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虹桥T1再出发 将变身精品航站区
国际空港信息网2014年10月30日消息:1964年建成启用的上海虹桥机场1号航站楼将在今年年底开始不停航改造,上海机场集团10月30日公布了改造方案。到2017年,虹桥T1将成为软硬件水准大大提升、年国内旅客和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各500万人次、总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的精品航站区。
谋升级航站楼改造早筹划
虹桥机场服务新中国的民航运输已有50年。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民航事业的发展,1号航站楼分别在1984年、1988年、1994年进行三次扩建,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格局;1988年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公司正式成立,从那时起运营至2013年,20多年间虹桥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从300万人次增长至3560万人次,翻了近12倍;在虹桥T2投入使用之后,目前的T1承担日韩包机、港澳台地区航线及部分国内航班,同时保留国际备降功能,2013年完成旅客吞吐量667.55万人次。
运营规模迅速成长的同时,历史悠久的虹桥T1也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挑战以及需要探索把握的新机遇--由于建设时间较早,不少基础设施逐渐老化,道路等级较低,电力、给排水、通信等设施老旧且长期超负荷运转;此外,作为虹桥商务区内集聚航空资源和航空商务功能的特定区域,T1及周边区块的资源价值尚有待于充分挖掘。
为了更好地提升服务水准、同时充分发挥虹桥T1的独特优势,虹桥T2投入使用之后,上海机场集团开始了T1改造的国际方案征集,并着手准备相关前期工作。
建精品提升软硬件水准
随着改造的启动,虹桥T1的基础设施将得到全面提升。工程将拆除并新建、改建航站楼的部分建筑和设施,改造登机桥固定端、活动端和服务车道,对楼前机坪进行翻新,改造机坪照明、消防设施。虹桥T1的雨污水管网、供水、供电、燃气、通信系统都将进行升级改造;航站楼周边还将完善路网体系,新建迎宾一路高架及出租车专用地下通道,形成进出T1航站楼的快速道路系统;同时新建一座1200多个车位的交通中心,方便旅客和接机人员停放车辆。
此外,航站楼的运行品质、安全性能,也将通过改造得到提升。完成改造后的虹桥机场能提供更多的高端航空服务体验,增加旅客休息区域、餐饮、商业等服务设施,满足不同旅客需求。
护传统50年历史风貌将延续
对许多上海市民和来往上海的旅客来说,虹桥T1有着特殊的价值,堪称与城市记忆融为一体的空中门户。而虹桥机场在中国航空史上更有着独特地位--虹桥是上海首座民用机场,诞生于1921年3月,迄今已93年;1929年7月8日,第一架邮航班机携带信函从虹桥机场飞往南京,这是中国民用航空正规航线的处女航,当年8月26日,虹桥机场第一架载客班机飞抵南京;解放后,虹桥机场得到重建,并被作为军用机场;1963年,国务院批准虹桥机场再次成为民用机场,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其中就包括了今天T1航站楼的最初建筑,机场于1964年开始民航飞行。
正是由于这样的特殊性,虹桥T1在改造的同时,尊重传承历史风貌和城市文脉就成为必然要面对的要求。
对此,上海机场集团表示,改造中会特别注重传承与保留重要的建筑印象、历史元素与记忆片段。改造后的航站楼,其立面设计将保留高侧窗、立面平直的感觉,并同样保留原有车道边雨棚的建筑空间印象;改造后的建筑也会将原有虹桥机场塔台继续通过A楼与B楼间的留口展现出来,表达对建筑历史的尊重。
布航线打造长三角东亚一日商务圈
目前的虹桥T1,作为上海离市区最近的一座候机楼,在服务出境商务旅客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上海虹桥与东京羽田机场、首尔金浦机场、台湾地区的台北松山机场这3座同样紧邻所在市区的东亚重要机场均有航班往返,同时还有往来港澳的航班。这些航班对于重视时间的商务旅客来说,成为特别有吸引力的选择。
上海机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待虹桥T1改造完成后,将深入考虑梳理浦东、虹桥两大机场的航班布局,可能会进一步在虹桥T1布局飞行时间在2至3小时以内、点对点形式的出境航线,再与虹桥火车站的高铁相呼应,打造长三角东亚一日商务圈。
不停航只搬迁春秋国内航班
此次虹桥T1采取不停航改造的方式,但航站楼内的春秋航空国内航班运营区域需配合搬迁。从11月6日起,春秋航空的国内航班将由虹桥T1的A楼迁至B楼值机。
为此,上海机场集团在B楼新设立了出发7号门区域,增加办票柜台、安检区和远机位候机厅,专供每天2个前往三亚和汕头的春秋早航班旅客使用。其他春秋国内旅客则将改到B楼出发5号门区域办理值机和安检。为保障旅客过检速度,上海机场集团还在B楼一层到达大厅新辟安检区,与原有二层出发大厅的安检区共同服务。航站楼内也会赠阅乘机指南、安排指引人员,以免旅客迷路。而在10月底,机场和春秋航空已经尝试将个别航班转至新区域值机,以实际检验运行的可靠性。
虹桥T1的其他航班旅客,值机、登机都不会因改造受到影响。为保证旅客值机,自助值机设备的数量也将增加。此外,虹桥T1的旅客自驾车、团队大巴、出租车、公交车、与T2间的摆渡车、地铁10号线以及其他地面道路交通组织均会保持现状。
虹桥机场还将把3个临时候机厅作为改造期间的可切换国际/国内远机位候机厅使用,以用于应对大面积延误等特殊情况。
成支点撬动虹桥东片区
此次虹桥T1改造,变化的将不仅仅是一个航站楼,更将以T1为核心,撬动起整个虹桥东片区的发展。
按照上海市相关规划,虹桥东片区范围东至环西一大道,西至机场工作区边界线,南至沪青平公路,北至北翟路,总面积约4.2平方公里。
在虹桥T1改造筹备、启动的同时,上海虹桥商务区管委会、上海市规土局、上海机场集团、上海市长宁区等也共同开展了东片区综合改造方案研究。按照相关规划,整个虹桥东片区布局被确定为“一核、一轴,一带、三区”。
其中,“一核”就是指虹桥机场T1精品航站区。“三区”由北至南分别为主题商务区、航空服务区、航空航运商务区。
通过空港一路-友乐路-迎乐路这“一轴”,发展轴得以将航站精品区以及三大功能区有机串联起来;规划范围东部的“一带”,即生态绿带,则将发挥生态景观功能。
责编:xwxw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