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艺术资讯 >> 正文

魏传忠:潜心于书香墨韵之间



2014-11-20   作者:魏传忠  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九月的北京,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拙作《国学墨韵—魏传忠书国学名句作品选》丛书即将付梓。借此机会,想跟读者交流一下我在读书习字方面的经历和体会。

  读书习字,一种孤独的享受

  读书习字之于我,是自幼养成的习惯。

  古人云,术业有专攻。虽不敢自诩在读书习字上有了大造就,但自扪在品读汉字文化、研读国学经典、书写国学名句这三个方面倾力甚多,用时甚久。也许因了这三个领域都属于传统文化范畴的缘故,有不少朋友问我同一个问题:“老魏,你整天痴迷于读书习字,不觉得孤独吗?”

  “读书习字状态下的‘孤独’,因与书为伴、与墨为友,实乃一种‘孤独’中的享受。”这是对友人的作答,也是我的切身感受。读书习字作为一种纯粹的个体行为,沉潜书斋,远离喧嚣,致力于学,才会读有所思,学有所获,习有所得。台灯下,一书在手,与智者对晤;书案前,挥毫泼墨,任情愫飞扬,真的是人生至高至纯的享受,无关乎孤独。

  的确,读书习字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甚至想,倘或可能摆脱世事负累、尘世纷扰,我会躲进大山深处,在一间青苔老屋中简居,于书香、茶香、墨香“三香”交融中,独享一个人的安静时光:捧一部《说文解字》,破解仓颉造字神话的秘密,追寻汉字演变的历史轨迹;执一部《论语》,仿若置身孔林杏坛之中,聆听孔圣人亲切的教诲;持一管毛笔,临池濡墨,书写脍炙人口的经典名句……在这样一个天地间,读自己想看的书,练自己想写的字,享受着一份静谧,一份惬意,一份从容,便是我最向往的桃源生活。

  哲人有言:“人生的第一大事是发现自己,因此,人们必须不时孤独和沉思。”在我看来,“孤独”是一种状态,在世事的浮躁、喧嚣之中,与纷扰的世俗生活拉开距离,给心灵寻找一方清净之地,营造属于自己的精神乐园;“沉思”是一种行为,静静的氛围,绵绵的思绪,不为外物所累、所困、所扰,才能使人静下心来,想想来自,看看去往,进而用一种完全属己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和人生。因而,读书习字状态下的“孤独和沉思”,则是“发现自己”的最好方式:当你潜心于读书习字时,你心中思索什么,你得到的就是什么;你心中有什么,你看到的就是什么;你把读书习字当作什么,读书习字也会把你塑造成什么。

  事实上,读书习字的过程就是发现自己、发掘自己、超越自己的过程。就我而言,读书习字的目的,就是为了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净化灵魂,陶冶情操,砥砺心志,提升志趣,并由此探索出一条“内外兼修、相融互渗、技道竞进”的研习书法的门径,形成蕴藉着自己阅历与修养的独立书风。

  著名作家贾平凹说过这样一段话:“人生得也罢,失也罢,悲也罢,喜也罢,要紧的是心中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我想,我们内心倘若能够获得一种澄明状态,那应该是中华传统文化赋予我们的。

  品读汉字,与母语相伴

  品读汉字之于我,是一种文化寻根之旅。

  汉字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世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字的姿态,生动又不乏工整;汉字的意蕴,婉约而更显唯美。比如,有些字,是一幅幅生动的图画;有些字,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有些字,是一段段鲜活的历史;有些字,说的是生活常理;有些字,谈的是科学道理;有些字,讲的是深刻的哲理;有些字,可以透析一个灵魂;有些字,可以诠释一个人生……汉字的魅力,在世界各种文字中独树一帜。

  品读汉字,让我领略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到母语文化的神圣伟大。尤其是它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给人

  以深刻启示,让人心生温暖。比如,“龙”字:在我幼年时“龙”是一个动物,少年时“龙”是一个童话,青年时“龙”是一个图腾,壮年时“龙”是一段历史,而当下再看“龙”字,它不再是动物,不是童话,不是图腾,也不单纯是历史,而是怀揣“中国梦”的每一个中华儿女。一个“龙”字,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折射出中国人特有的家国情怀。由此可见,汉字作为一种“表形达意”的文字, 无一字无来路,无一笔无出处,每个字都附丽着各自的文化底蕴,承载着各自的文化密码,可谓字字有生命,笔笔见灵性。

  其实,我品读汉字的习惯,源自父亲的影响和教诲。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父亲告诉我:“学认字有两个先生,一个是开口的先生,就是老师;另一个是不开口的先生,那就是字典。”如果说我在读书习字方面取得了一点成绩的话,那么很大一部分功劳应归于“不开口的先生”—字典。的确,品读汉字是正确认识、全面理解和规范使用汉字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以为,一个学书者倘若不了解其所书写汉字的内涵,甚至不清楚其字音、字形、字义,这种状态下的书写,就很难呈现其文化意涵、精神寄托和思想情感。而带有明显的盲目性、随意性的书写,不仅难以创作出好的作品,其艺术创新也无从谈起,终将会因缺失内源性动力而迷失了发展方向。

  中华民族自古就对汉字满怀敬畏。如“仓颉造字”的传说、“敬惜字纸”的习俗等,无不彰显出先人对汉字的至尊情怀。汉字是国脉所系。每个学书者,都应当也必须敬惜汉字,敬畏母语。而敬惜汉字,敬畏母语,就是要“晓其源、知其音、明其形、懂其义”,养成准确理解、正确使用、规范书写的习惯,用自己的行动捍卫母语文化的纯洁性,这应成为每个学书者的自觉担承—毕竟,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活化石,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所在。

  研读国学,以经典为友

  研读国学之于我,是一种精神需求。

  俄国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河流。”对我而言,研读国学经典就如与先贤圣哲的“隔空对话”,每每于此,好似有一条“不断流的潺潺小溪”静静地从心田流过,充实了我“思想的河流”,从中获得了如孔子所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阅读快乐和精神满足。

  最是国学能致远。研读经史子集,让我懂得了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道家的“无为”、法家的“法治”和兵家的“方略”,让我懂得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博大气度、“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和“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研读诗词歌赋,让我领略了楚辞的风骚、汉赋的酣畅、唐诗的豪迈、宋词的俊逸、元曲的优美、明清小说的奇崛。研读历代名帖,让我感受到了王羲之即兴书写《兰亭序》的豪情,颜真卿在哀思中书写《祭侄文稿》时的悲愤,苏轼在孤寂中书写《黄州寒食帖》时的喟叹,张旭在酩酊大醉中书写《古诗四帖》的癫狂……“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我在长期的研读国学经典的实践中,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自觉把研读国学经典的过程变为把握精髓,领略精华,感悟精神,提高学识,滋养书法的过程,使我受益匪浅。

  国学浸润心灵,经典涵养书法。我认为,研读国学与习书写字两者不可偏废。一个学书者倘若不注重读国学,不从国学中获得营养,就有点像文化“孤儿”,找不到精神依托。书法的根在国学。不论何“流”何“派”,书法不用国学来打底,就成为无根之木,充其量就如一件仿古家具,粗粗看上去很美,但仔细观之,却是一个了无生命张力的物器而已。书法是做不得假的,“书”无意蕴,“书”不由衷,就打动不了人。举凡自古至今的书法名家,无不是饱读诗文、博览群书、学识修养极高的文人。古代的王羲之、颜真卿、苏轼、黄庭坚等,近现代的于右任、赵朴初、林散之、沙孟海、启功、饶宗颐等,哪个不是学富五车、博览群书的文化大家。我想,他们之所以能成为文化巨匠,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有深厚的国学学养和文化积淀。

  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有句名言:“书法不是写出来的,是学问养出来的。”此言道出了国学与书法之间的内在关系。我以为,学书者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书艺,更需要有深厚的学养。实际上,多数学书者在笔法、墨法、章法等技法方面相差无几,而最终一决高下的则往往是由学书者的学养程度来决定的。只停留在技法层面上,即使焚膏继晷,兀兀穷年,也是难有所成的。“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则言语无味。”而“言语无味”的人,又怎能写出感动人、感染人的书法呢?宋代书法家黄庭坚的话,是值得我们铭记的。

  书写名句,与先哲同行

  书写经典名句之于我,是一种弘扬国学文化的担承。

  依我浅见,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以笔墨纸砚为工具,以线条为基础,以笔法、字法、章法、墨法为手段,以象形表意为目的,以书家学识品行为依托,以书写国学经典为主要内容的、兼具实用性、审美性于一体的抽象艺术。我的这个“以书写国学经典为主要内容”的提法,是以两个“实践依据”为支撑的:一是书法与国学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二是我一直以来在“品读汉字”、“研读国学”、“书写名句”方面的所有努力,都是围绕着践行“传播国学经典,彰显东方墨韵”这一理念而展开的。

  或问为何喜爱书写国学名句?可以这样说:在博大精深的国学典籍中,蕴含着思想上的大智、科学上的大真、心灵上的大善、心性上的大爱、行为上的大义、为人上的大诚、做事上的大信、艺术上的大美……这些流芳千古的国学经典,既是历代先哲圣贤奥义深蕴的思想成果,也是他们千锤百炼的语言珍品,寄托着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憧憬和愿望。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出席了今年的全国“两会”。会上,苏士澍委员在作大会发言时呼吁,尽快建立国家级书法学院,将每年9月的第一周设定为中国书法周。苏士澍委员的发言引起共鸣,也让我联想到自己提出的“传播国学经典,彰显东方墨韵”理念。而这一理念的核心,就是让国学借助书法得以有效的传播,让书法依托国学得以有效的传承,使人们在学习国学的同时练习书法,提升个人艺术素养,提高大众审美情趣;在练习书法过程中,接受国学文化的洗礼,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持。

  事实上,以书写国学名句为内容的书法作品拥有最广泛的社会基础,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究其原因,大抵有四:一是在内容上,国学名句折射着先哲们人文思想的光芒,具有超越时代局限、反映中华文明永恒价值的特征,与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相贴近,与民族福祉相契合,也与人们的精神需求相呼应,具有“向上的力量”和“向善的力量”。二是在形式上,作品凸显出以感情入书、以感悟入书的特点,实现了思想性、励志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完美融合,从而使传统文化“活”了起来,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三是在属性上,中国书法作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一,其本身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而且是国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四是在功能上,国学的育化作用,国学的文化魅力,常常蕴含在这些微言大义之中,而书法将先哲无形的思想赋予有形的黑白墨韵之中,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熏陶与感染,得到精神的砥砺与慰藉,从而汇聚起人们追求至善至爱至美的精神力量。

  或许会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总也跳不出古人的樊篱”。其实,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必须植根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脱离了群众,脱离了社会环境,艺术就失去了赖以生存发展的肥沃土壤。我以为,书法与国学如同一物两面,二者相辅相成,相互阐发。也可以说,书写国学名句是书法的永恒主题。书写国学名句的意义,就在于立足博大精深的国学文化,以优秀的书法作品感染人、鼓舞人,激励爱国情操,凝聚民族团结,维系全球华人,使中华文化光耀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这是书法家们的一份责任。弘扬传统文化人人有责,要依靠每一个人的力量。我将秉持“传播国学经典,彰显东方墨韵”的理念,自觉把书法实践植根于国学的沃土,增强文化自信,在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潜心国学与书法的传承实践,探索国学与书法同体共生的新路子,自觉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为文化强国的建设尽绵薄之力。

  父亲,我的人生导师

  父亲之于我,是慈父,更是人生导师。

  实际上,在我五岁前的记忆里,对父亲的印象十分模糊,直到有一天父亲手把手教我用毛笔写下第一个“人”字后,父亲的形象才开始清晰起来。

  贫困,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民族记忆,也是我童年的经历。在那个时代,父亲就如一座巍峨的大山,给了我们最坚实的依靠;又好似一棵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然而,父亲更是我心灵成长的导师,在艰难困苦的日子里,给了我宝贵的启蒙教育。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我读书习字的习惯,就源自父亲的启蒙教育。当同龄的小伙伴在户外尽兴玩耍的时候,我在几乎不为人知的角落里,被父亲领上了一条带有传统私塾印痕的启蒙教育之路。从背诵“之乎者也”到练习书法,自此与国学和书法结下不解之缘。记得当初父亲让我写的最多的是“永”字(即“永字八法”)。父亲从握笔的姿势到运笔的技巧,从笔画顺序到间架结构,都一一指点,反复示范,而且还下达“硬指标”,每天必须习写几十个字。几个月练下来,我的字就写得有模有样了,也同时对书法产生了异乎寻常的热爱。 父亲常说,“字是一个人的脸面”,“学写字要先学做人”。年幼时我并不懂得其真正含义,及长才逐渐懂得了其中的哲理。现在看来,父亲对我的启蒙教育并不在于教我读了多少国学启蒙读物,掌握了多少书法技巧,而在于帮我树立起了学习兴趣,养成了读书习字的习惯。可以说,父亲对我的启蒙教育就像一缕春风,润泽了我稚嫩的心灵,让我在贫困年代里,拥有了富足的精神生活。更为重要的是,父亲的启蒙教育,深刻地影响了我对世界的看法,对事物的认识,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辨别,乃至我的人生走向。

  家父魏庆芳是一位教师,早年接受私塾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研习既久,情有独钟。他精通国学,工诗善书。从教四十余年, 坚持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把毕生的心血献给了他挚爱的教育和学生,直至离休。家父自幼临帖习字,书宗二王,后学欧、颜,并工楷行隶诸书体,尤擅行草,其楷书清刚挺朗,笔势遒劲丰韵,有“颜筋柳骨”之风。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胡抗美先生赞其书法“古雅华滋,拙厚劲逸”。家父一生以修身学问为本,虽精于翰墨,且墨迹广被收藏,但他从不自诩为书法家,书法在他看来,只是余暇时光里“乘物以游心”而已。

  时间飞逝。当我告别了青少年时期的意气风发,挥别了四十而不惑的风华正茂,穿过了五十而知天命的志存高远,站在即将告别职场生涯的门槛,才更清晰的看清自己,读懂父亲。我深切地体会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一方面来自组织的培养、领导的关心和同事们的帮助,另一方面则来自父亲的言传身教。我想,也许父亲当年未曾想过他的启蒙教育能够改变儿子的命运;也许父亲当年未曾想过他的谆谆教诲能够影响儿子的人生,然而我要告诉父亲的是:您当年的启蒙教育,犹如一把熊熊燃烧的篝火,点燃了我的求知之火、希望之火;您当年的谆谆教诲,宛若一盏璀璨的明灯,点亮了我的理想之路、人生之路。正是父亲所付出的这一切,才成就了我的今天。

  时光荏苒,岁月不居。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父亲,器宇轩昂,精神矍铄,温暖的笑容如同和煦的春光,满脸慈祥。不过,父亲毕竟老了,略显佝偻,步履有些蹒跚。但父亲的精神不老,他腹有诗书,内心高贵,仍每天临池不辍。前几天我去探视父亲,临别时,他执意送我出门,眼神有一瞬间是年轻且灿烂的,就像几十年前上小学的第一天,年轻的父亲送我去学校报到一样。这由心而生的昔日情景,让我倍感温馨。遽然间,我看见父亲背后墙壁上悬挂着一副中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16个遒劲大字,古朴凝重,神韵宏阔,意境高远。这是父亲晚年心境的真实写照。

  面对慈祥的父亲,我常想:父亲不仅给予了我生命,更培养了我的性格、意志和品质。面对仁厚的父亲,我常想起他的教诲:“书法写到最后是一个‘人’字。”学书若做人,成为我的人生箴言。父亲,您是我人生的导师!

  临池数十载,感恩引路人

  我已行年六十。回眸自己五十余年的习书生涯,可粗略划分为前后两个不同阶段。前期,幼承庭训,由唐帖入而及晋,心摹手追,以追求用笔的俊美飘逸、洒脱流畅为旨趣;后期,涉足汉魏,追随“二王”,醉心颜、柳,对张旭、怀素用功尤勤,旁及米芾、傅山等名家先贤,并临习林散之、于右任等当代圣手,以追求笔墨的气势宏博、古雅朴拙为旨要。积跬步行千里,入精微知气象。五十余年的刻苦研习,使我渐悟书道,自成体貌,独具格调,并得到了前辈和同道们的认可肯定。

  正如“人”字结构是一撇一捺的相互支撑一样,没有谁只靠自己就能成功。一个人能否做成、做好一件事,是离不开别人的帮助的。此时此刻,我捧读散发着浓郁书香的《国学墨韵—魏传忠书国学名句作品选》丛书书稿,不由得想起了那些教我德艺、扶我前行的师友。

  在给予我帮助的所有人中,有一位长辈是需要特别提及的,他就是97岁高龄的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

  饶宗颐先生于我,有知遇之恩。2012年,《魏传忠书法作品集》即将出版,想请一位德劭的大家写序,以期为我指点迷津,首先想到了宗颐老。其时恰好要去香港出差,便挑选了若干幅作品带去,希望得到宗颐老的开示。岂料,当我忙完工作,准备登门拜访时,他却抱恙入院。而我前往探视,却又为医生严拒。只得留下作品,怅然若失地离开了。而让我惊喜的是,就在我回京不久,收到了宗颐老题写的书名和序言:魏传忠“天赋好、造诣深、能破立、善标新”,其勉励之情溢然在纸,令人如沐春风。宗颐老贵为国学泰斗,一代宗师,却完全没有大师的架子,他这般乐于奖掖后学、提携晚进的长者风范,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鞭策。为不负宗颐老厚望,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业余时间,沉浸于书法研习之中,即使在飞机上也是“帖”不离手,或用手指临“帖”。一位同事曾赋诗道:“谁执书帖当空舞,翰墨痴人魏传忠。”有时,当我进入逸兴入神的状态,常常忘记了腰间盘突出的病痛,甚至不知东方之既白。

  勤奋与收获总是相随的。自出版《魏传忠书法作品集》后,我觉得自己在风格品味上有了一些变化与突破。于是,便萌生了一个念头:出版一套四卷本的《国学墨韵—魏传忠书国学名句作品选》丛书,借以检视、总结这几十年的学书历程。当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这一计划禀告宗颐老后,他欣然允诺,并以抱病之躯为这套丛书题写书名并作序,这让我大为感动。

  从《魏传忠书法作品集》到《国学墨韵—魏传忠书国学名句作品选》丛书,宗颐老如此厚待于我,真不知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激之情。我只想告诉宗颐老:您对我的关爱与勉励、奖掖与提携、教诲与期望,定当没齿不忘,并将激励、鞭策着我更加奋然前行。

  文化大师是时代的文化标识,代表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高度。宗颐老作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大师,他贯通古今,兼容中西,如一座巍峨峻拔的文化泰山,代表了当代文化的高度和厚度。我作如是观。

  教诲铭心头,恩情重如山。我愿以《国学墨韵—魏传忠书国学名句作品选》丛书作为一份特别礼物献给宗颐老,藉以表达对他的崇高敬意和衷心祝福。

  (此文为《国学墨韵》丛书的“自序”)

责编:xwxw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