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焦点 >> 正文

盘点2014民航年度声音



2015-01-09   作者:苏晶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回头看历史上修建的一些小机场,有些就没有用好,热热闹闹修机场,综合规划没跟上, 周围机场空荡荡,飞飞停停没希望……现在全国202个机场,大概有50个是挣钱的,其他都亏损,原因或与现有机场管理体制有关。

  ——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李家祥就民航事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中的作用作报告时说。

  我国通用航空发展需求十分旺盛,是一个潜力巨大、亟待开发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王志清在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会议上发言时说。

  本人经过严格的训练,有能力控制好状况,有能力将大家安全送到陆地上。

  ——2014年11月10日,南航CZ3739航班从珠海飞北京途中,突遇发动机故障,机长贺中平的这句话让200多位乘客在绝望中平静下来。

  像MH370这样的大型客机失踪如此之久,却没有一点痕迹,在民航史上前所未有,我们必须改善飞机的跟踪能力。

  ——国际航协理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汤彦麟(Tony Tyler)在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年度会议提起马航MH370客机事件。

  根据我国航空物流市场格局以及航空货运企业、快递企业、销售和货站代理企业的既有布局,应按市场规则来进行重组,而且要打破不同所有制界限。

  ——中国航协理事长李军在航空物流发展座谈会上说。

  中国人口严重缺乏空中急救服务覆盖。在一个典型的发达国家中,通常每100万人口对应一到两架紧急医疗救护服务直升机。以此类推,中国将需要大约1500架到3000架此类直升机。

  ——空客直升机中国总裁诺贝特·迪克罗(Norbert Ducrot)在2014年7月7日与中国三家通用航空企业签下总计123架直升机大单时说。

  2月12日

  民航局向中国石化颁发了1号生物航煤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

  7月2日

  东航旗下的中国联合航空有限公司宣布转型为低成本航空。

  9月6日

  民航局向全行业下发《关于积极支持民航投资资金设立有关问题的通知》。

  10月8日

  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向地方政府下放通用机场核准权限。

  11月11日

  由国航、中兴通讯等成员单位联手发起的空中互联网产业联盟在珠海成立。

  12月10日

  春秋航空IPO获证监会核准,即将成为我国“民营航空第一股”。

  12月22日

  京津冀三地机场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北京签署。

  12月26日

  首都新机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12月30日

  民航局向中国商飞公司颁发了ARJ21—700飞机型号合格证。

  2014年是民航史上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世界商业航空诞辰100周年,两航起义65周年。65年前,新中国民航初创之时,只有30多架小型飞机,3个运输机场,年旅客运输量仅1万人次。65年后,我国拥有民用机场202个,仅2014年全年就完成旅客吞吐量3.9亿人次,已经成为世界第二航空运输大国。

  回首2014年,我们看到的画面是复杂的。

  这一年,航空运输市场竞争加剧:高铁持续冲击国内中短程航线;国外低成本航空公司也纷纷加入竞争行列;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机场仍受空域资源紧张状况困扰。

  这一年,我国已成为第一大进出口国、第一大快递业务国和第一大出境客源市场,年出境旅游人数突破1亿人次,中央提出三大战略、上海等自贸区建设……这些都为民航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战略机遇。

  机遇和挑战并存,这一年,我们看到了民航业作出的努力。

  作为民航管理部门,民航局简政放权,出台了《民航局促进低成本航空发展指导意见》,主导成立了民航投资管理公司和民航投资管理基金,修改了《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规定》,联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政策有关问题》等。

  由此,民航企业在航线准入、代码共享、成立新公司、运价等方面自主权更大,机场改扩建项目和空管项目审批程序大大简化。

  应变而动,这一年,航空公司的行动亮点纷呈。

  在国际民航市场,国内航空公司新开国际航线146条,中美航线美方一家独大的格局被改变。东航牵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跨境电子商务的专业协会。

  在资本市场,春秋航空IPO获证监会核准,即将成为“我国民营航空第一股。”

  市场浪潮的冲击也倒逼传统航空公司变革创新:低成本航空浪潮汹涌,西部航空、中国联合航空、首都航空、华夏航空、成都航空纷纷宣布转型低成本;机上互联网发展步入新时代,国航和东航先后成功试验机上互联网技术,第一家空中互联网联盟成立;国航试水“选座费”,多家航空公司纷纷推出“高端经济舱”、下调代理商的固定佣金。

  这一年,各地建设机场的热情高涨,全年新建机场9个。2014年年底,备受瞩目的首都第二机场正式开工建设,京津冀三地机场协同发展协议在北京签署,民航服务国家三大战略的再进一步。

  这一年,航空制造业也传来捷报。

  中航材在2014年全年共签署和交付259架飞机,国产新支线飞机ARJ21-700正式拿到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国产大飞机C919自2014年9月开始总装,计划在2015年年底首飞。

  正如在2014年的珠海航展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林左鸣说的那样:“通过转型升级,中国民航工业与西方国家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今天已经真正实现了‘同台竞技’。”

  然而,这一年,世界范围内民航灾难频发。马航MH370客机事件、马航MH17航班失事、台湾复兴航空ATR72客机失事、亚航QZ8501航班失事,给2014年的世界民航业抹上悲剧色彩。

  这也给民航安全提出新的课题。这一年,我国民航业紧抓持续安全战略不敢放松,全年全行业没有发生运输飞行事故和空防事故。

责编:xwxw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