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机场空港服务公司:大时代下小人物 平凡人显真本色
庚子冬春之交,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数日之内即席卷全国,阴影笼罩龙江大地,一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随即打响。
有这样一群人,平日默默无闻,疫情当前他们无惧风险、挺身而出;有这样一群人,平日任劳任怨,危难之际他们服务大局、勇担重任;有这样一群人,平日朴实无华,考验来临他们绽放光彩、无私奉献。不需要紧急动员,也没有豪言壮语,在城市交通几近瘫痪的时候,他们上演了最美“逆行”;转运旅客、输送员工,平凡的岗位上,他们书写了不平凡的业绩。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们是平凡而伟大的“城市英雄”。
他们来自同一个地方——哈尔滨机场空港服务公司。
逆潮而上 45名老师傅的“疫”无反顾
哈尔滨机场空港服务公司巴士车队现有45名驾驶员,平均年龄48岁。平日里,他们负责机场巴士1号线,以及哈尔滨机场几千名职工的通勤工作。在旅客们的眼里,他们是普普通通的司机师傅。在员工们的眼里,他们是默默无闻的老大哥。而在他们眼中,交通是城市的血脉,自己则是血脉中必不可少的一份子。
大事难事看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疫情在蔓延扩散,哈尔滨成为省内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一时人心惶惶,家家闭门不出。随着疫情的恶化,交通管控措施在逐步升级——2月4日,哈尔滨市内9个行政区实行道路临时交通管制,限行私家车尾号;2月13日,哈尔滨禁止所有私家车无故上路;2月19日,哈尔滨道里区、道外区、南岗区、香坊区四个主城区“封城”,所有车辆、人员不得随意出入,机场与三个市内火车站之间实行点对点转送。一时间,机场巴士成为了旅客的唯一选择。但是,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机场巴士3号线、4号线、江北万达线先后停运,机场巴士1号线保障压力陡然增大,可每天仍有近万名旅客需要往返于哈尔滨机场和市区之间,怎么办?
只要有需求,班车就不能停!面对肆虐的疫情,45名老师傅,发出了这样的誓言。不惧危险,逆潮而动,竭尽全力克服一切困难,最大限度地确保班车正常运行。防护用品紧张,他们精打细算,舍不得浪费一个口罩、一副手套;驾驶员人手不够,他们加班加点,在保证休息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加大发车频次;车辆调度困难,他们绞尽脑汁优化运行图,尽最大可能发挥车辆运力……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所有机场巴士和通勤车都只能按一半人数乘坐,平日里能坐50人的大巴,现在只能坐25人。同时,为了防止交叉感染,确保员工防护,通勤驾驶员不能再驾驶机场巴士,一时间,驾驶员捉襟见肘,运力要求几乎提高了一倍,保障压力急剧增大。“疫情前,我们每天保障28辆通勤,疫情期间就要保障42辆通勤,25个人一个都不能超,这是上级下的死命令,哪怕多出来一个人我们也必须单独再接一趟。”车队负责人姜跃斌说。“这些老师傅们,谁家里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疫情期间,家里都有各种困难,但是面对保障任务,他们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退缩。”
面对急剧增长的保障压力,这些驾驶员们作出了极大的牺牲,副班时间延长,驾驶频次也提高了。值班驾驶员每天凌晨三点钟就要从家出发,四点钟到岗后就要立即对车辆进行全面消毒、通风和清洁,一直忙碌到当日航班结束。由于驾驶频次增多,他们甚至中午只有5-10分钟的吃饭时间,有的驾驶员忙到打完饭只能在车上吃一半,剩下的饭到站了热一热再继续吃。有的驾驶员只能随身带着小面包和红肠,每次等待上客时赶快垫两口。为了避免车辆空载,减少雇佣外包车辆使用,降低运营成本,疫情期间,他们每天还要尽可能发挥车辆最大运力,歇人不歇车,一个司机停下休息,另一个司机如同接过接力棒一般,立马把起方向盘,奔驰在城市的大道上。
两鬓斑白,不改坚韧之志;艰难困苦,不负集团重托。45名老师傅,如同45把火炬,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出着炽热的光芒。
勇于担当 28个日夜的默默坚守
需要时刻冲得上,关键时刻见真章。疫情来袭,封城封路,交通断绝。为了不耽误保障工作,许多空港服务人连续坚守机场二十多天,如同“守夜人”一般苦苦守望黎明。
黄永成是一名普通的行李员,家在双城。疫情初期,双城区就已全面封闭。为了不耽误工作,他毅然放下了对家人的挂念,在单位一住就是28天。住在单位的生活,枯燥又不便,有时下班晚错过了饭点,黄永成只能靠同事们带给他的方便面充饥。短短一个月,他吃了两箱方便面。
行李员这个岗位每天都要接触上千名旅客,无论风霜雨雪,始终都在室外工作。疫情期间,黄永成要面对面地接过旅客行李,还要将每个行李仔细锁好,再把钥匙递给旅客,期间就难免与旅客密切接触。大家问他怕不怕,黄永成露出朴实的笑容:“怕!但是这活总得有人干呀!”
乔伟华是空港服务公司的一名车辆调度员。疫情爆发后,他也是住在单位一个多月,回家的次数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家里的孩子今年夏天要中考了,在他成长最重要的阶段我也不能尽到做父亲的责任,没法回去辅导他、陪伴他,心里很愧疚。也怕他考不好着急上火,但更怕一旦染病带着病毒传染给家人。”提起孩子,乔伟华哽咽了,“前几天我买了点蔬菜、营养品给孩子,到家门口都不敢进去,只能把东西放到门口,远远地喊了一句‘儿子,好好学习!’转身那一刻眼泪就禁不住地掉。”
“疫情一来,我们所有民航人都不容易,我们空港服务人同样如此。他们都是一个个最普通、最基础的岗位,即使面临诸多困难,他们都在咬牙克服,无论分配到哪个岗位,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当旅客换乘中心负责人孙海涛提起这些平日里并肩作战的同事们,不禁眼泛泪光,“巴士售票处都是一些年轻的孩子在承担,他们虽然年纪都挺小,但是却非常顾大局、肯付出。售票员范阳阳过年那几天发高烧,大家都劝她回家休息,但是医院检查排除感染风险后,烧刚退她就匆匆忙忙地赶回来了。”孙海涛说。
国难当头,匹夫有责。一个个上有老、下有小的职工,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凝聚着群力抗疫的磅礴力量。国强则家安!他们怀着最朴素的感情,抛却了对家庭的牵挂,坚守在一个个最普通的岗位上。在这场众志成城的人民战争中,每一个坚守一线的人都是战士!
服务不变 3932台次的恪尽职守
疫情虽未退,服务永不变。空港服务公司聚焦旅客关心的重点、痛点问题,想旅客之所想,急旅客之所急。在疫情期间,最大限度地确保服务“不缩水”“不打折”。
确保旅客安全就是最好的服务。1月24日-3月23日,空港服务公司运营的机场巴士1号线共发车3932台次,输送旅客45818人次。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旅客交叉感染风险,每班次的驾驶员都要测温。同时,在驾驶员极为紧缺的情况下,他们仍然抽调了三人专职负责巴士车辆消杀工作,确保消杀全方位、无死角。“这些消杀员每天都要循环往复地对车辆进行通风、清洁、消杀、测量驾驶员体温,一项都不能少。”负责人如是说,每班次车辆至少要彻底消杀两遍,每个消杀员一天就要消杀60多车次。“一天下来,一身都是消毒水味,吃饭时候感觉嘴里都是苦的。我们经常打趣说,没谁比我们更安全了。”一位消杀员笑着介绍说。
2月19日,哈尔滨四个主城区“封城”,所有车辆、人员不得随意出入,机场与三个市内火车站之间实行点对点转送。一时间,政府保障车辆不足。这时,哈尔滨机场承担起了国企责任与社会担当,机场巴士被政府征用,免费运送中转旅客。
“那是哈市疫情最严峻的几天,有一次,有一位旅客在市内测温点被测出发热,驾驶员和车上的乘客都要接受排查。大家都吓坏了,有的旅客怕赶不上飞机,有的旅客觉得离发热人太近,怕被感染,有的孩子都哭了。虽然司机师傅自己也提心吊胆,可他还是尽自己所能安慰着身旁的旅客。当排除旅客感染风险时,他就又立刻风风火火地返回岗位上了。车都开完一圈了,他才想起来,自己一天都没吃饭了。”孙海涛说。
由于疫情防控要求,旅客不能在航站楼内过夜,周边宾馆又全部停业,许多中转旅客无处可去。在这个时候,又是机场巴士承担起了运送重任。疫情期间,每日航前、航后机场巴士都会免费接送这些旅客往返于市内宾馆和机场之间。每当看到这些旅客平安抵达后的笑脸,司机师傅感觉一天的疲惫都一扫而空,因为他们知道,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大时代中,空港服务公司的一个个朴实面孔,只是一个个平凡而普通的小人物。但在这场全社会、全民族的大考中,他们用勤劳的双肩扛起了重任,化身为时代大潮中一朵美丽的浪花。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二连浩特机场:一朝腾飞新“企”点 十年筑路蓝天梦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