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焦点 >> 正文

民航局进一步加大通用航空简政放权力度



2016-03-25   作者:吴丹  来源:中国民航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多年以来,我国的许多通用航空企业一直被复杂的审批程序和繁多的审批材料困扰,如今,这一问题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自4月1日起,民航局简化“特殊通用航空飞行任务”申请材料报送要求,把11项申请材料简化为2项,上百页的重复性各类资质证明简化为2页的“申请函+承诺书”。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对于国内的通航企业来说,民航局加大通用航空简政放权力度无疑将为其经营提供更多便利。而对于中国的通用航空产业来说,政府部门的积极态度似乎也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必将对通航事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力度之大——从11项到2 项的简化

  “特殊通用航空飞行任务”是指通用航空飞行活动进出我国陆地国界线、边境争议地区我方实际控制线及我方一侧10公里,飞入港澳台地区,进入空中禁区、危险区、限制区,涉及军事设施、地理信息资源的航空摄影、遥感物探飞行,外籍航空器、外籍人员进入未对外开放机场、空域等情形。

  为规范此类飞行任务的申报工作,民航局曾于2013年3月发布了《关于规范特殊通用航空飞行任务申报工作的通知》,对特殊通用航空飞行任务的具体情形、申报审批原则、任务申报要求、申请材料审核、监督管理等进行了详细说明。

  记者注意到,在上述《通知》提到的任务申请所需提交材料中,详细列出了11项内容,其中包括特殊通用航空飞行任务申请文件,单位的资质证明文件或个人的有效身份证明,飞行任务的作业合同或任务书,拟使用通用航空器的国籍登记证、适航证和机载无线电台执照等,机组成员证照,机上人员险、机身险和第三者责任险投保证明,由具备认证资质的专业机构对飞行活动所需专业作业设备出具的认证材料,拟执行特殊通用航空飞行任务的作业区域、作业航线示意图,等等。

  “此前规定的材料审核对规范审批、确保飞行安全起到了加大保险系数的作用,但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办事效率。”民航局运输司相关负责人坦言,“其实在这项审批中,民航只是承担为军方任务审核”把关“和传递信息的职责,并非决策方。我们已经与军方沟通,希望未来能够将民航承担的此项前置环节取消。但从近期来看,只能先通过简化审批材料降低企业成本,尽量缩短审批周期。”

  根据此次民航局下发的《关于简化特殊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审批的通知》要求,此前所需要提交的11项材料被简化为2项,简化后的材料清单仅包括列明作业性质、作业时间、作业范围及其他需说明事项的任务申请文件,特殊通用航空任务申请的相关资质符合性承诺书这2项内容。

  “简单来说,就是以承诺书的方式代替各类材料的重复性审核。”上述负责人解释道,“这样一来一举两得,不仅减少了局方审核材料的工作量,也能够为市场主体减负。”

实惠之多——大大减少企业运行成本

  记者通过采访多个相关部门了解到,特殊通航任务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任务性质范围广、情况复杂。按照原有流程需满足11项材料要求后才能进入民航审批程序,民航内部联合签批通过后再转入军方审批,时间周期长,附件繁冗重复,特别是遇到部分附件不能在短时间提供时,任务审批不能进入联签程序,只能等待或者偏离。

  那么此次简化审批后,到底能给通航企业带来哪些实际好处?

  “这对于我们来说实惠太大了!我刚听到这个消息时一下子激动地跳了起来!”虽距离民航局发布简化审批通知已过去半月有余,但作为特殊通航任务的申报人,北大荒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张伟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难掩内心的兴奋。

  他给记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近几年,北大荒通航频繁聘用外籍飞行员执行农林作业,在按照原来的特殊通航任务申请要求准备文件时,需提供聘用的外籍飞行员在中国民用航空局的执照认可文件,在办理执照认可文件时,所在地区管理局又要求外籍人员必须本人亲自去方可办理。这样一来,企业需要额外承担外籍人员往返中国的所有费用以及不执行任务仍需支付工资的损失。上百页的材料附件齐全后方可进入民航局审批程序直至审批完成,时常因等待任务审批错过了最佳时间,导致任务推迟或“流产”,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而新文件执行后,北大荒通航在申请聘用外籍人员执行农林任务时,只需提供“任务请示+承诺函”便可以进入审批程序,并且取消原来的相关司、处联签模式,极大的提高审批效率。另外,在民航局审批的同时,外籍人员不必提前往返国内,企业也不需另付工资,大大减少了企业的运行成本。

  上海中瑞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运控中心副主任韩蓉晶也有与张伟巍一样的感受。她告诉记者,在程序简化前,公司报批不同性质的任务时须将公司的有效“三证(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运行合格证)”、航空器“三证”及保险、所有机组人员证照等证件复印扫描准备两套,做了大量的重复工作。程序简化后,现在以上文件均可以全部由承诺书代替,几乎无重复冗余工作,准备材料1-2天即可完成。

  “这减少了大量的上报材料的重复工作,极大缩短了任务审批流程和时间,使得我们通航企业在任务执行前的各类手续准备过程更加便捷,减少了我们的办事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韩蓉晶说。

影响之远——政策助力通航腾飞

  事实上,这并不是民航局第一次简化通航审批手续。据了解,自今年以来,为践行民航局局长冯正霖提出的“发展为了人民”理念,坚持飞行安全、廉政安全和真情服务“三个底线”工作要求,民航局加大了通用航空简政放权力度,减少许可项目,简化审批流程。

  今年年初,民航局就曾发布通知,自2月17日起取消“国内通用航空企业赴境外开展业务”审批事项,鼓励更多通航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国际化通用航空服务。可以说,此次简化特殊通用航空飞行任务申报是今年以来民航局简政放权、积极推动通航发展烧的第二把火。

  民航局为何紧锣密鼓地出台措施加大通用航空简政放权力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高远洋分析,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两会的记者会上特别提到了要简政放权,民航局加大通航简政放权力度,是对国家行政管理改革的积极响应。他表示,简政放权对通用航空行业发展尤为重要,可以降低通用航空运营管理长期以来居高不下的制度成本,这包括了企业因为报批手续繁琐及等待报批时间漫长所带来的人工成本、管理成本及时间成本,以及民航管理部门层层审核材料、层层审批所造成的行政管理成本。

  那么,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民航局今后是否还会继续推出新的政策、采取新的措施来进一步简政放权,推动通航产业发展?在不久前召开的“爱飞客两会之夜”上,民航局局长冯正霖在讲话中就这一问题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民航局下一步将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大支持力度,减少行政审批,创新监管模式,给予通航企业更大的便利。”

  在具体措施方面,据民航局运输司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民航局将重点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正式启用通用航空管理系统,实现设立通航企业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批,同时简化流程、缩短周期,确保信息公开透明;二是尽快颁布施行新版《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进一步放宽准入,激发市场活力。

  “毫无疑问,局方简政放权的决心和相应举措必然会助力通航产业的腾飞。”高远洋对我国通航产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但同时,他也对简政放权后的通航企业提出建议:“由于通用航空运营业务的多样性、专业性、个性化,不能像管控公共运输航空那样按照一个模子、一个标准去管理,通过简政放权给予通用航空运营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这虽然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通用航空快捷、机动、灵活的优势效能,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要求各通航企业更应该具备风险自负、责任自担的自我管控意识,通过建立严格的内控管理制度及管理体系来自管自律。”高远洋如是说。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