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焦点 >> 正文

德对坠机展开大反思,空难引发对飞行员现状思考



2015-03-30   作者:青木  来源:环球时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随着对德国失事客机的调查工作展开,媒体开始不断深挖坠机事件的始末,对疑似故意撞山的副驾驶也有更多的详细报道。与此同时,德国还从对坠机的关注引发对飞行员现状的思考,以及反思媒体在报道中是否存在不足。

  媒体29日最关注的就是德国《图片报》披露的黑匣子语音记录。据报道,机长与卢比茨在起飞后,在驾驶舱内正常对话,机长说他在离开西班牙时没时间上厕所,卢比茨便多次让他去洗手间,称自己“可以代他操控”。机长在飞机下降前走出驾驶舱,随后卢比茨关上门。机长之后不断敲门无果,最后尝试用斧头砍门,大喊道:“打开这该死的门!”但驾驶舱无人回应,只有呼吸声。黑匣子也录下飞机坠毁前乘客的尖叫声。

  对于卢比茨的精神状态,德国检方在调查时发现他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在他的公寓内找到许多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他有医生开具的3月19日至26日的病假条,但他没有向航空公司申请病假。法国《费加罗报》则披露,卢比茨患有重度弱视。

  汉莎航空已向每位遇难者的亲属支付5万欧元的预付赔偿金。不过德国《商报》指出,如果此次空难是副驾驶故意所为,最终赔偿金额就没有上限。如果是技术故障导致空难,航空公司应支付的索赔上限为每人15万欧元。

  不过,法国的空难首席调查员对德国《焦点》周刊表示,目前仍不排除技术故障导致坠机,记录飞行数据的黑匣子未找到,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德国杜塞尔多夫检方计划于当地时间30日发布中期调查报告。

  德国此次空难事件给欧洲民航敲响警钟。在德国媒体不断发问为何原本最该受信任的飞行员变得如此“危险”的同时,欧洲航空公司正在加紧查缺补漏——各家航空公司已强制规定,今后驾驶舱内必须时刻保持至少两名飞行员。德国《艾玛》杂志要求,航空公司应该有女飞行员的配额制度,“因为女性更加细致,不容易激进”。德国《莱茵邮报》则称,“虽然机长年薪高达25万欧元,副机长是7万欧元,但飞行员面临许多问题,比如工作压力大、10%的人面临失业”,因此“飞行员不再是年轻人的梦想”,许多德国飞行员学校的招生很成问题。

  也有人在对飞行员的质疑声中为他们“叫屈”。空客公司老板汤姆·恩德斯对《图片报》说,飞行员一般都非常值得信赖,经过一流的训练,不能因为一个人让大家对飞行员产生偏见。汉莎公司现在就主动邀请媒体采访飞行员,了解他们的情况。

  此外,“受害者被遗忘”和“遇难者家属情绪不受重视”成为德媒反思的另外两大内容。有遇难者家属对媒体表示:“现在对卢比茨关注得太多,大家忽略了遇难者家属的情绪。”汤姆·恩德斯也尖锐地批评一些在脱口秀中大谈“专业分析”的专家,称他们不根据事实,全凭猜测分析,谎话连篇,“侮辱了受害者”。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