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焦点 >> 正文

波音落地中国 地方政府争抢



2015-09-27   作者:王潇雨   来源:华夏时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尽管总数高达300架的订单大礼包更为外界所关注,但在中国不断投入巨资购买美国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微博](下称波音)飞机之外,波音在即将迎来百年诞辰之际做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尝试,将涉及到飞机总装的部分生产任务放在美国本土之外来进行。而这家全球顶尖的飞机制造商能给中国带来什么则是航空业内更为关心的问题。

  737完工中心落地

  随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22日搭乘波音747-400降落在紧邻波音工厂的西雅图佩恩机场,并在第二天参观了这个波音最主要的飞机总装园区,过去几年里在中国面临着巨大市场压力的飞机制造商似乎有底气为自己在东方的未来感到放心。

  因为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订单、升级且更加紧密的工业合作以及在航空领域诸多新合作计划的签署,这一切都极大加强了波音在中国市场的存在感。

  “深化”与“互利”背后是一系列新合作协定的达成,这其中就包括737飞机完工中心的合作。波音此次选择了一定意义上的对手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商飞)作为合资方,将在中国建立一个737飞机完工中心。

  该中心将面向中国客户开展波音737飞机的内饰完工、喷漆和交付工作。波音计划将总装好的737从美国直接飞到中国工厂进行最后的几道工序,并在完成飞行测试之后交付给客户。

  “我们期望在中国当地向中国航空公司交付737。”波音民机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雷蒙德·康纳(Ray Conner)表示,“波音正在大力拓展与中国航空业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以实现我们公司的重大目标。我们正在让波音737更加贴近我们的中国客户,支持737的产能提升并由此加强对中国这一世界上最具活力和发展最快的民航市场的支持力度。”

  对饱受质疑的中国商飞而言,与波音进行工业合作的益处显而易见,即使是在飞机总装之外的末端环节,百岁波音也完全可以让七岁的中国商飞见到一个顶尖飞机制造商在产品之外的核心竞争力是如何体现的。

  争抢波音

  波音、中国商飞和中国政府正在制订最终的商业协议,下一步将公布设施选址和首批飞机交付时间。

  尽管合资公司的选址仍未公布,但过去几年里地方政府与波音曾经相关的接触随着项目落地而被重新审视,最终的目标也被缩小在最为积极运作的几个城市之中,比如舟山和沈阳。

  一位了解内情的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波音早在2013年前后就已经确定将要在中国设立工厂,并开始与一些地方政府进行接触和考察。

  9月中旬,波音民机集团供应链管理副总裁兼总经理肯特·费舍尔(Kent Fisher)在沈阳期间与当地主要领导会面,地方政府便表达出“希望波音能在全球产业布局上更多关注辽宁。”

  “因为不涉及到大型零部件的运输,所以并不需要考虑是否毗邻港口的问题,”一位从事航空制造工业合作的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同样也不涉及到太多产业配套的问题,所以并不一定就会选在已经有航空工业基础的地方设立这个工厂,但因为涉及到飞行测试环节,所以对空域条件要求比较高,不能是过于繁忙的区域。”

  在争夺波音工厂之外,关于订单的争夺也在暗地里展开。

  尽管此次签订了多达300架飞机的订单,但这其中有不少是此前已经达成意向,进而成为确认订单的部分,对于急于实现运力扩张的中国航企而言能够从此次代表中国签下大单的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拿到多少配额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一位从事飞机引进的人士对本报记者透露,“本次签的订单只是到2018年的运力引进计划,并不能完全满足航企对于运力的需求,何况还涉及到下订单时间带来的交付机位问题,所以对这批飞机的争夺也非常激烈。”

  从目前已经公布的订单归属看,除了工银租赁和国银租赁订购的60架737系列之外,还有圆通[微博]速递订购的15架737BCF货机合同。

  而包括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东方航空(7.29, -0.30, -3.95%)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瑞丽航空有限公司去年都曾经宣布过与波音达成购买737系列的订单,据前述人士透露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在此次签订的这批订单中得到最终确认的,但还有为数众多的中国航空公司有意愿购买更多窄体机却受制于“批文”而无法立刻实现。

  因此制造商与航企之间通常也会采取先私下达成初步协议并以匿名形式发布到公开的订单数据库中,待获得监管机构最终批准之后再公开,来保证航企能够留住比较靠前机位的方式。

  “因为飞机制造的周期和航空公司的运力规划都是一个远期过程,所以阶段性的运力引进对于航空公司购买飞机、布局航线网络都带来比较大的制约,”一位在航空公司从事运力引进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如果这一块可以进一步放松管控对于提升航企竞争力也是有非常大的益处的。”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