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焦点 >> 正文

民航投资基金渐近 百亿体量投向四大领域



2014-08-23   作者:柴莹辉  来源:《中国经营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在民航业内盛传已久的“民航投资基金”,终于在近日逐渐露出真容。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该基金计划一期募资200亿元人民币,由民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进行运营管理。该公司股东65%来自混合所有制企业,35%来自国有企业。

  此外记者了解到,民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已经于7月初落户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注册资本1亿元。这家百亿体量的基金由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海航航空控股有限公司及若干家基金所共同成立,在记者获得的文件中,称该基金将投向四个领域:民航传统业务、民航新兴业务、民航产业衍生项目及部分非民航领域。

  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该基金的投资方向近期或囊括机场建设、航空经济园区等。这支由民航局推动的投资基金或一改以往中国民航依靠银行贷款和财政拨款进行融资的模式,采用市场化方式进行运作。

  百亿基金浮出水面

  “听说中国民航即将成立一支投资基金,二线机场是否可以进行项目申报?”早在2014年春节过后,就已经有某二线机场的负责人开始打听这支神秘的“民航投资基金”,而一直到7月份,它的真容才浮出水面。

  记者了解到,7月份民航投资基金的运作主体——民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式落户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注册资本1亿元。其股东分别是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海南航空集团、民航数据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航联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嘉实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君联资本、高恒资产管理、达泰创投。

  事实上,该投资基金的动议早在2013年就已经产生,如果查询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印发的《促进民航业发展重点工作分工方案》(以下简称《分工方案》)就可以看到,《分工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改善促进民航业发展的金融服务,研究设立主体多元化的民航股权投资(基金)企业,并完善民航企业融资担保等信用增强体系。”

  “这支基金的意义将是突破性的。除航空公司外,以往民航基建投资的主体较为单一,现在则在试水主体多元化的道路;另外,这支基金会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大胆猜想,它甚至不排除进行股权/债券投资,从而盘活民航业内很多项目。”一位要求匿名的民航资深分析人士称。

  在记者获得的2014年全国民航年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讲话中,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李家祥第一次公开谈及这支基金。他称,组建民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设立民航投资基金,是民航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预计民航投资基金第一期可以募资200亿元以上,80%以上来自民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民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股东65%来自混合所有制企业,35%来自国有企业。

  此外李家祥强调,“要尽快启动项目投资,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民航建设。”

  临空经济或是投资方向

  在民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之初,所有人面临的同一个疑惑就是:这百亿体量的基金投向何方?

  记者独家获得的消息显示,该基金将重点投向机场建设、民航专业设备、低成本航空、通用航空、航空货运等民航传统业务中极具发展潜力的项目;民航大数据应用、信息技术深度开发、航空传媒、特许经营权项目等民航新兴业务;航空租赁、临空经济区开发、行业特色职业教育、航空医疗卫生等民航产业衍生项目;部分非民航领域,但极具发展潜力和价值的综合类项目。

  鉴于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在该公司中处于主导地位,其持股20%,因此很多人猜测基金首先将投向正在筹建中的首都第二机场。李家祥在工作会议的讲话中也明确指出,北京新机场直接投资将达876.4亿元,要确保下半年开工。

  按照以往的建设模式,机场的投资资金来源于三部分,其中1/3由民航局划拨,1/3由地方政府出资,而剩下的1/3由机场自筹。

  这也凸显了中国机场融资的普遍困境,如果民航投资基金得以成立,那么它的确是对民航现有投资体系的完善和补充。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提醒记者,中国民航整体的回报率并不高,机场更是如此。考虑到资本逐利的本性,该投资基金更有可能青睐航空经济园区等临空经济的发展方向。

  记者获得的数字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62城市依托54个机场设立了63个航空经济园区。李家祥在年中工作会议上也特别提到,河南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在2014年上半年完成产值140亿元,同比增长13%;天津空港经济区上半年GDP达640亿元,同比增长16.0%。

  “临空经济是资本非常青睐的好题材,许多配套工程都升值潜力巨大。”上述要求匿名的民航资深分析人士表示,按照该基金的市场化运作思路,会寻找到一些民航业内回报率较高的项目进行投资,甚至不排除一些项目会最终上市。

  破冰民航现有融资格局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这支低调的民航投资基金很有可能是中国民航融资格局的一次破冰。以往民营资本除了较为青睐航空公司外,对于民航产业链上下游一直很难涉足,这其中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资金回报率不高,二是具有较高的政策门槛。

  此前当民航业某项目启动进行融资时,最常见的三个方式就是银行贷款、政府投资和民航局拨款。这其中,民航局的民航发展基金起到了很大作用,该基金主要来源于“一费一金”,即向航空公司收取的基本建设金和向旅客代收的机场建设费。

  以机场的基建项目为例,记者获得的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全国机场基本建设项目投资合计1900亿元,其中,机场自筹及其他投资1230亿元,地方政府投资340亿元,民航发展基金及国债投资440亿元。

  近年来,民航局一直在进行简政改革,同时发改委也给予了放权,比如在安排民航发展基金用于民用机场改扩建项目和空管项目方面,国家发改委同意提高民航局的审批权限,过去是5000万元,现在提升为5亿元。

  但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这并不能改变传统民航融资难的格局。“如果将民航投资基金作为民航发展基金的有益补充,则会激活很多潜在的优质项目,有别于拨款这种政府思维,投资基金进行市场化运作对于外来资本也是一个示范效应。”

  不过业内人士亦提醒,民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成功与否,最终与该公司的运营团队、管理理念密不可分。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