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焦点 >> 正文

第七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举办



2014-11-11   作者:杨连成 张进中  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60年一甲子,经过60多年的建设发展,我国基本建立了独立自主的航空工业体系,中国航天事业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许达哲10日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上说,中国人进入空间、利用空间和探索空间的能力已显著提升。

  许达哲表示,中国将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开展航空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开放探月工程获取的科学数据,将支持中外科学家在日地空间探测、微重力科学与空间生命科学试验等领域的合作研究,积极推动各国对地观测卫星数据共享,服务全球环境与灾害监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许达哲说,中国将积极发挥航空航天技术在解决人类当前面临的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共同挑战中的巨大作用,推动航空航天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欢迎国际航空界参与研制我国的宽体客机、大型客机、高端公务机等产品,欢迎国际同行参与中国探月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以及未来的深空探测等航天领域重大工程。

  记者从本届论坛上获悉,今年全球航空客运量约为33亿人次,2034年将增至73亿人次,未来20年内,亚太地区将新增购客机1.3万多架。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林左鸣表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航空产业市场潜力更加巨大,中航工业将坚持“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的战略举措,秉承“只有合作伙伴,没有竞争对手”的合作理念,在民机研制生产、运营服务、技术研发、相关业务发展等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宽广领域,与国内外相关企业、机构开展更加灵活和广泛的合作,共同开创世界航空工业的美好未来。

  两年一届的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成功举办过六届,已成为国际航空航天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业交流平台。围绕本届高峰论坛“合作共赢—共创航空航天产业美好未来”的主题,来自中、美、俄、德、日等17个国家航空航天机构的官员、学者及企业代表400多人分别就产业政策、国际合作、技术创新、成果应用、人才培养以及航空产业园区、中俄航天战略合作、国际对地观测数据政策和应用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

责编:xwxw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