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美旅游年 各大航企群雄逐鹿
受益于美国十年多次签证政策的颁布,今年中国赴美旅游人次已经突破200万,而在即将举办2016中美旅游年的前提下,中美航线春天的脚步也愈来愈近,有望迅速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
赴美航线航班大增
中美航线历来是各大航企的兵家必争之地,而航企们的“跑马圈地”运动也在2015年逐渐升温。5月,美国航空开通北京-达拉斯航线;6月,海南航空接连开通北京-圣何塞、上海-波士顿、上海-西雅图三条航线,东航也随之开通南京—洛杉矶航线;7月,达美航空开通往返于上海—洛杉矶的直航航班。
快速成长的中国国内旅客市场需求是航空公司们“跑马圈地”的信心源泉,来自达美航空的官方数据显示,自2010年起,达美航空在中国的航空网络已经扩张了30%,并且在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的运载力的帮助下,全面提升了达美航空的营收。记者查阅达美航空月度财务业绩报告发现,2015年1月至4月期间,达美航空亚太区的整体载客率高达82.9%。
可以说,长期来中美航线在旅游、休闲和商务等方面需求旺盛,是航空界盈利前景最被看好的航线之一。随着“2016中美旅游年”的落地,这些需求会持续增长,同时从美国转机的乘客数量也会有不同幅度上涨。
对此,美国航空中国区总经理彭秋琳认为,随着中美旅游交流迈入一个全新时期,“2016中美旅游年”的提出恰逢其时,不仅有利于促进两国旅游业发展,同时对中美间经贸往来、文化交流及人民友谊都具有重要意义,而这样一个广阔的舞台必将令中美两国航空业同样受益其中。
“尽管美国航空进入中国市场相对其他航空公司来说比较晚,但美国航空在今年增开了北京到达拉斯/沃斯堡机场等一批航线后,中国已成为美国航空在亚太地区最大的市场。”彭秋琳表示。
中美航线旅游属性强化
来自携程网数据显示,中国赴美旅游人数正在迅速飙升,2014年达到218.8万人次,增长21%。美国来华旅游人数也达到209.3万人次,位列中国主要客源国第三位。今年上半年,双方旅游往来规模继续扩大,中国旅美人数同比增长16%。中国正成为美国旅游最主要的客源国之一。
“2016中美旅游年”只是中美航线发展的催化剂,随着国人消费能力持续提升,一贯以高端消费呈现的美国之行,也会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国人旅游的大众消费市场。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中国游客争夺战中,可以确定的是,谁把握了国人的出行喜好,谁就抢占了市场先机。已经连续三年获得SKYTRAX五星航空称号的全日空就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提升旅客体验度上,机内的舒适座椅、高质量服务以及最新机型的配置是全日空在中国市场引以为傲的资本。
此外,据全日空媒体负责人唐玥介绍,全日空和美联航拥有战略合作关系,除全日空通航城市之外,中国旅客更可以结合美联航航班,方便地抵达全美各个城市。“经由东京转机,一方面可以让乘客在长途旅行中有机会适当地休息。另一方面无论是东京成田机场还是羽田机场,都有丰富的免税品购买区以及日本特色商品购物区,乘客也可以利用转机时间进行购物。”唐玥说。
中国航企逆袭突围
在这场刚刚拉开帷幕的长期战役中,波音787和波音777-300ER成为各家航企不可或缺的“利器”。波音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航空公司开辟的5000公里以上的新航线多达30条,其中75%的航线是借助波音787和波音777-300ER这两个机型实现的。
值得一提的是,上周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还与波音公司签署了《关于提升民用航空产业全面战略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确立了未来五年(2016-2020年)双方的合作目标和主要合作内容,包括大幅度提升工业合作与生产规模和层次、共同发展绿色航空技术、举行创新发展领导力研讨和发展世界级的航空运输系统等内容。此次备忘录的签署以双方长期开展交流合作为基础,以重大项目系统性合作作为牵引,以显著提升合作规模和层次为目标,为中国民用航空产业和波音公司的全面战略合作奠定基础。
“招兵买马”之余,拥有地缘优势和市场优势的北京与上海也早已成为中国航企运营中美航线的两个基地,而身处北京的国航和上海的东航更占据着中美市场竞争的有利位置,国航和东航已成规模的波音777-300ER机队,也为增投中美航线提供了运力支持。反观以南方市场为主的南航如果要实现中美航线逆袭,也许尚需时日。目前,南航当蓄势待发,待北京新机场投入运营后,或可在北京复制中澳航线的成功。
有趣的是,四大航规模最小的海航开拓北美航线的热情反而最高。2016年将是海航接收波音787三周年,海航目前在北美拥有7个通航点,数量仅次于国航。与其它三大航侧重于中国和北美的一级市场不同,海航采取了明智的策略:选择合适大小的飞机,主攻二线城市。正是因为波音787首次以中型客机的等级实现了巨型客机的航程,才能令海航的策略得以成真。
此外,今年7月,海航还出人意表地宣布与阿拉斯加航空结成合作伙伴,这也将隐性地拓展海航的北美市场能力。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我国各大航空公司进入“黄金周时间”
- 下一篇:签证放宽 中国自由行游客占领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