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机票价格放开管制后总体稳定
制图:张芳曼
最近,民航放开相邻省份之间与地面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形成竞争的短途航线旅客票价,对继续实行政府指导价的航线票价改变监管方式,变事前审批为事中、事后监管,同时全面放开货运价格。
放开价格管制,民航业在市场化道路上又迈出关键一步。然而许多旅客也担心,临近春运,不少航线一票难求,定价权交给航空公司会不会引发票价大幅上涨?
民航运价改革走过怎样的历程?新一轮价改将给航空公司和消费者带来哪些影响?政府的监管职责将如何体现?记者进行了采访。
上限适度放开,票价总体稳定
2400多条国内航线中132条航线实行市场调节价,比例较小
“机票上限放开,航空公司肯定要趁机大幅涨价了”——1月4日民航价格改革方案公布后,立刻有人表达这样的忧虑。
票价究竟涨没涨?许多消费者发现,部分航线价格迅速调整,涨幅多在10%左右。不过,在骨干航线上,全价票依旧保持原有水平,折扣票还是满天飞。2月4日是2015年春运第一天,当日北京至上海的航班,400元左右的低价票分布在从早到晚多个时段,国航的一个航班还推出了390元的票价,与低成本航空公司的价格类似。
“此次民航价格改革在一定范围内放开了上限,但这个‘放’是有条件的。”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民航发展所副所长胡华清说。
其一,不是所有航线都实行市场调节价,而是明确“相邻省份之间与地面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形成竞争的部分短途航线旅客运输票价,由现行政府指导价改为实行市场调节价。航空公司可以根据生产经营成本、市场供求和竞争状况等自主确定具体价格水平”。民航的优势在中长航线。近年来,随着高铁的不断扩展,800公里以下航线的民航客座率不断下滑。这类航线即使放开上限,航空公司也不太可能大幅上调价格。
事实上,早在2013年民航局、国家发改委就明确,放开部分与地面交通运输方式形成竞争,且有两家及以上航空公司运营的31条国内航线的价格上限。1年多的实践证明,这些航段票价没有明显上涨。此次又新增了101条短途航线。目前我国民航运营的国内航线多达2400多条,总计132条航线实行市场调节价是一个较小的比例。
其二,实行政府指导价的航线票价虽然不再设置事前审批,而是由航空公司按照定价规则自行制定、调整基准票价,但调整幅度、调整比例均有一定的限制。根据最近颁布的《民航国内航线旅客运输基准票价定价规则》,每家航空公司在不超过定价公式测算值范围内,每航季上调国内航线旅客运输基准票价不得超过10条航线,每条航线每航季基准票价上调幅度不得超过10%。
这意味着,对于大多数仍然实行政府指导价的航线,尽管价格不再审批,但想涨价最多也只能涨基准价10%。换算到具体航线上,航程越长,允许的增幅越低。目前三大航各自运营的航线接近500条,每航季(半年左右)一家企业只能调整10条航线的基准票价,影响面极小。
“详细分析后会大家就会发现,放开的比例有限、幅度有所控制,消费者不必担心价格大幅上涨。”胡华清说。据民航局1月份以来的监测,不论是与上月相比还是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波动都不大。
运价改革“三步走”,助推民航大众化
从允许折扣到彻底放开下限,消费者出行成本大大减少
票价有限放开,许多航空公司觉得“不过瘾”,毕竟价格仍有所管制,没有全面、彻底交给企业自主定价。对此,民航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民航价改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市场取向,进一步放松政府管制,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但是,在改革的具体操作中,会“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及民航运输发展要求、航空运输市场发育程度、航空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社会承受能力等各方面因素,积极稳妥,分步推进价格改革”。
此次价改备受关注,其实民航票价市场化改革在过去10年间已迈出关键性的三大步。
第一步是政府对国内票价从直接管理改为间接管理。2004年,《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经国务院批准实施。国内航线票价主要实行政府指导价,允许航空公司在政府规定上浮幅度不超过基准价的25%、下浮幅度不超过基准价的45%的范围内,自主制定具体的票价水平。既管上限又管下限,当时政府方面的解释是,管上限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管下限是防止恶性竞争。“民航机票的基准价确定下来后,已经10年没涨,成为少有的‘多年不涨价只降价’的服务项目。”胡华清说。
第二步是2010年放开国内航线头等舱、公务舱票价,由各航空运输公司自行确定。头等舱、公务舱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特有人群,价格放开不会给普通消费者增加负担。
第三步是2013年民航全面取消国内航空旅客运输票价下浮幅度限制。在此之前,由于民航市场竞争激烈,实际票价突破“五五折”下限已是平常事,但“禁令”犹在,哪家企业如果举报竞争对手以“一折票”“99元票”低价倾销,物价部门照查照罚。取消机票下限后,企业可以大大方方地以低价吸引消费者。
参与航空运价政策研究的中国民航大学李晓津教授认为,运价的市场化改革对促进航空运输市场发展、实现民航大众化战略发挥了积极作用。从允许折扣力度达到五五折,到10年不涨基准价,再到彻底放开下限,航空公司低折扣促销的力度不断加大,大大减少了消费者的出行成本。据测算,目前机票平均实际价格为指导价全价的55%,而且有继续降价的趋势。民航逐渐告别高端消费,飞入寻常百姓家。2014年全民航旅客运输量达到3.9亿人次,较2004年增加2.7亿人次,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航空运输市场。
供给充足、竞争充分,则涨价不易
对只有一家航空公司运行、还未形成竞争的航线航班,仍严管价格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这为包括民航票价在内的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明确了方向。民航局李家祥局长多次表示,将在更大范围内放开机票浮动上限,把定价权交给企业。今后,随着价格改革的深入推进,票价有可能出现怎样的变化?政府的职能将如何体现?
“放开价格管制,究竟会不会‘一放就乱’‘一放就涨’,关键是有没有形成供给充足、竞争充分的市场。”胡华清表示。
开放的市场,会带来产品的充足供应。近年来,我国民航业全面放宽市场准入,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在公司设立、航线准入、航班运行等方面降低门槛、减少审批、一视同仁。各类资本投资民航业的热情得到极大激发,目前民营资本已经进入了除空管以外的所有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管理日益完善的新航企。截至目前,全国运输航空公司达51家,运输飞机2365架,运输颁证机场数量达到202个,定期航班航线2400多条。飞机连接起越来越多的城市,航空公司推出的新线路、新产品越来越丰富。民航不仅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在多数时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供过于求。“有人担心春运期间机票供不应求会引发涨价。就民航而言,春运40天,出现供不应求的时段也就是春节前2—3天和春节黄金周的最后2天,其他时间供给充足,就算全面放开上限,价格也不可能忽然涨上去。”胡华清说。
竞争充分的市场,会使企业不敢轻言涨价。“允许涨价是一回事,自己涨不涨又是一回事。航空公司间竞争这么激烈,不可能大幅涨价。何况现在还有高铁在竞争。”南方航空北京分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表示。据了解,目前国内多数航线实现了至少有两家及以上航空公司运营,形成竞争态势。在京沪、京广这类热门航线上,同时有5家以上航空公司运营,白天平均每小时都有超过1个航班,企业间竞争异常激烈。某家航空公司自己涨价,竞争对手不涨,结果只能是自己的机票卖不掉、火了对手的市场。要想不被市场淘汰,最终还得走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力争物美价廉这条路。多位专家表示,我国民航已形成比较充分竞争的态势,即便价格完全放开,也不太可能出现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
民航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稳定推进价格改革的同时,民航局的价格管理职能将主要体现在规范和监督方面。政府将要求航空公司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明码标价,提供质价相符的航空运输服务。价格监管部门将加强监管,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价格行为,特别是防止企业在某些情况下结成价格联盟,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此外,对于只有一家航空公司运行、还未形成竞争的航线航班,仍将严管价格,同时鼓励更多企业开辟航班、增加供给。
责编:xwxw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