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向平:我是一名机场工匠
35年来,他从机场气象台预报员干起,一直坚守在机场运行管理一线。他组建了民航浙江省管理局现场指挥处,因专职抓航班正常得罪了人,曾被人在电梯里、墙壁上刻字指名道姓地骂;他是杭港机场合资项目的参与者、见证者,为实施“厕所革命”,曾花一整天时间在机场到达厅卫生间门口蹲点;他参与保障了2016年G20杭州峰会,总是事无巨细,力求不出任何差错。
如今,作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总经理,他还经常在夜里赶去机场工作。他说,他是一名机场工匠,只有在机场看到每个航班都安全起降心里才踏实……
35年前的8月,21岁的郑向平从浙江杭州武林门民航售票处乘坐中国民航的班车一路往东奔赴笕桥机场。他的机场工作生涯从此开始,未曾离开,也从未想过离开。
35年后的今天,郑向平洗净岁月铅华,从一名机场气象台预报员成长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总经理。回首往事,郑向平万分感慨:“这么多年在机场所做、所见、所悟犹如岁月长歌,可以说我就是一名机场工匠。”
“抓航班正常就要持之以恒、精益求精”
1983年,郑向平从杭州大学毕业后被民航浙江省管理局(简称“省局”)聘为气象台预报员。由于工作表现优异,1987年他升任预报室主任,1992年任航务管理处副处长兼气象台台长。
郑向平乐观开朗、积极向上,与领导和同事协作配合,经常探讨各类业务问题。图为1989年时任民航浙江省管理局气象台预报室主任的郑向平(右一)与同事合影。
1997年,在基层一线岗位上锻炼14年后,郑向平迎来了一次重要转折:组建省局现场指挥处,专职抓航班正常。“当时民航总局为落实国务院领导对民航航班正常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年旅客吞吐量在百万人次以上的机场组建现场指挥部门,提高航班正常率”。郑向平说,当时笕桥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不到200万人次,但因地面保障环节众多,各部门人员又容易相互推诿,航班延误情况普通。例如,杭州至日本的包机经常延误,机上运输的大量海鲜只能就地倒掉。看着机场变“虾场”,郑向平感到心痛,下决心抓好航班正常工作。
组建之初,郑向平曾去当时全民航第一个组建现场指挥处的深圳机场取经。深圳机场成立“红帽子”队伍,由其专职对飞机作业现场进行监督的做法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郑向平回到杭州后,笕桥机场现场指挥处也成立了机坪监管队伍,设计航班保障工作进程单,对航班作业全程进行监督。
“做这项工作得罪人,因为当时省局赋予了现场指挥处处罚当事人的权力,只要发现机场哪个部门、哪个人因工作造成航班延误就可进行处罚”。郑向平坦言,当时权力大,压力更大。机场员工当时每个月只有600多元工资,有的员工当月工资全被扣完,就会气愤地找他评理:“航班只延误一分钟,凭什么把我工资全扣完?你这人也太不近人情了。”郑向平知道员工有气,待其发泄完后说:“今天航班延误一分钟,如果不处罚,明天航班还可能延误,这样下去航班正常率怎么提高?长此以往,旅客就会少坐甚至不坐飞机,到时候大家靠什么吃饭?”还有个别员工一时想不通,就在电梯里、墙壁上刻字,指名道姓地骂郑向平。郑向平虽然不高兴,但表示理解。
1999年,时任民航浙江省管理局现场指挥处处长的郑向平参加民航总局中青班,到英国罗·罗公司培训。图为郑向平(左一)与罗·罗公司培训机构经理达西·佩恩合影。
员工从不理解到慢慢支持,笕桥机场的航班正常率开始走上坡路,1999年提高到85%以上。2002年5月22日,郑向平撰写的题为《让航班延误远离蓝天》的文章在《中国民航报》上发表,受到业内关注,并引发了关于如何提高航班正常率的全员大讨论,对进一步抓航班正常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0年12月,笕桥机场全部转场到萧山国际机场,机场的体制和管理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以空管调度为中心的运行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机场的运行,须设立自己的指挥中心。郑向平领导的机场现场管理中心与民航二所合作,开发了一套三级调度系统:机场指挥中心为一级,各生产业务部门为二级,各科室为三级。这个系统通过上下联动,不仅在机场运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保证了空管与机场分开后的平稳运行。
2000年,杭州笕桥机场完成转场至杭州萧山机场,郑向平担任杭州机场有限公司现场管理中心主任,这是在机坪生产一线指挥工作的照片。狠抓航班正常性初见成效,机场的体制和管理机制也在发生巨大变革。
在抓机坪管理的过程中,郑向平的一项创新做法还在全行业推广:对机坪各保障主体作业的驾驶员实行“12分扣分制”。现场指挥中心的机坪监督员就像交警一样对驾驶员进行监督管理,按不同违章情节扣除不同分数,驾驶员被扣完12分就需要到现场指挥中心接受培训并考核通过后才能继续工作。
郑向平的创新做法对杭州机场机坪众多作业车辆安全有序运行和提高航班正点率发挥了重要作用,被民航局称为机坪运行管理的“杭州经验”。
“随着多年来民航的高速发展,杭州机场2017年航班正常率再次跌入低谷,一度成为全国机场倒数几名”。郑向平解释说,只有抓住关键痛点才能精准发力,对每一个可能造成航班延误的环节进行逐一排查:在空域资源上,与军方、空管部门合力开通多条航路,军方向民航释放更多空域资源;机坪塔台于2016年整体移交机场;成为华东地区第一家全面由机场主导开发应用CDM系统的机场,科学安排旅客登机时间……“航班正常可以说是持之以恒、精益求精抓出来的!”他说。
“改革就是在争论中不断摸索前进”
郑向平很健谈,现在提起一些难忘的事情依然激情澎湃,很多细节都清晰地记得。2006年12月18日,杭州萧山机场与香港机场管理局正式签署合资协议,成为中国民航首个整体对外合资的机场。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民航业的一件大事,而郑向平恰好参与、见证了这一事件的全过程。
当时,全球有美国休斯敦机场、英国机场管理公司、新加坡樟宜机场、丹麦哥本哈根机场、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和我国香港机场等多个机场向杭州机场伸出“橄榄枝”。“6个机场各有优势,究竟选择与哪个合资很纠结。”郑向平坦言。后来,机场领导决定派学习小组分赴新加坡和香港学习、培训,回来提交报告再作决定。
2003年郑向平(左一)赴香港机场学习考察。
2003年3月,郑向平到香港机场培训了18天,给他印象最深的是香港机场的应急救援很迅速,机场整体管理水平很先进。“900多人负责核心主业经营,其他非航业务全部外包,机场运行效率非常高,是间接管理型机场。反观杭州机场,3000多人负责主业、辅业经营,运行效率低,是典型的直接经营型机场”。看到问题的郑向平回到杭州后马上提交报告,认为与香港机场合资符合杭州机场实际。其意见最终被上级领导采纳。
合资后,香港和杭州文化差异造成一些管理上的冲突,如何化解颇费思量。郑向平说,杭州机场学习香港机场,提出将非航业务外包,这下可炸开了锅!不少人议论:“合资就是大裁员,我们大半辈子都在机场工作,叫我们下岗决不答应!”而另一些人说:“杭州机场不差钱,为什么要同意香港机场近20亿元入股?这明摆着是过来分钱的!”
种种议论考验着杭州机场管理层的应对能力。“那个时期压力的确很大,民意必须回应”。郑向平向合资公司董事会建议,利用机场网站、企业报、信箱等渠道开展合资大讨论。员工的意见有了“出口”,大家逐渐认识到合资利大于弊,议论慢慢地平息了。机场管理层因势利导,先后将保洁、手推车、食堂等业务外包,将广告、旅行社、房地产等公司全部注销,聚集主业谋发展。
2009年7月22日,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全力以赴保障日全食期间的航班运行。日全食期间,无线电通信系统均运行正常,生产情况良好,未发生不安全事件。当天20多家媒体的记者到机场采访报道,图为时任机场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的郑向平正在接受媒体采访。
合资是一个不断学习、改进的过程。曾经有一段时间,杭州机场候机楼内公共卫生间光线昏暗,没有厕纸,气味刺鼻,旅客如厕需要排长队。“‘厕所革命’可是件大事,需要以人为本”。郑向平说,为掌握第一手资料,他抽出一整天时间专门在到达厅的卫生间门口蹲点守候,详细记录旅客进出时间,聆听旅客抱怨。“不少旅客当面斥责,你这个保洁员该下岗了,这哪儿是人待的地方!”郑向平听得面红耳赤,无地自容。“当时恨不得钻进地缝儿,脸上实在挂不住。必须马上改,一刻不能停!”在他的监工下,如今候机楼内所有公共卫生间24小时保持26摄氏度,厕纸随时更换,卫生状况达到了五星级酒店的标准。
2015年12月3日,某航班飞机轮胎异常,需要返航。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立即启动应急救援机制,成立了以公司总经理郑向平为总指挥的应急救援指挥部。经过空地密切配合和科学有效的处置,飞机安全降落在北跑道上。图为郑向平(中)在现场指挥救援。
“合资12年来,杭州机场国际化水平大幅提高,成为国内第五大国际航空口岸;服务质量在全球年旅客吞吐量2500万人次~3000万人次机场中LSQ评分排第3名;员工收入整体增长了2倍,这条路走对了!”郑向平说,“改革就是在争论中不断摸索前进!”
2017年,在机场合资公司成立11年后,杭州机场又提出了“重新对标香港机场”的口号,并确定了50多个课题逐一加以研究,明确杭州机场未来发展要走国际化、智慧化、品质化、枢纽化的“四化”发展道路。“我们一定不辜负总书记对我们机场的关心和厚爱,一定要把中国民航首个整体合资机场建设和管理得更好。”郑向平动情地说。
“看到每个航班都安全起降才踏实”
2016年9月4日,举世瞩目的G20峰会在杭州举办。作为“中国国门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承担着安全保障30多架外国元首和贵宾专包机的重任,这对郑向平来说是巨大考验。
作为峰会保障机场总指挥,郑向平事无巨细,力求不出任何差错。但还是有几起突发事件让他措手不及,现在回忆起来还惊心动魄。一起是2016年9月1日傍晚,在某航空公司一个准备从杭州飞往内蒙古呼和浩特的航班上,安全员报告“有8名旅客带同一种药上机,这个药含有危险物成分”。他接到指挥中心的报告后第一时间从食堂赶到现场703机位。当时现场有公安的3辆警车警灯闪烁,武警的2辆反恐车也到场了,气氛十分紧张。郑向平马上向安检员、安全员、公安人员和当事人了解情况,初步判断是误报。当时,一架国外包机马上要降落,万一被拍张照片传到网上,容易让人误以为杭州机场发生了恐怖事件。于是,郑向平马上命令武警、公安车辆和人员撤离现场,其他无关人员也马上离开现场,并安排对旅客及其行李进行二次安检。由于处置迅速,这起突发事件没有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2016年,时任机场公司董事、总经理的郑向平(右一)担任G20杭州峰会保障机场总指挥,不分昼夜地奋战在保障一线,圆满完成了外国元首和贵宾专包机保障重任。
另一起是美国“空军一号”专机客梯车事件。美国总统专机预计9月3日下午抵达,美方在飞机落地前15分钟突然提出要求,中方的客梯车司机要会说英语,否则飞机不开舱门,同时提出要用美方货运飞机带来的客梯车。这与事前谈好的客梯车使用办法完全不一致。由于美方的客梯车没有铺红地毯,司机也没有杭州机场的驾驶证,杭州机场不同意,在有关部门的交涉下也未果。5分钟过去了,最后美方决定使用飞机上的自备梯。这就产生了电视直播画面中奥巴马总统没有走铺有红地毯的客梯车下机的事件,后来经外媒恶意炒作,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为保证奥巴马总统从铺有红地毯的客梯车登机离杭,郑向平制订了三个方案:一是使用美方的客梯车,安排铺红地毯;二是使用机场的客梯车,安排会说英语的司机;三是使用机场的客梯车,让美方自己开。最后美方选择了第三个方案,这一事件才平息。
郑向平坚持“四个一”理论,他常说工作上每天“多跑一点点,多做一点点,多学一点点,多想一点点”,这样日积月累,工作就会越来越进步、越来越领先、越来越卓越。郑向平经常在夜里赶去机场工作。一次爱人问他:“你在当指挥中心主任时是这样,在当安全运行副总经理时是这样,现在当总经理了怎么还这样?不要不放心,同事们一定会把工作做好的。”可郑向平憨憨地说:“我就是一名机场工匠,在机场工作了30多年,只有在机场看到每个航班都安全起降心里才踏实!”
2013年,郑向平担任杭州机场副总经理,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研训班学习。
本文图片均由郑向平提供
寄梦蓝天
今年9月,为亚运会建设的杭州机场三期工程即将动工;到2022年,杭州机场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嘉宾。我们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光。我衷心希望中国民航改革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快,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安全管理越来越扎实,航班正常率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使我国真正从民航大国发展成为民航强国。杭州机场也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
——郑向平
本期主角
郑向平,1962年4月出生于浙江衢州,毕业于杭州大学地理系气象专业。
1983年被民航浙江省管理局聘为气象台预报员,1992年任省局航务管理处副处长兼气象台台长,1997年任省局现场指挥处处长。2000年任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有限公司现场管理中心主任,2006年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助理,2008年任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2012年任浙江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2015年任董事、总经理、党委委员。
从2017年至今,任浙江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柏林勃兰登堡机场“烂尾” 成大众汽车“车库”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