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焦点 >> 正文

明年国内低成本航空将更多



2014-12-31   作者:陈姗姗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王正华预计,明年国内低成本航空将会进一步增加,全服务航空公司也会想尽办法用低成本方式运营,因此对老百姓来说,票价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

  对春秋航空的掌门人王正华来说,今年最大的感触并不是操办公司的上市,而是看到越来越多的低成本航空在中国出现。

  “春秋终于不孤单了,这也是大势所趋。”王正华说,对于国内第一家也是多年来唯一一家低成本航空来说,春秋并不害怕竞争,“竞争对手多了,才可能逼迫我们有动力进一步压缩成本,做更多以前做不到的事”。

  而对于即将到来的2015年,预计会有更多的低成本航空冒出来。这也意味着,对春秋航空在过去和未来已经和要做的,更具有借鉴意义。

  “省钱省到骨头里”

  虽然低成本航空的概念如今越来越火,但了解民航业的人都知道,中国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可以和国外的企业去比成本,但民航业却没有任何的成本优势。航材、燃油、机场收费等占成本大头的费用都是固定的,航空公司想节省都没办法。

  春秋航空能坚持到今天并不容易,这与王正华“省钱省到骨头里”的理念不无关系。2008年带队到伦敦考察时,他足足带了三大旅行袋食品,包括速泡面60袋、拌面40袋、榨菜、辣酱、煮鸡蛋等。公司的一位IT总工程师开玩笑说:“跟着王总出差,吃的是‘猪狗食’,住的是地下室,誓把低成本航空进行到底。”

  因为上市前要公布招股说明书,春秋航空的各项经营指标也首次对外披露,春秋航空在成本控制和日利用率、客座率等方面在行业中都排在前列。

  比如2013年、2012年和2011年,春秋航空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1.16%、11.09%和10.83%,高于同业上市航空公司的平均水平,而公司2013年、2012年和2011年的单位管理费用(管理费用/可用座位公里)分别为0.008元/人·公里、0.009元/人·公里和0.012元/人·公里,则低于同业上市航空公司的平均水平。

  目前,春秋航空的平均客座率约94%、飞机日利用率11小时以上,而《从统计看民航2013》统计的2012年全行业正班客座率平均水平为79.6%,全行业平均水平9.25小时。

  对于这样的“成绩”,王正华依然不满意。“我在公司里就经常强调,每个环节还是要想尽办法省成本,比如机长用的小毛巾,飞一天就用掉六七条,我都一条用三个月。”

  2015:开源节流增机队

  王正华预计,明年国内低成本航空将会进一步增加,全服务航空公司也会想尽办法用低成本方式运营,因此对老百姓来说,票价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

  最近几个月来的油价大跌,也为春秋航空继续坚持低成本提供了保障。根据国际航协的最新预测,低油价趋势将持续到2015年,预计2015年全年布伦特均价约85美元/桶。如预测兑现,这将是自2010年(均价79.4美元/桶)之后,全球平均油价首次滑落至100美元/桶以下。

  预计2015年1月份,春秋航空将登陆A股市场,募集的资金,自然用来进一步扩大机队规模,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与此同时,想办法增加附加服务收费,也是他特别关注的。与国外成熟的低成本航空相比,春秋航空的辅助业务收入占比还有差距。“比如通过更便宜的价格,引导客人尽量在网上支付行李托运费,这样还可以减少值机人员,提高效率。”

  此外,商务经济座也是明年春秋航空继续发力的重点之一。王正华对记者透露,2013年,春秋航空的商务经济座卖出了13万张,2012年只有2万张,2014年则达到21万张,比去年增长60%左右。

  商务经济座,主要是座位位于客舱的第一、二排,与后舱用一道帘布隔开、比经济舱多20%~40%的腿部空间、专用值机柜台、减少排队等候时间、可优先登机、25公斤免费行李额、可以退改签、追求不亚于头等舱公务舱的可口餐食、高于其他公司的“积分”等服务亮点。

  商务经济座,也是此前全经济舱设置的春秋航空,探索吸引对价格敏感的商务客的方式之一。在上海、广州、深圳、厦门、成都等航线上,商务人群较多,一些私企老板及中小企业高层,自掏腰包出行的公司白领,政府公务人员,都开始选择商务经济座。

  “经济舱的票价、商务舱的服务,商务经济座的定位和政企客户对于我们的要求不谋而合。”王正华说,“明年预计商务经济座的销售量将翻番,我们也在讨论进一步改善商务经济座的服务,比如有没有必要在候机楼为商务经济座客人设一个舒适的候机环境等。”

责编:xwxw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