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焦点 >> 正文

中国商务航空发展期待“新常态”



2015-04-15   作者:程婕  来源:中国民航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商务航空在中国的发展将从前期的热情高涨、甚至极少数公务机购买者以此作为炫富的标志,逐渐回归到商务航空的理性发展阶段。”4月14日,在2015年亚洲商务航空会议及展览会现场举办的中国商务航空发展研讨会上,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理事长夏兴华在发言时做出上述表述。而呼吁人们回归理性、呼唤商务飞机回归“交通工具”的本质,也成为了本届商务航空展会上业界人士最为强烈的声音。

  研讨会上,来自中国民航局、行业协会、商务飞机制造商、运营商、专业院校等相关各方的代表,就中国商务航空的现状、问题,以及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未来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谈及业界人士颇为关心的商务机场话题,夏兴华表示,中国机场的商务航空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一线城市基本建立了商务航空的固定运营基地专用设施,并提出了计划在繁忙运输机场周边选址建设专门商务机场的设想。千万级吞吐量以上的其他机场商务航空活动正在不断增多,互联互通、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战略对保障商务航空的需求逐步增加。基于这样的现状,夏兴华建议,一是配合“十三五”规划深入研究,科学制定中国机场商务航空发展的目标;二是统筹协调,进一步加强全国机场商务航空服务能力建设;三是尊重规律,集中各方优势共同。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的代表,民航局运输司通航处处长靳军号总结了当前中国商务航空存在的问题。他认为,近年来受通用航空发展大环境的影响,中国商务航空也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运营保障资源不足、法规体系尚待完善、监管环境尚待优化等共性问题。他表示,民航局将在加强科学规划、加强整章建制、落实简政放权、加强行业监管、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支持和促进中国商务航空的发展。与此同时,他也建议商务航空从业者能够“恪守本心”,发挥商务飞机“时间机器”的作用,主动塑造市场需求,依托市场配置资源,开拓新兴市场领域。

  此外,来自美国商务航空界的人士在研讨会上分享了他们多年来在发展商务航空过程中的经验。美国驻华大使马克斯*西本*博卡斯也亲临展会现场,他强调商务飞机不是奢侈品,中国的商务航空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并期待中美之间在该领域中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合作。

  会议最后,组委会特别颁出了三个奖项以表彰为中国商务航空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荣获“商务机保障优秀机场”奖,金鹿公务航空有限公司则获得了“FBO”网络建设成就奖以及中国商务航空发展特别贡献奖。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