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焦点 >> 正文

空港关注:城市候机楼扩张激励机场服务竞争



2016-08-15   作者:吴婷   来源:长江商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城市候机楼扩张激励机场服务竞争

  武汉天河机场麻城、应城、红安候机楼日前陆续正式启用,这标志着武汉机场城市候机楼正式进入县级区域。从2010年开始,天河机场分别在黄石、宜昌、荆州、孝感、随州、鄂州、广水等城市圈相继开通候机楼服务。

  随着武汉天河机场城市候机楼的增多,机场航空服务向周边城市延伸和拓展,在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城市候机楼也面临市场需求的生存压力,其不断的扩张也将促使各机场面临更激励的行业竞争,激励各机场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候机楼“圈地”拓展机场腹地

  城市候机楼基本功能包括机场航站楼除登机前安检以外的全部功能。城市候机楼的综合性功能还包括各种公共功能和商务功能,不仅可以发挥城市公共设施的一切作用,而且还有集散人、物和航空信息、情报,发挥城市交通枢纽设施的作用。

  目前,麻城、红安、应城的候机楼均已开通登机牌打印、宾馆预订、市内免费接送等服务。过去,麻城市民要到武汉搭乘飞机,必须先乘坐近两小时大巴到武汉汉口金家墩客运站,再从金家墩客运站转乘机场大巴到天河机场,前后约需3—4小时。“不断转乘不仅消耗时间,而且还要托运行李,甚是麻烦。”麻城市民马先生最近体验了一次候机楼服务,他告诉记者,现在从麻城候机楼直接坐机场巴士到天河机场,可以节省1个多小时的时间。

  “候机楼的建设和布局主要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日前,湖北机场集团市场营销部负责人占少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城市候机楼的主要作用是为机场引流、分担服务压力,为旅客提供出行方便。建设城市候机楼,相当于在家门口可以完成除安检之外其他登机手续,乘坐巴士可以直达天河机场,相比以前更为舒适便捷、更经济实惠。麻城、红安、应城三个城市都是武汉“8+1”城市圈内的经济活跃城市,城市候机楼的投用,将进一步拓展武汉机场市场腹地。

  数据显示,2015年,武汉天河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894.2万人次,再次实现中部第一。2015年武汉机场国际及地区客流量达174万人次,同比增速32.5%。“武汉机场作为中部国际门户枢纽机场的地位正在日益凸显,因此对城市候机楼有较大需求。”一业内人士称,机场腹地所指的辐射范围,一般是机场能够吸引周围1.5小时车程内的旅客。扩大机场腹地范围,可以通过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可通过建设城市候机楼来实现。高速公路、高铁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提高交通效率,但是投入一般巨大而且收益成本周期长,且一般由政府承担,而城市候机楼不仅能有效节省旅客登机时间,提升服务体验,而且运营商也可以直营、合作的方式进行,在成本上更划算。因此,城市候机楼在全国范围内越来越多。

  城市候机楼提升当地旅游形象

  除开武汉机场拓展自身腹地外,能否进一步促进城市候机楼所在地发展?随州城市候机楼于2011年投入使用,随州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魏书光告诉长江记者,随州近几年正着力打造对外旅游的“城市名片”,城市候机楼的运营拉近了随州与武汉的距离,不仅方便了旅客的出行,对于提升随州“城市名片”也有积极效应。“随州有专门的大巴往返武汉天河机场,有相对稳定的客流量。”参与大巴运营的一家随州旅游公司负责人说,候机楼的运营也和当地发展有密切关系,本地经济、旅游事业发展了,候机楼的作用才会更加明显。

  而本次武汉机场城市候机楼进入的县级区域麻城、应城、红安为革命老区,麻城有杜鹃花、应城有温泉、红安为将军县,旅游资源丰富,在湖北还有一定名气,机场城市候机楼的开通,能否提升当地旅游品牌形象,带动旅游经济发展?红安县委宣传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城市候机楼刚刚正式运营,宏观上有利于提升红安品牌形象,带动红安旅游经济的发展。三地多位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更便利的交通肯定会提升旅游形象,关键是抓住这契机,提升当地旅游的竞争力。

  占少华介绍,目前武汉天河机场的城市候机楼都是当地有需求,机场提供服务,当地自负盈亏运营。

  记者梳理发现,武汉天河机场从2010年在黄石建设城市候机楼开始,至今已陆续在宜昌、荆州、孝感、随州、鄂州、广水、麻城、红安、应城等地建设候机楼。2010年,黄石投入运营候机楼。

  “从全国范围看,城市候机楼的运营有成功的,也有面临尴尬的,这是市场需求的结果。”占少华表示,目前武汉天河机场候机楼选址都选择没有高铁的城市。

  “城市候机楼的核心是为机场带来的旅客量。”占少华分析,如果当地市民有较大出行需求,交通运输竞争性不强,则城市候机楼则可为机场输送大量旅客。武汉一业内人士称,机场的候机楼运营管理模式也很重要,一般异地候机楼离机场有一段距离,自然削弱了机场管理力度。因此,选择一个合适机场的,城市候机楼管理模式,提高运营效率对城市候机楼也具有重要影响。

  候机楼发展激励行业竞争

  记者梳理中国近几年来机场候机楼的建设发展发现,从2005年东莞首建城市候机楼开始,我国城市候机楼在2005—2007年达到高峰期。2005年,仅广州白云机场就在东莞、顺德、中山、江门、深圳、珠海等12城市建设了14座异地城市候机楼。 2006年,南京禄口机场在安徽和江苏跨两省10座城市建设了10座城市候机楼。2007年,深圳宝安机场分别在惠州、中山、虎门、东莞、佛山、香港、澳门等地建了近20个异地城市候机楼。2008年、2009年减少后,2010年全国又开始新建城市候机楼。

  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候机楼都具备航班查询、航空客票销售、值机手续办理等基本服务,也有相对固定的候车点。还有些城市候机楼,除设有车票和机票、航意险销售、行李托运、换领登机牌等基本服务外,还设有专门的VIP独立候机室、候车区域,配有先进的航班查询系统、终端安全系统等,规模相对大,有封闭或独立的场地,如广州白云机场的宝安客运中心候机楼。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民航业的发展加剧了机场间的竞争,在这种形势下,异地城市候机楼则成为机场拓展腹地的有效措施。“城市候机楼缩短出行时间、降低出行成本,分流了选择高铁、公路运输等其他运输方式的旅客,有利于提升民航业总体竞争力。但另一方面, 各大机场建设候机楼也使各机场面临更激烈的行业竞争,促使各机场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以惠州为例,当地就有广州白云、深圳宝安两个机场的城市候机楼。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同一个地方出现多个机场城市候机楼比较普遍。因此,在相同城市的候机楼就会出现直接的激励竞争,这将迫使机场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在竞争中胜出。

  相对于国内城市候机楼多数独立选址,再用大巴接送旅客至机场,国外候机楼已经实现了多种交通方式的联运体系,即把机场建设成为空、水、地、地下等多种交通的综合换乘中心,实现空中与铁路、客运、高速、地铁的无缝换乘。

责编:xwxw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