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文化 > 文章 >> 正文

空港观察:浅析我国中小机场航空旅游发展问题及建议



2021-06-25   作者:尤怀墨  来源:国际航空运输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随着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综合贡献占比已超过11%(2019年数据),成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各类交通设施的不断改善,以机场为节点构建的立体、高速交通网络等,改变了游客的出行方式、旅游观念,从而使航空成为现代旅游的基本交通方式,航空旅游逐渐成为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和全域旅游的快速推进,航空运输作为旅游业的基础支撑和先决条件,对旅游业的带动和发展作用愈加凸显。中小机场是民航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旅游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以更高的运行效率、更好的服务水平、更强的市场能力满足游客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出游需求,是机场面临的机遇也是挑战。当前,我国多数中小机场在“航空+旅游”发展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航空+旅游”模式下产品单一。我国多数中小机场缺乏精准针对不同需求游客的航旅线路和品质服务,航空旅游特色产品不鲜明,产品多以观光旅游为主,休闲娱乐、民族文化、航空体验等产品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

  二是“航空+旅游”资源辐射范围有限。由于中小机场航线网络通达性普遍不足,干支结合、支支相连的轮辐式航线网络尚未健全,短途运输航班执行率难以保证,新开航线协调难度较大,干-支-通联程渠道不完善,难以串联全部旅游景点,以机场为核心的航空旅游生态体系有待。

  三是“航空+旅游”融合模式机制不完善。我国部分中小机场与航空公司、周边景点、大型旅行社、OTA平台等均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和联动,航旅信息、资源、人才交流等共享机制尚未建立,航旅联合宣传营销方式有待完善,“以航促旅,以旅彰航”的格局尚未形成。

  旅游与航空,二者是利益共同体,航空业不仅是旅游业的催化剂,也是其重要的发展引擎。随着国内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扎实推进,“低密度+高质量”的品质旅行和“大众化+高频次”的休闲化旅行将成为新常态,我国中小机场应当把握国内航旅市场恢复机遇,从以下“四化”着手:

  优化航线。加强与国内优秀旅游城市、区域枢纽机场、中转机场的航空联系,逐步培育市场,扩大航空资源辐射范围;推进通航基础设施建设,夯实通航旅游发展基础,通过支支串飞、环飞、短途航空运输等运输服务匹配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增加至区域旅游城市(景点)的连通性,提升旅游资源聚集能力;推行通程航班,优化旅客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增加旅客流量,促进全域旅游的发展。

  细化产品。针对大众、旅游、商务等不同类型旅客,重点围绕休闲度假旅游、健康养生旅游、家庭亲子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和乡村旅游等领域,进行分层次、多样化的产品设计,向旅客提供“空高”联合中转产品、“机票+酒店+门票+其他交通”产品、低空观光旅游产品等一站式、品质化、个性化的产品服务,打造以机场为核心的航旅品牌。

  强化营销。大力推进航旅新基建,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采取“机场+互联网+大数据”营销,充分对接全域优质旅游资源,与本土具有代表性的文化IP合作,推动本土文旅走进机场,加强与旅客的互动交融,促进旅客线上UGC内容产生,打造特色鲜明的航旅形象;利用大数据技术深挖航空旅客价值找出目标客户群的旅游偏好、消费偏好和行为特征,建立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营销宣传体系,推进航旅数字化和便利化,开启全域智慧旅游新模式。

  深化合作。深化与区域内旅游资源、其他旅游机场、航空公司、酒店、地面公共交通等合作,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优势资源,通过跨产业、跨部门、跨区域合作,加强航旅信息、资源、人才共享,形成优势互补,实现航旅产品的联盟化、市场化运作。(尤怀墨 )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