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深圳陆空交通定位亟须提升
即将付诸全国人大表决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有一句话引起了来自深圳的人大代表们的注意:深圳机场将“提升国际枢纽功能,强化区域性枢纽机场功能”。对此,很多来自深圳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心有同感。其中全国人大代表、华昱集团总裁麦庆泉在提交给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的一份建议中说,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应从目前的“干线机场”升格为“枢纽机场”。
关注不仅限于空中,还包括陆路交通。全国人大代表、南岭村社区综合党委书记张育彪提交建议表示,希望将沿海客运专线引入深圳,将深圳打造成中国南部的铁路枢纽城市。
空
深圳机场定位 与城市地位 不匹配
麦庆泉在建议中说,深圳机场的发展已经大大滞后于深圳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其自身的优势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这种滞后是显而易见的。深圳机场国际航线尤其是洲际航线严重不足。根据现有的统计数据,深圳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中,境内航班占96.6个百分点,国际、港澳台航班乘客只占到3.4个百分点。麦庆泉认为,深圳机场现有的干线机场定位,与深圳城市国际化高速发展极不匹配。
深圳人出境旅游,大多会选择从香港乘飞机。是深圳人宁愿舍近求远,支持香港机场吗?当然不是。国际、港澳台航班少,票价贵,把很多深圳乘客“赶”到了香港机场。
以深圳人热爱的旅游目的地韩国为例。如果你在最近的一个周末3月18日前往韩国,当天深圳飞往首尔的有余票可出售的直达航班只有3个,最低票价3218元;而当天香港飞往首尔的航班却有19个有座位可出售,最低票价仅人民币1417元。
这样的差距,有多少人会选择从深圳飞呢?麦庆泉认为,深圳有大力发展国际航线的意愿,但是机场定位低却制约了发展。
据了解,在国内民航管理中,北京、上海、广州是国家门户机场,成都、昆明、武汉等是区域枢纽机场,深圳现在的定位是干线机场。在国际航线资源分配时,航空公司优先考虑门户机场,其次是枢纽机场,干线机场难以优先配置。
升格为 枢纽机场 势在必行
麦庆泉认为,多枢纽机场系统是城市群机场发展的客观规律;全球重要的城市群,如伦敦、纽约、东京,大多都形成了“双枢纽”或“多枢纽”机场体系。而我国目前已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都市群,其中,前二者的航空双枢纽格局都已经形成,为它们的经济发展和人员出入提供了十足的便利,也奠定了这两个地区国际化的基础。但是,珠三角都市群,目前只有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被定位为国际航空枢纽。
麦庆泉认为,珠三角都市群应该更加合理地布局航线网络,提升航空服务水平,将珠三角地区主要机场打造成为具有全球性影响力的航空枢纽。
全国政协委员、东海集团董事长黄楚标的想法与麦庆泉不谋而合。他在提交给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提案中说,目前深圳机场定位偏低,明显与深圳的一线城市定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航空市场巨大发展需求不匹配,与深圳的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位也不一致;建议尽快提升深圳机场定位,将深圳机场与广州白云机场共同建设成为珠三角城市群国家级大型国际航空双枢纽。
陆
深圳应建成全国铁路枢纽城市
引起代表委员关注的不仅仅是深圳的空中交通,还包括地面交通。南岭村社区综合党委书记张育彪等多位来自深圳的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建议:将沿海客运专线等高速铁路引入深圳,增加深圳在东西两个方向的高铁线路,将深圳打造成全国铁路枢纽城市。
张育彪在建议中说,目前我国铁路交通已进入高铁时代,但是深圳作为一个拥有逾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却只有广深港客运专线一条高铁线路;近年虽然建成有厦深铁路建成通车,但是其速度等级偏低,仅达到动车的标准,没有按照高铁标准建设运行,显然难以满足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客运需求。
深圳在铁路交通上的滞后,早就引起深圳人的无数次吐槽。深圳前往大多数大中城市的火车班次,都明显少于广州,并且在广深港高铁广深段通车的情况下,深圳开往其他城市的高铁直达列车,大多也明显晚于广州通车。例如,贵广高铁于2014年12月26日通车,广州至贵阳的高铁列车同时开通;而深圳至贵阳的高铁列车则迟至2016年1月10日才宣告开通。
张育彪建议,铁路部门在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进行修编时,应当考虑将“沿海客运专线”(从上海经宁波、台州、温州、福州、厦门进入广东)引入深圳并尽早开工,弥补当前杭福深客专(厦深铁路段)的规格和运力短板,同时建议该线西延至佛山西或者肇庆,形成以深圳为中心、贯穿粤东和粤西的高铁动脉。
张育彪表示,一旦将设计时速350公里的沿海客专引入深圳,深圳到厦门的时间就可以缩短到2小时,深圳到上海可能也可以缩短到6小时,大大地便利深圳人的出行和外地人乘坐火车前来深圳。同时,如果这条铁路连通深圳,深圳铁路交通的东向通道就可以打开,沿海客专在深圳可以与广深港客专、武广客专等高铁线路连成一线,形成一个连接东南、华南、华中、华北的高铁网络,届时深圳就将成为中国南方铁路枢纽城市。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