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机场T2航站楼启用 一“站”雄踞中原奋飞谱写新篇
图:12月19日零时起,郑州新郑国际机场T2航站楼开门迎客。(史长来/摄)
飞翔,需要激情与梦想,更需要坚强的翅膀。
今天,2015年12月19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T2航站楼启用,为河南的奋飞插上钢铁翅膀。
从瓶颈之困到毅然破局,从一纸蓝图到现实巨变,承载着打造中原对外开放发展战略新支点的郑州机场新航站楼的建成,掀开了河南民航业发展的新篇章,加快了我省开放发展和融入世界的步伐。
“连天接地”从蓝图走向现实
“河南不靠海、不沿边,连接世界靠蓝天。”国家民航局局长李家祥曾用这句话形象地描绘出河南发展航空业的必要性。河南的优势自不必说,连贯东西,纵横南北,是全国铁路心脏、公路枢纽。近年来,航空运输业务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有的T1航站楼已不能满足需求,客货运的发展均超过了设计保障,成为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最大的短板。
补齐短板,就有可能成为发展的制高点。
2012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郑州机场二期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2013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年5月,二期项目征迁开始;2014年1月,二期工程土建工程开工建设;2015年11月30日,二期工程飞行区工程和T2航站楼均通过民航局方面的行业验收,郑州机场正式迈入双跑道双航站楼时代。
对于这项我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一号工程”,省委、省政府对郑州机场二期工程建设高度重视。两年来,省委书记郭庚茂带领省委四大班子成员,四次亲赴工程施工现场进行专题调研,多次强调“要把机场二期工程建设成为河南乃至中部地区的又一个标志性建筑,使其成为中原的的确确的第一窗口和第一形象”。
如今,这个总体工程规划占地8587亩,年旅客吞吐量提升到30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提升到30万吨的“巨无霸”,就这样巍然屹立在郑州航空港内。“这不仅仅是一个项目建设的完工,更是承载河南经济‘飞出去’的梦想,意味着我们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有了硬件上的承载。”郑州机场二期工程指挥部负责人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情。
打造国际空中枢纽“再出发”
打造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形成现代物流中心,是河南今后发展的关键和命脉。打造现代综合交通枢纽首先要建设航空枢纽。
1997年,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建成通航,成为国内干线运输机场和国家一类航空口岸;2008年,机场被国家民航局确定为全国八大区域性枢纽;2012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货运为先,以货带客;国际为先,以外带内;以干为先,公铁集疏”的民航发展战略;2013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明确将郑州机场定位为“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国内大型航空枢纽”。
眼下,伴随着T2航站楼这一枢纽“新龙头”即将“遨游蓝天”,一个融“铁、公、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大枢纽即将在这片开放高地扬帆起航。
据统计,目前在郑州机场运营的客运航空公司达32家、货运航空公司达17家,通航城市90余个,开通客货运航线185条,其中包括国内全货运航线4条,国际地区全货运航线28条。值得一提的是,全货机周航班量达到85班,可通达上海、厦门、阿姆斯特丹、卢森堡等30多个国内外城市,初步形成了郑州至全球主要口岸城市的航线网络。
郑州机场二期工程的开工建设,标志着我省“建设大枢纽、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的战略构想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二期工程投用后,郑州机场硬件保障能力将得到全面提升,枢纽功能将更加完备。新建的综合换乘中心将多种交通方式全面引入,通过围绕机场的高速路网、高铁、干线铁路等,最终实现客运零换乘与货运的无缝对接。”河南机场集团总经理杨献波说。
枢纽时代的开启让河南加快融入世界的梦想触手可及。
中原启动“航空经济”新引擎
郑州机场二期工程的投用,将充分发挥郑州机场的独特区位、资源优势,有力提升机场在国家航空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快构建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国内大型航空枢纽“两大枢纽”。
按照国际权威机构测算,民航投入和产出比率是1∶8。
国际机场协会(ACI)研究认为,机场每百万旅客吞吐量,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总和1.3亿美元,相关就业岗位2500个。据国内研究分析,我国机场每百万旅客吞吐量,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总和18.1亿元,相关就业岗位5300多个。
航空经济正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富士康布局郑州,首先就是看中了郑州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同样,富士康也推动了郑州航空业的发展,苹果产品对空运的需求催生了多条国际货运航线的开通。省社科院副院长刘道兴表示:“发展民航业不仅仅是多运几个人、多拉几吨货,加航班、开航线,背后连接着产业链。机场对城市布局、产业规划、综合交通、商贸物流有超前引领作用。”
在航空经济的强力推动下,郑州正在从“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蝶变为“一座会飞的城市”,引领着中原大地站上世界经济的舞台!
相关链接
郑州机场的“前世今生”
1950
郑州老机场开建。初建占地800多亩,只有一条300多米长、南北方向的土质跑道。
图:60年代的郑州燕庄机场航道。
1989
郑州老机场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准对外开放,成为国内航空干线的重要枢纽之一。
图:80年代末的郑州燕庄机场。
1997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建成通航,成为我国重要的干线机场及空中交通枢纽。
图:2006年11月完工的航站楼。
2014
1月,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土建工程正式开工,工程按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0万吨的目标设计。
2015
12月19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启用T2航站楼,山东航空和港龙航空成为首批入驻航空公司。
图:12月19日零时起,郑州新郑国际机场T2航站楼开门迎客。
(本栏图片均为本报资料图片)
记者手记
24个月的“拔地而起”
假如不是亲身经历,很难想象在24个月里,一座建筑面积达48.5万平方米的航站楼,就这样从一片黄土地上拔地而起。
“一天一个样,一月大变样。”T2航站楼漂亮的“成绩单”背后,是无数默默无闻付出的英雄。从2014年1月至今,记者每个月都会跟随他们,走在工程建设的第一线,一步步见证着机场二期的“蜕变”……
一个领导小组
为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从2014年4月开始,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为组长的航空港领导小组实施了“周协调、月督查”机制。无论刮风下雨,烈日雾霾,都没能阻挡领导小组成员每月初到现场督查工程进度。
领导小组的成员们也都“大有来头”:包括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省发改委主任,省长助理,机场二期指挥长,省交通厅厅长,机场集团总经理等多个相关部门的“一把手”……每次现场督查结束后,领导小组都要召开座谈会,对各个部门在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解决。
一支专家团队
每次的督查队伍中,总有三位老人时刻跟随在李克身边。每到一处询问工程进度时,他们也都会适时向领导小组成员解释专业概念。他们是建筑行业中的“翘楚”,是省政府专门从北京聘请的“智囊团”。
曾经担任首都机场“T3航站楼指挥部”副指挥长的尤孩明是“智囊团”中的一位,他多次表示,郑州机场二期工程将多种交通工具在此汇集,是现今国内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
在工程收尾阶段,省委、省政府还专门邀请了北京首都机场、广州白云机场和上海虹桥机场的6位高级工程师、专家,与先期受聘于郑州机场二期工程的3位专家,共同组建了专家顾问团队,耗时三天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查看,系统梳理影响年底前建成投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帮一线工人
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能够在不到两年时间完工,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工人绝对是“头号功臣”。据统计,最多时有184家施工单位的8000余名工人在现场同时施工。
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自2014年年初工程开工以来,在中建三局集团郑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学辉的记忆里,所有的节日都是“不放假”。马学辉说,他忘不了除夕夜,忙碌了一天的工人们和家人团聚时脸上的笑容。
700多个日日夜夜,这片原本荒芜萧瑟的土地,因他们的存在到处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一座中原航空枢纽的“龙头”,在他们手下从图纸上跃然而出。
让我们向那些不畏艰辛,勤劳苦干的广大建筑工人们致敬!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