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机场单日航班起降突破110架次
国际空港信息网2014年7月22日消息:7月19日,呼伦贝尔机场日进出港航班首次突破110架次,同比增长29.4%;单日旅客吞吐量突破13962人次,同比增长34.3%;航班平均客座率达到85.9%,各项指标均刷新了历史记录。
当日航班高峰时刻分别集中在两个时段,12:30-14:30,共保障进出港航班24架次;20:00-22:00,共保障进出港航班32架次,高峰小时架次12架次,对讲机里不时传出“机场流控原因航班暂时无法降落”的对话,11个停机位全部停满,飞机在海拉尔城市上空盘旋,候机楼内外人满为患。当机场保障能力遭遇资源限制的严峻考验,公司领导全部到位,靠前指挥,全体员工尽职尽责、忘我奉献,各部门协同作战、互相配合,举公司全员之力,克服机场运行资源限制,保障所有航班安全运行,确保了旅客安全、顺畅出行。
未雨绸缪、积极应对
7月19日7:00,值班领导张述强与各保障部门负责人召开旺季保障工作晨会。面对首次航班保障架次之最,各部门并没有表现出我预想中的慌乱和问题重重,也许,久经呼伦贝尔机场的“旺季”,大家已经变得更加从容、淡定。运行指挥中心提前对机位进行了预排,就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预判,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地服、安检、飞管临时调配休息人员,确保岗位人员充足,值机柜台、安检通道全天候开放,随时办理值机手续确保候机楼内旅客通畅、无阻塞;公安人员全员上岗,加大重点岗位值守、巡逻力度,确保候机楼安全;航站区管理部、机务、贵宾、配餐等部门再次梳理工作流程,强化服务保障中的各项环节和接口。各部门随时准备启动应急预案,公司领导全部身临一线,靠前指挥,一天的保障工作有序进行。
通力合作、井然有序
虽然提前做了周密的布置,但当高峰小时真的到来时,看着候机楼内、外,停机坪,都是人潮和停满的飞机时,大家还是如临大敌,感觉很紧张。笔者一直在候机楼内外穿梭,希望用镜头、用眼睛、用键盘将这有史以来最“旺”的一天原原本本的记录下来。
17:00开始,6个值机柜台全部开放。20:30,随着CA1791航班的降落,呼伦贝尔机场高峰小时真正到来了,机坪上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候机楼内更是人潮涌动,用当地人的话说“你们机场咋比火车站还要挤”,笔者已经无法挤到值机柜台前拍摄值机员的工作状态。
宋海妍,值机室的“大姐大”,又开始发挥声音大的优势,“没有托运行李的旅客请到这边来,大家不要挤,注意秩序”,声音虽大,但明显已经透着干哑;安检操机人员,认真看着图像的同时,不时随手拿起手旁的“扩音器”,寻找着需要开包检查的行李主人,“扩音器”是专门为托运操机员准备的,因为嘈杂混乱的大厅里,无论安检人员怎么喊,声音都会被淹没;公安的兄弟们,在值机柜台维护秩序的同时,不时的帮助值机员拴行李牌;安检员开包时,还要帮助安检操机员拿下行李传送带上的箱包。
22:00左右,在大家的“艰苦奋战、通力合作”中,航班全部顺利出港。嘈杂的候机大厅人潮渐渐散去,六个值机柜台的值机员不约而同长舒了口气,“终于完事儿了,坐的口干舌燥屁股疼”……
据统计,在连续的5个小时奋战中,机场出港3883名旅客,2212件行李。全体共计保障出港旅客6732人次,进港旅客7230人次,北京进港客座率97%,出港客座率92%。
没有航延是我们最大的期望
候机楼内渐渐平息,当日凌晨1:30左右航班全部结束,人们拖着疲惫的身体、沉重的脚步慢慢走上了班车上,司机很配合的关闭了车灯,班车里静悄悄的,听到的只是人们的呼吸声。所有员工已是身心俱疲了。口渴、饥饿、疼痛,在高压过后,渐渐缓过神儿来,纷纷以不同的形式向透支的身体们抗议着。打开微信,看到朋友圈儿里同事们的信息:“胃,商量个事儿呗,你别疼了,我下次一定按时吃饭”,“我距上次吃饭到现在已经12小时了,能给我个吃饭时间么,只要5分钟就行”“要是能12点前睡觉我就知足了”“还好没有大晚点”“航班如律令,期待都正常”......
在人们的美好期望中,首个“单日航班架次突破历史新高日”圆满结束了。第二个、第三个......还在等着我们。此时,我们有的更多的是期寄,没有惧怕。
责编:admin2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乌兰浩特至呼和浩特航线航班加密
- 下一篇:台湾远东航空公司开通哈尔滨—台北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