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焦点 >> 正文

合肥“黑飞”肇事者起飞 机场主管公司表示不知情



2015-03-31   作者:  来源:京华时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近日,一架小型私人直升机坠入合肥市西北近郊的董铺水库,机上两人一死一伤。合肥市公安部门发布信息称,事故飞机并未办理适航证、国籍证、电台证等必备证件,飞行员也未取得相关飞行资质,属于无照“黑飞”。随着事故调查的深入,记者发现,飞机起降点也属于未经审批备案的“黑机场”。作为低空尚未开放的城市,合肥的这起“黑飞”肇事者是如何越过层层管理环节顺利“起飞”的?

  监管“黑飞”力不从心寄希望于“群众举报”

  事故飞机幸存者李某某说,其本人是飞行发烧友,自今年1月份开始练习飞行。

  该飞机起降点附近的民众告诉记者:事故直升机已经在头顶上“起起落落几个月了”。今年3月初,这驾直升机还出现在合肥市高新区上空,并打出求婚条幅,一时引发轰动。

  “黑飞”数月为何无人管理?“‘黑飞’监管并不容易。”民航安徽安全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唐漪坦言,“空管部门的雷达往往都监控3000米以上的高度,目前此类事故中的飞行器飞行高度都比较低,有的甚至不到百米。技术上就有盲点。”另外,现在能管到的只是有证有照的“正规军”,对于无证无照“黑飞”的游击队只能靠“举报”,这种守株待兔的监管模式也让“黑飞”成漏网之鱼。

  民航安徽安全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仅凭现有30多人的力量监管“黑飞”力不从心,只能寄希望于“群众举报”,而很多民众对于低空违规飞行并不了解,往往难以发挥作用。

  国有土地上违建机场主管公司表示不知

  据了解,这架事故飞机的起降点位于合肥市森林公园内一块数十亩的国有收储土地上,机场内机库、停机坪、风向标、水泥跑道等一应俱全。

  合肥市公布的最新调查通报称:该“黑机场”地块现由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合肥市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庐阳分公司负责看管,地块并未做出租等任何处置。机主在此建设直升机跑道、停放点未经任何人员同意,属违建。

  如此公然“违建”,监管何在?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晓东向媒体表示:公司对违建机场并不知情。“在日常看管巡逻工作中,公司保安由于敏感性不强、责任心缺乏并未及时报告此事”。据此对保安做出开除处理,责令一周内拆除全部违法建筑设施。

  每天都有直升机起降建机场不知情不可能

  事实真的如此吗?30日下午,为了求证事实,记者再次来到该“黑飞”基地,偌大的场地上跑道、机库等建筑已不复存在,满地瓦砾、板房泡沫,地面上“放飞梦想、承载未来”的文字还清晰可见。

  正在基地闲逛的周师傅告诉记者,这里以前不对外开放。据他回忆,去年8月份基地还在建,9月份基地建好后每天都有直升机起降、盘旋。有时一下午要飞上好几个小时,“很是显眼”。

  工地上一名姓葛的师傅告诉记者:“该土坡最高处有近10米,是方圆几里以内的最高点,说没发现这地块上建了飞机场是不可能的。”他透露,这块地一直就没有人管,所谓保安也从来没有见到过。

  目前,我国正在沈阳、广州、海南、长春等多地开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航空界人士认为,在低空飞行即将放开之际,这起私人飞机坠落事故暴露出低空私飞的安全隐患和监管漏洞。低空飞行的相关法律、标准滞后。

  航空法专家张起淮说,虽然国家已经开始给低空空域开放松绑,但与低空飞行相配套、相辅助的审批程序、管理规定、行业指导和行业监管仍处于松散杂乱的状态,现行的法律法规、管理文件均不能对私人飞机的运行、审批等环节作出全面、到位、切实有效的指引。

  张起淮等人建议,应着力研究相关审批程序、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避免因缺乏具体操作指引使低空开放成为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纸空文,也防止因行业管理缺失酿成更多悲剧。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