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五台山机场:打通“犁”与“剑”的相融之路
有人用“犁”和“剑”比喻国家发展和国防建设。在和平年代,“犁”和“剑”应该是什么关系呢?山西五台山机场给出了清晰的答案。从开工建设到平稳运行的3年时间里,五台山机场与军方和政府携手,以“军地协同、需求对接、资源共享”为原则,开创了“带好一支文化相通的队伍、奉行一种坦诚相待的态度、坚持一个安全为天的准则、创造一条协同发展的道路”的“四个一”模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之路。
位于辽阔的忻定盆地上的五台山机场,作为一座由军方、山西省民航机场管理局和地方政府共同管理的军民合用机场,2013年6月全面开工建设。在建设初期,来自军方、民航和政府三方的声音并不和谐,站在各自的立场想问题、办事情。三方不同的价值观、本位主义束缚着融合的步伐。如何将“三股绳”拧成“一股劲儿”?面对各种矛盾和问题,是退缩回避、裹足不前,还是迎难而上、直面解决,五台山机场选择了后者。
带好一支文化相通的队伍
“问题和矛盾的根源是互相不了解历史、文化不认同,因为隔阂产生了误会,因为误会而有了分歧。想真正融合要先从互相了解对方的历史、建立相通的文化开始”。为此,三方代表坐在了同一间会议室里召开协调会,介绍各自历史沿革、发展情况,沟通业务职能,理清互有分工又交叉合作的工作思路,协调生产中遇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
通过大大小小近百次的会议沟通思想,通过开展联谊会、篮球赛等文体活动交流感情,三方从互不了解到坦诚交流,从不欢而散到切磋磨合,从各自为政到融合互信。大家形成了同一个观点:要想把五台山机场建设好,必须有统一的思想、统一的行动,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树立一盘棋的思想。
“马走日,相走田,炮打一溜烟”。正如山西省民航机场管理局局长郝孝义所言:“下好五台山机场军民深度融合这盘棋,需要各方既充分认识自身优势,明确自身定位,又要统筹兼顾整体利益,加强协调沟通,放下各自的藩篱,把三支队伍带成一支队伍,才能得之全盘、谋之长远。”
奉行一种坦诚相待的态度
在五台山机场建设期间,为了不影响机场施工,解放军飞行团整团人员带着给养、装备,离开驻地定襄,全部转场。在两年半的时间里,拉着指战员官兵的专列浩浩荡荡地前后开赴乌拉特前旗、唐山、井陉、晋江等地,转场之路漂泊而艰辛。
其他未转场的官兵配合民航和政府工作人员一起完成了工程竣工验收、校飞、试飞、模拟机仿真、飞行程序评审、行业验收、机场许可证验收等3000多项通航必备的验证检查工作。
地方建设者住进了解放军官兵为他们专门腾出的营房,1000天的摸爬滚打,地方建设者与解放军官兵同吃同住同劳动;1000天的昼夜无休,地方建设者与解放军官兵一起见证了新机场从无到有;1000天的同甘共苦,地方建设者和解放军官兵的心已经紧紧连在了一起。
2015年12月25日,五台山机场作为山西省第二座军民合用机场正式投入运营。当在外漂泊了两年半的部队飞行员回到了驻地,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看到加宽加厚的崭新跑道时,激动地说:“为了这么好的跑道,我们再辛苦都值得!”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坚持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解放军93406部队和山西省民航机场管理局以一种坦诚相待的态度,互相接纳包容,构建了军为民用、民为军备、协调顺畅、优势互补的新体系,提高了军民合用机场平时飞行安全的管控能力和战时飞行作战的保障能力。
坚持一个安全为天的准则
作为军民联合保障的机场,在技术要求、飞行程序、安全标准等方面,军队和民航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在以往的经验中,军民合用机场最容易发生空域调配和跑道入侵等方面的问题。为此,解放军和民航共同制定并签署了十几份合作协议,对于防止跑道入侵、规范飞机起降、地面滑行、车辆人员进出跑道、道面清扫、除冰除雪、鸟击防范等需要交叉的各项工作,都有可操作的详尽方案,为保证安全立好了规矩。
今年4月,五台山机场跑道中心线两侧各75米的范围内,需要进行碾压、割草等跑道维护作业。部队和民航都派出人员和设备开始了为期20天的工作。前期的工作一切顺利,可是当轧道机工作到跑道西侧时,却被深深地陷进了土里,经勘查发现,原来这里出现了罕见的“橡皮土”,遇有机械类物体通过便会深陷其中,难以自拔。这样的土质结构会给飞行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大家一起查资料、找专家,研究解决方案。短短的5天时间里,昼夜无休,愣是将这些深1米、面积300平方米的“橡皮土”全部挖出,同时回填了符合飞行标准的三层石子、三层沙土相混合的标准土壤,在没有影响航班起降和飞行训练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了工作,确保了军民飞机的飞行安全。
一起架设驱鸟网、一起联合检查跑道道面情况、一起学习分析鸟情、一起学习枪支使用、一起开展联合消防演练……在共同维护好五台山机场的安全工作中,部队官兵与民航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传递着共同坚守安全的执着和信念。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3年的时间里,部队的士兵换了一茬又一茬,改变的是不同的脸庞和乡音,不曾改变的是越来越顺畅的运行保障,越来越根植在每个人心中的安全为天的准则。
创造一条协同发展的道路
富国和强军犹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军队与民航犹如鸟之双翼,比翼齐飞。寓军于民、寓民于军,在总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一份投入、两份产出”的资源效益最大化,优势互补、共同促进,五台山机场以成功的运行模式,走出了一条紧盯“双向”需求,紧盯“双赢”目标,紧扣融合主题,深挖军民融合潜力的道路。
今年2月,五台山机场突降大雪,当晚积雪深度就达到10厘米左右。为了不影响民航第二天的航班,同时达到部队备战要求,解放军派出4台热吹车和500名官兵、民航派出1台冷吹车和50名员工共同开展清雪作业,连夜将近3万平方米的飞行区域和停机坪的积雪全部清除干净。第二天,当来自海口的航班准时降落在五台山机场时,旅客惊讶地发现,机坪上竟然像没有下过雪一样,连犄角旮旯的残雪都被清理的干干净净。这样的效率在内行人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五台山机场却让这种“不可能”成为了可能,这得益于优势互补、资源互补的运行模式,得益军地业已经形成的向长远看、朝深处走、往实里抓的共识。
对于解放军93406部队而言,因为新机场的建设,原来的旧跑道被加宽、加厚,平坦宽阔的崭新跑道承载着部队飞行员每天安全的训练起降;民航跑道灯光、盲降系统的安装使用,为军用机提供了更可靠的安全保障;民航购置的质量更好的驱鸟网的架设,使战斗机的飞行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护;飞行区的全封闭,让地面保障压力得到缓解和改善;随着民航机的起降,原来冷清偏僻的定襄机场变得热闹而繁华。
对于民航人而言,新购置的驱鸟枪不会使用,部队官兵就会出现在身边,手把手地教;五台山地区的天气判断拿不准时,部队的气象专家就是最好的老师;消防知识欠缺、没有实战经验时,可以在与部队官兵的消防演练中不断提高;员工做事拖沓、精神不振时,部队的教官就会来帮着军训,整顿作风;在部队的二次雷达信号接引进入民航系统后,管制员更加直观地监测飞机动态情况,减轻了调配压力,提高了航班运行的安全系数。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五台山机场作为一个支点,撬动的是“军用与民用一体、平时与战时衔接、经济与战备兼容”的军民深度融合的“大球”。
走进解放军93406部队驻地,一条“天路”直通营房后面的漆朗山,山上由解放军官兵日夜看护的军队与民航共用地甚高频通讯系统在24小时不停歇地运转。这条“天路”不只是通向安全的道路,更是一条军民融合发展的未来之路,一条富国强军的熠熠生辉之路,一条以“四个一”为引领的打通“犁”与“剑”的相融之路。
责编:xwxw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