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运营 > 品牌 >> 正文

做首都机场的“绿色先行者



2013-04-28   作者:  来源:千龙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北京首都机场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是隶属于首都机场集团公司下的专业化公司,承担首都机场地区的供水、供电、供气、供热、供冷、供蒸汽、污水处理、航空垃圾焚烧等动力能源系统的生产供应、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在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后,动力能源公司在民航强国战略的指引下,致力把“绿色机场”的理念贯彻到机场运营的全过程中,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首都机场 “绿色航港、低碳出行”的发展规划。

  动力能源公司通过多年的努力与实践,逐步形成了以“三个转变”为核心内容的节能减排指导思路,即由经验节能向科学节能转变;由产品节能向工艺节能转变;由局部节能向系统节能转变,并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历练,把节能管理核心目标凝练为“以能源管理体系为依托,把握需求、按需供能”,从而实现首都机场节能减排工作螺旋式上升。

  创新业务模式,实现战略转型

  2012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完成“三连跳”,突破8000万人次,跃升全球第二位。旅客吞吐量的“三连跳”决不能被能源成本的“三连跳”拖垮。动力能源公司主动在首都机场引入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与航站楼用能方签订了总额5.6亿元的能源费用托管的合同能源管理合同,以帮助最大能源客户——航站楼实现能源成本的“零增长”。

  2011年,公司克服了旅客流量增长、服务标准提升等不利因素带来的行李、APM、电梯步道等系统的用能增长,最终实现全年节电728万度,超过目标278万度。2012年,面对基础能源价格上涨、服务保障标准提升的双重考验,公司在供暖时间延长的情况下,强化热源侧经济运行模式,单位能耗降低5.6%。在供冷季增加设备运行台时1449小时,供冷量增加3.58%,公司采取多项措施严控生产成本,尤其是创新性的采取了“错峰蓄冷”措施,使单位冷量成本降低1%。

  依托科学管理 规划整体布局

  动力能源公司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发布运行能源管理体系。该体系的发布运行是第一次将先进的能源管理方法与机场供能管理实际相结合,建立的一套针对机场节能减排科学化、体系化且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

  2010年8月,动力能源公司成为全国第二家,交通业第一家获得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能源管理企业,从此迈向标准化、科学化和系统化。2011年,公司还针对与航站楼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着手将能源管理体系引入的代维服务业务,提升节能服务的附加值,并着重对航站楼的用能结构、用能系统、用能规律进行了分析,初步形成了航站楼总体、独立用能系统、区域用能单元三层次体系架构的核算及数据分析模型,并结合阿米巴经营的理念,将航站楼用能系统及用能指标拆分至各运行班组,实现航站楼内工艺系统阿米巴统计分析,使各班组直接参与节能管理工作,实现了公司全员参与、对标先进的理念提升。

  推进技改项目 发动群体参与

  近年来,动力能源公司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优化了产业结构,平均每年节水30万吨、节约天然气600万立方米、减排污水4.6万吨,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2010年,公司完成10吨蒸汽锅炉改造项目,改变了多年来过渡季节供热耗能浪费多的问题,优化了过渡季蒸汽供应工艺,过渡季蒸汽产出能耗降低近50%,该项目获得了民航局节能减排专项奖励资金的奖励。2011年6月,公司完成了西区冷却塔的节能改造工作,制冷机平均每台时制冷效率同比2010年提高46.3%,整个制冷季节约能源成本达到188.3万元。同时,公司通过科学计算水力系统平衡、有针对性地调整热网系统的运行模式,2011~2012年供暖季实现减少电耗2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200吨、减少烟尘排放600吨和二氧化硫排放60吨。除了加大改造力度,公司还通过各种方式充分调动员工参与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性。2012年,公司开展以万元产值能耗降低3%为主要内容的节能减排达标竞赛活动,提升了广大员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热情。

  加强行业交流 放眼外部市场

  公司多次迎接由国家发改委、北京市发改委和民航局节能减排工作组的调研,进行了多维度、深层次的沟通,并与顺义区政府建立了长期密切的联系。公司还频繁地与国内外大型机场、各大能源上游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和项目沟通。2012年,公司先后对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内蒙古呼和浩特国际机场等机场进行调研,为公司开拓首都机场之外的市场打下坚实基础。今年,公司与国航签订了节能服务咨询项目,为国航总部办公楼和信息楼,提供专业的节能评估和系统节能方案。

  未来,动力能源公司将努力建立首都机场地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整体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成为机场业内环保工作和节能减排的标杆企业,助力首都机场实现“打造绿色机场”的宏伟目标。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