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机场:探究2016年放行正常率提高的背后
“根据民航正常统计系统数据,2016年10月1日~15日,白云机场的平均放行正常率为89.92%……”白云机场运行指挥中心每天都会给各保障单位发出了当天评估情况,以数据和成效倒逼正点率提高。
今年以来,根据民航局“资源能力是基础,信息畅通是核心,协同联动是根本,快速处置是关键”的航班正常工作总体要求,一场旨在提高航班运行效率、提高服务保障水平的战役,在白云机场内全面打响。
高度重视!直面痛点!补齐短板!在空管、航空公司、油料等驻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经过白云机场内外上下的不懈努力,这场战役取得积极成效。今年1月~9月的航班放行正常率比2015年同期平均提高了10.46个百分点。对于一个超大型航空港来说,10.46个百分点是一个非常艰难的突破。
协同发力 提高航班正点率的关键
白云机场是国内超大型国际航空枢纽之一,年旅客吞吐量超过5500万人次,其运行的复杂程度、管理的难度、组织的跨度非一般企业可比,加上航班延误的原因复杂,要提高航班正点率,绝非靠一己之力可成。
为了统筹全局、协同发力,白云机场整章建制完善管理机制,内外联动保障航班正常。今年5月,正式成立了“白云机场运行协调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运管委”),制订《白云机场运行协调管理委员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宗旨、工作目标、组织架构、运作模式、工作机制等,将航空公司、空管、航油、海关、边检以及各地面服务保障单位的力量整合起来。很快,在统一平台下,《航班正常管理办法》《2016年航班正常管理专项提升方案》《航班正常保障关键指标》等数份办法、措施,随着运管委的成立陆续出台。各单位抓航班正常也由以往的“单干”上升到“团体”协作、统一指挥。白云机场提高航班运行效率的战役正式打响。
除了统一“大脑”外,组织空管、油料及各大航空公司定期召开运行情况沟通会,针对每天航班放行情况通报,选取典型航班核查延误原因……成为驻场单位达成的共识及“常态化”的有力措施。自今年5月8日起,更实施每日运行情况微信平台通报机制,搭建局方仲裁、机场管理、代理机构三级微信平台,通报每一个放行不正常航班的保障情况、原因分析及结果裁定,形成倒逼。那些影响航班运行效率的关键,包括部分航班过站时间短、CDM使用规则等问题,都通过一次次专项的沟通,得到了重点解决。
每逢凌晨时分或繁忙时段,白云机场登机口、廊桥下、机坪上,公司领导、部门负责人身穿反光衣,手持秒表,认真严谨地记下每一个航班保障数据……确保“一个一个航班抓、一个一个环节盯、一项一项工作落实到岗到人”。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制定的“运输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及白云机场“运输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效率KPI关键指标等,则成为了考评航班保障的重要依据。
单是针对“早高峰航班”问题,白云机场与空管、航空公司和地面机务等成立了优化小组,针对早高峰航班量大,对远机位使用作专题研究,进行登机口释压和航班错峰安排;并制订了《廊桥临时作为远机位登机口使用方案》。据统计,今年八九月份始发航班起飞正常率有了明显提高,其中8月份始发航班起飞正常率为78.84%,9月份为82.92%,相比去年同期分别提高了25.48个百分点和24.16个百分点。
互联互通 以“云智汇”助力航班正点
作为一个日起降航班超过1100架次、客流量超过15万人次的大型枢纽机场,庞大的旅客流、飞机流、行李流复杂交会,如何确保每个航班的每个保障环节衔接得更加畅顺,在最短的时间内为航班和旅客提供服务?——提高信息传递处置效率是关键。
今年10月底,白云机场新的信息化项目“云智汇”将全面上线。“云智汇”如何成为助力航班正点的法宝?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建设共包含3个板块:生产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国际离港旅客采集系统和国际自助值机系统改造项目、旅客信息服务应用平台项目,基本囊括了机场后台运行到旅客前端服务的系列子系统,主要解决以往信息源多、各保障单位各自获取和记录数据,以及生产保障信息相对分离、不能够实时共享等问题。目前,首批150台移动终端已在一线保障部门投入试用,经过三个半月的试运行和优化改进,已具备正式上线运行条件,10月20日夜航结束后全面上线。
在此基础上,白云机场正积极开展以提高地面保障资源利用效率为主的“机场协同决策”(以下简称“A-CDM系统”)运作方案研究,重点针对A-CDM运作机制的建立、数据共享、自动监控预警等功能进行探讨,目标是实现机场系统与CDM的交互融合,掌握每个航班各阶段——滑行、起飞、爬升、巡航、下降、进近、着陆信息、地面保障等——的信息,确保航班的节点时间,实现实时指挥调度,更好地完成保障作业,提高航班正点率。为推进与航空公司的数据交换,白云机场已经与南航、九元、春秋等签署《数据交换合作备忘录》,正着手与东航签署备忘录,以获得更准确的生产保障时间和数据,包括航班预计落地时间、地服时间节点等。
特殊天气等重大事件是民航局每月重点监测指标之一。白云机场所在的南方地区3月~6月雷雨天气特别多,给航班准点保障带来了很大困难。单是今年共启动各级航班大面积延误预警达12次。为了提高预判性和保障能力,白云机场在信息化建设上,加大了“航班延误服务系统移动端”“旅客航延服务区信息公布”等系统的建设力度,力求打通航延信息传递环节,实现操作无纸化、电子化的目标。今年以来,在局方及各驻场单位、机场内部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白云机场航延保障总体良好。
白云机场有关负责人表示,虚拟化、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已经给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作为“快捷”出行的民航服务,必须加快与信息产业模式的融合,通过“云智汇”引入大数据技术,具备未来智能分析、预测、预警和决策等功能。
直面痛点 补齐“软硬件”服务短板
今年以来,白云机场通过跟踪、监测每个航班、每项标准的执行情况,选取32个与旅客直接接触的关键服务环节和28个航班保障节点进行重点监测,采用超过1000个样本量进行针对性分析,直面痛点难点问题,补齐短板。
在硬件设施改进上,自今年3月起,分3批次对8个国际近机位进行扩容改造,改造后增加了5个E类国际近机位;自4月起,开展行李系统升级改造,包括推进复合值机岛改造、Q岛超大电梯反向输送改造;6月、7月、9月,采购8类总计67辆设备车,包括了摆渡车、飞机牵引车、空调车、客梯车、传送带车、集装箱板装卸机、电源车、行动不便旅客登机车等,总投资超过6000万元,有效缓解了高峰小时航班运行保障压力……持续升级自助登机设备系统,自年初16套自助登机门投入运行后,旅客登机速度比原来加快了60%;停靠空客A380、波音787等大型飞机的登机口,旅客登机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10分钟~15分钟。白云机场也因此成为国内拥有自助登机门最多的机场,是国内首家实现自助登机服务“全覆盖”整条指廊的机场。10月,即将与旅客见面的1000平方米的“自助值机集中办理区”,配合流程优化,缩短旅客在值机环节上花费的时间,相信也会有效提高白云机场航班正点率。
在服务流程改进上,白云机场年初反查影响航班正点的各个服务保障环节,发现晚关舱门占不正常航班总量超过60%,其中就包括等待旅客、挑减大件行李等。为了卡好每一个节点时间,白云机场通过社会媒体重申有关规定,加强对旅客出行的宣传指引,在充分铺垫“一切为了航班准点,保障广大旅客利益”的前提下,严格执行提前45分钟关闭值机柜台、提前15分钟关闭登机口、提前5分钟关舱门的规定;严格执行民航局拦截超规手提行李的规定,自5月16日起在航站楼设立6个卡口拦截超规手提行李。同时,配合各个节点时间,成立流程优化工作组,梳理了关键流程节点的标准内容及作业要求,减少原来服务保障链条较为分散、流程接口较多、业务内容交叉等影响。从今年2月开始实施提前5分钟关舱门,白云机场当月航班放行正常率比去年同期提高了49.94个百分点。9月,仅机场代理航班方面平均关舱门准点率提高至90%。此外,白云机场还制订完善了《行李系统应急保障预案》,提高各种情况下行李处置效率;针对晚到旅客服务,梳理和优化了晚到旅客全流程服务……不断优化完善运行保障措施,以提高机场运行效率和品质。
航班正常管理工作是民航局“真情服务”的核心,是机场运行效率及品质的综合体现。白云机场表示,服务无止境,还将继续打好这场无声的战役,力求以“航班准点”向社会和公众交上满意的答卷。(本稿图片由魏淑强、戴穗恩、谢佳佳、谢文广拍摄)
责编:xwxw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