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焦点 >> 正文

中国航空工业进步创造世界机会



2015-09-25   作者:呼涛  来源:新华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2015年9月,中美两国民用航空领域传来重磅消息,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分别与美国波音公司签署了关于全面战略合作、建立完工中心、大部件生产和购机等系列合作文件。

  当地时间9月22日,中美民用航空领域合作签字仪式在美国西雅图举行。这些合作文件的签署标志着中美民用航空领域合作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也被中美航空业者寄予厚望——成为互利共赢、创造更大价值的合作新机会。

  蓝天竞技,实力说话。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洗礼,今天的中国航空的领军企业自信而开放,以“主人”的姿态向国际同行张开双臂;全球航空业者都在竭力把握住中国需求巨大、迅猛发展的民航市场,寻找发展机会,寻求合作。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三十年间,中国航空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学习和创新中逐渐接近国际航空制造业最先进水平。在航空工业的舞台上,中国是在和国际同行同台竞技。”中航工业副总经理耿汝光说。

  他说,经过三十多年努力,中国工业化水平大大提升,特别是在航空工业的制造能力上有了长足发展。尽管差距仍存,但那已经不再不可逾越,中国航空业正在一步步接近目标。

  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中国航空企业以持续提升的产品竞争力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获得共赢。在刚刚闭幕的北京航展上,波音公司刚刚与中航工业的下属企业签署飞机金属件采购合同和787-10方向舵供应合同。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历史性访华将波音飞机引入中国市场,此后波音与中国航空界建立了持久稳定的合作关系,中国成为波音公司在美国本土以外的最大市场。事实上,中国已经参与制造了波音超过8000架现役机型。

  航空工业被誉为“工业皇冠”,对于经济的带动非常明显,投入产出比约为1:80甚至更高。航空有着从设计、生产延伸到试验、试飞和服务的庞大产业链条,能推进其他高技术产业和工业基础能力提升,对于国民经济贡献越来越大。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的中国航空企业已经不再只承接来自国外的订单,也在以“发包方”的角色向国际同行传递来自中国的机会——在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新舟700支线客机等项目中,中国航空企业已经成为主承制商在全球选择合作伙伴,很多美国、欧洲的企业则成为中国飞机的供应商。

  耿汝光说:“随着能力的提升,中国航空工业同国际航空企业合作的方式和层级不断提升。大家在一个舞台上,角色在变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中国航空的发展有魔力”

  诞生于抗美援朝炮火声中的新中国航空工业,处于世界航空强国的小心防范和威慑封锁中,矢志不渝地追求真正摆脱追随模仿航空发达国家的被动状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和中国经济实力提升,中国的航空业在坚持自主创新与加强国际合作结合的道路上变得更为自信,也赢得国际同行的认可。

  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亚太区业务发展总监那保罗是位独特的亲历者和观察者。

  这个“汉语比英语还好那么一点点”的美国人回忆起改革开放之初,西方公司敲开中国的大门,“要做的大量工作是给这个‘封闭’太久的行业补课,然后卖设备。”尽管如此,他非常欣赏中国航空人,因为他的航空职业生涯始终是与特别渴望学习、对新鲜事物特别有兴趣钻研的中国同行一起进步。

  他观察到,今天全球航空业正在积极投入甚至竞争着参与中国航空业的迅猛发展:从航空客货运市场的迅速增长到公务机、通用航空以及其他市场的细分,从各型飞机的自主研制到开放国际合作机会。更重要的是,中国的航空业正在从学习、追随迈向属于自己的航空梦想——自主创新,航空报国。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航空业从过去的学生变成了真正的合作伙伴。国际航空巨头霍尼韦尔与中国航空业的合作在领域和模式上都有了拓展,也成为中国C919客机项目的重要合作伙伴。

  “现在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视中国企业为合作伙伴,带来我们的技术、方法,共同把握中国发展带来的机会。”那保罗说。

  “中国航空的未来,太有想象空间”

  “中国的航空市场未来发展前景太有想象空间了,我一直是看好的。”空客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菊明说,这一发展趋势还将持续下去,相信很快中国将成为空客在全球最大的市场。

  目前,空客每年交付给中国的飞机数量占了全球产量20%以上,在中国运营的飞机总数约为1200架,仅比在北美的空客飞机略微少一些。空客领导层对中国的重视也不断强化,高层官员越来越频繁地到访中国。

  “以前这是不可思议的事,这凸显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他说,空客和中国在很多领域展开合作,大家各自提出了不同的诉求,平等互利共赢的合作才能够长远。

  对于中国航空业在自主研制大型客机上的努力和进展,陈菊明表示,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需要在一个战略性行业里面有自己的地位,有战略规划和雄心,这太能让人理解了。

  “世界的蓝天足够广阔。世界的航空市场太大了,容纳两个以上制造商绝对不是问题。”陈菊明说,竞争格局是由市场来决定的,欢迎中国航空加入竞争行列,一起在全球舞台展开竞争。

  有中国航空业者表示,中国航空工业的未来国际角色既依赖于自身研制实力的提升,也要转变更适应国际化发展的理念——过去,中国企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产品上;未来,尤其是在民机领域,中国企业要更多关注市场,关注客户的需求。

  “中国飞机进入市场,迎面而来的考验除了技术上的成功,还要有商业上的成功。”中国大型客机C919总设计师吴光辉表示,无论是提升产品的质量和信任度,还是让飞机更安全、更有经济性、寿命更长,中国航空业都要坚持技术创新并加强国际合作。

  吴光辉说:“很多人期待中国成为国际民机市场的‘第三极’。我们要以不断创新来提升中国民机制造能力,让中国飞机不仅为国人出行带来便利,也为国外航空公司带来更多选择和共同成长的机会。”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