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运营 > 品牌 >> 正文

昆航孔探工程师胡续军:飞机发动机21年的坚守



2016-11-03   作者:马国兴 廖喆  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在8月8日民航局召开的月度安全运行形势分析会上,民航局局长冯正霖针对当前机务维修、航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时,提出了要弘扬打造工匠精神,使之成为民航人的职业追求,让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成为民航安全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为此,昆航推出“匠人精神”系列报道。我们将走近正在公司勤劳奋战的工匠们,倾听他们的故事,记录他们的风采,发掘他们的精神,以激发每一位劳动者的创造力,共同为实现昆航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昆明航有这样一群机务人,他们做着平凡的工作,却始终保持着精益求精、专业严谨的工作态度。负责孔探和无损检测工作的胡续军就是其中一位。

  在常人看来飞机维修尤其是发动机维修带着一层神秘色彩:要等到坏了再修吗?或者发动机在空中坏了怎么办?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胡续军负责的工作大概也有这么一些神秘:给发动机做孔探检查,给飞机做无损检测。

胡续军-2.jpg

  孔探工程师到底是干啥的?

  通常,我们可以用肉眼来检查发动机外部的损伤,但如何检查内部结构损伤呢?难道把它拆开分解吗?当然不是。这时就需要运用一种如同医学上胃镜的技术,称之为孔探。

  孔探(内窥镜检查)是检查飞机发动机内部组件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准确的孔探检查,能够有效检查出发动机内部的潜在隐患。类似的,在不损害或不影响飞机结构的前提下,采用射线、超声、红外、电磁等原理技术并结合仪器对飞机材料、零件进行缺陷、化学、物理参数检测的技术则是无损检测。

  发动机内部损伤都是毫米级的,稍不留神就有可能错过,这就要求孔探人员能准确捕捉到细小损伤,并且能将损伤准确定位,才能在相应标准中找到损伤容限,做出准确的判断,所以需要有很好的耐心和细心。

  孔探工作枯燥乏味,往往是单枪匹马,而且在工作的时候经常是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在狭窄的空间里,需要孔探人员有很好的忍耐力才能顺利完成。并且在工作中时刻注意所使用的工具设备,以免损坏设备或有异物掉落进发动机内部。

  机务人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是和凶残的蚊子在“战斗”

胡续军-1.jpg

  一个普通的夜晚,公司一架飞机在丽江发动机故障,需要孔探检查。在接到通知后胡续军第一时间前往公司,准备前往丽江开展孔探工作,以确认发动机损伤的情况。

  当晚跟机到达丽江已经是次日凌晨2点,当晚丽江大雨,为了保护设备,只能选择在大雨间隙开展孔探,等到雨停以后,天气还是那么的闷热潮湿,机场凶狠的蚊子在胡续军身上不停地盘旋,时不时在他的手上,脖子上,脸上盯咬,然而长期积累的职业素养让他不会因为任何理由在工作时分神,盯着显示器上的每一片发动机叶片,不放过任何缺陷。完成检查工作后,已经是早上七点半,本次检查总共发现有十几处损伤缺陷,长时间的专注工作让胡续军此时的眼晴是通红且布满血丝,但他却没有向谁诉苦,做完孔探记录时已经是早上九点多。最终经过细心的检查,确认本次发动机故障原因为机械故障排除人为因素,并且发动机不可用,需要换发。

  机务人二十一年的坚守

  从1995年第一次接触无损检测开始算起,胡续军已在无损检测的工作岗位上坚持了21年,从2005年第一次开始孔探工作算起,胡续军在孔探工作的工作岗位上也坚持了11年,数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中,胡续军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对一架架飞机详加检测,对一台台发动机认真孔探,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对匠心持之以恒的坚持。

  “工匠精神”不是一个口号,是我们身边每一位师傅岁月积累的精神品质,这种精神品质推动着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承载着公司的未来和希望,感染着我们一代又一代年轻人。

责编:xwxw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