亿元投资。而据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获悉,截至目前,北京新机场仍处于前期立项阶段,具体融资政策须等立项后才会出台。但根据相关政策推算,未来大约300亿元投资将有望向民资开放。
对民资十分欢迎
为了解北京新机场项目融资情况,本报记者本周多次致电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随后记者致电负责新机场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北京市工程咨询公司,该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透露,北京新机场建设对于民间资本一直持"十分欢迎的态度",因为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新机场不会限制民间资本进入。而至于什么样的民间资本以及可以怎样的规模和方式进入,这位负责人表示:目前仍处于前期立项阶段,具体融资政策尚未出台。至于何时立项并出台相关政策,"可关注’北京大兴信息网’"。
记者向该负责人进一步求证"’北京新机场将吸引800亿元投资’是否准确?"该负责人表示,准确地说,新机场本身的工程总投资为799.87亿元,如果再加上高速公路修建、水电设施和排污设施等,总投资或高达千亿元。
那么对于高达千亿的投资将如何分摊,其中留给民间资本的空间和份额有多少?对于这个问题,该负责人表示,根据民航局的规划,新机场工程资本金的筹措大概分为三个方面:第一,由民航发展基金划拨;第二,申请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支持;第三,由项目法人自筹解决。
记者根据上述信息查阅相关资料获悉,我国关于机场建设资金的筹集其实有统一的模式,即上述三部分各占三分之一。很明显,有待民资进入的领域当属机场自筹部分。据此推算,北京新机场建设投资中,将有300亿元左右的份额可向民资敞开。
而民航局在机场建设过程中下拨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一费一金",即向航空公司收取的营业费用总额5%的基本建设金和向旅客代收的机场建设费。2012年4月财政部规定,原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和原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合并成"民航发展基金"。民航局的民航发展基金收取总额约年均500亿元左右,其中大部分用于地区的机场建设。
"目前新机场尚没有明确的筹资方案,具体资金来源有待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研究确定。"该负责人进一步补充道,这只是关于资本金的筹措方案,未来不排除北京市政府与河北省政府介入其中。
记者查阅民航局网站获悉,"十一五"期间,全国机场基本建设项目投资合计1900亿元,其中,机场自筹及其他投资1230亿元,地方政府投资340亿元,民航发展基金及国债投资440亿元。
成为吸引民资投入洼地
事实上,有关北京新机场工程建设投资一直以来备受各界民资主体的高度关注。早在2013年5月,由河北省人民政府、商邦理事会联合主办的"河北省与中国民营500强企业家代表投资恳谈会"上,苏宁云商(行情,问诊)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北京建龙重工集团董事张伟祥、广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楼明、科创控股集团董事长何俊明、西子联合控股集团董事长王水福、美锦能源(行情,问诊)集团董事长姚俊良、深圳海王集团总裁张锋、金科地产集团总裁何立为等20多家中国民营500强企业代表汇聚一堂,专门就北京新机场作为河北省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支撑点、京冀合作双赢的示范区等议题进行了讨论,高度关注了其中的投资机遇和商机。
对于民营企业普遍关心的"民间资本将以何种方式进入北京新机场建设"这一问题,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李红昌对中华工商时报表示,国际上,针对机场的运营有美国模式和欧盟模式两种,前者是指机场大多由政府投资,机场通过收取起降费等实现收支平衡;后者是机场通过股份制改革吸引民间资本注入。"对我国而言,机场运营不可能采取某种单一的模式,而是要兼备政府投资或补贴和市场资本的引入。"李红昌说,国内大型枢纽机场与中小机场的运作模式是截然不同的。大型机场由于航班起降量大、旅客吞吐量大等,通过上市能够吸引市场注资;但中小机场由于航班量和旅客吞吐量较小,难以吸引资金注入,这就需要相关政策配套。
而对于民资进入机场建设近年来不断遇到的各种障碍应当如何克服,有民企人士呼吁,应让民航机场成为吸引民资投入的洼地,从而给予民资更多优先权和公平参与竞争的机会。
东亚新华地产公司行政管理中心总监夏智刚对中华工商时报表示,北京作为首都和特大型城市,新机场的建设必将产生巨大的投资机会,并带动周边住宅及房地产市场,应当向民营资本敞开大门。东亚新华地产公司作为专业从事房地产投资的公司,非常关注新机场的投资及其周边楼市信息和土地招拍挂政策,同时,也在做着相应的资金准备。
民企投资机场建设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是早已被民企实践证明的。2003年国家民航总局正式批准湖北省政府将宜昌机场交给民营企业管理,上海均瑶集团于当年收购湖北宜昌机场,并斥资4亿元用于机场的收购和改造,并于当年实现盈利,取得了民营企业在投资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均瑶集团还表示:"不排除在航空业内继续做大的可能,如果有国有航空公司肯出让股份,我们就有胆量接盘。"
近年来,国内很多机场相继进行了改扩建工作,动辄投资几十亿上百亿元甚至更多。这么多的建设资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各地机场和当地政府。如果向政府"伸手",那么机场省了心,政府就烦心,因为就大多数地方政府如今的经济状况而言,确实负担过重;而如果机场自筹资金的话,处于目前的盈利阶段还好,未来一旦开始还本付息,企业的压力剧增,甚至会把机场带上亏损的道路。
好的政策需要有好的措施才能操作,需要有好的项目才能落地。在此背景下,温州机场勇敢跨出一步,把"看得见"又"有钱赚"的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拿出来向民资开放,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通过政府引导、国企搭台、民企唱戏的形式来化解建设资金紧缺难题,有利于激发出民营资本在民航领域的活力。
中央政策高度扶持
事实上,对于民间资本进入"铁公机"等基础设施领域,中央政府早已出台政策给予大力支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的政策措施,决定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一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部署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工作。会议决定,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在铁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重大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工程,油气管网及储气设施、现代煤化工和石化产业基地等方面,首批推出80个符合规划布局要求、有利转型升级的示范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标,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以合资、独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建设营运。下一步将推动油气勘查、公用事业、水利、机场等领域扩大向社会资本开放。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