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运营 > 保障 >> 正文

英雄机长刘传建:以生命的名义捍卫最高职责



2018-10-26   作者:刘韶滨  来源:中国民航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以生命的名义捍卫最高职责

  9月30日17时左右,四川航空“中国民航英雄机组”全体成员正等待着接受习近平总书记的会见。站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门外的刘传健心里既兴奋又紧张。他低头又整理了一番身上的白衬衫,脚下的地毯软绵绵的,踩不出一丝声音。他抬起头来,看了看另外8名机组成员:在明亮的灯光下,他们的表情同样绷得紧紧的。光荣的时刻,肃穆的心情。

  大门轻轻地打开了。豁然开朗的一刹那,5月14日那个早晨,没有风挡玻璃的驾驶舱里,生死边缘的33分钟浓缩成一个白影,从刘传健的意识深处浮起、闪过。

  “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对付万分之一的隐患”

  “‘机长’两个简单的字,所肩负的责任重如泰山,唯有经过千锤百炼才能铸成。作为一名机长,必须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对付万分之一的隐患。”当记者问起“机长”这个身份意味着什么时,刘传健说出了这句话,每个字都铿铿锵锵,让人马上联想到重锤敲打生铁的画面。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记者专访刘传健

  在刘传健身上,这一锤一锤的敲打,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他成为空军第二飞行学院的学员时便开始了。当年,空军飞行学员的招收条件十分严格,学员们无不是千里挑一,但即便如此,仍然有超过百分之七十的淘汰率,并且采取的是末位淘汰机制。在这种环境下,刘传健养成了一刻不放松的习惯。顺利毕业成为空军飞行教员后,他又将这种好习惯以身作则地传递给学员。

  2006年,刘传健从军队转业到四川航空,身份转变成一名民航飞行员。“以前飞的是战斗机,追求的是灵活机动;现在要飞民航客机,必须将安全摆在首位。两者的理念完全不同。”尽管已经当了11年的空军飞行教员,进入民航后,刘传健还是需要在很多方面完善、转变,需要从零开始,但不变的是他对自己百分之百的严格要求。

  “民航是一个知识更新换代很快的行业,作为机长需要不断充电。”在刘传健卧室的案头,始终摆放着与航空相关的书籍,临睡前翻看学习,是他十数年如一日养成的习惯。若是碰上了与飞行相关的问题和疑惑,刘传健更是会展现出一股非弄清楚不可的劲头。

  5月14日早晨,坐在3U8633航班驾驶室里的刘传健曾给另一位机长蒋健发出一条信息,上面写着:“逃生绳长度:5.5米。”原来,前一天,两人同飞航班时讨论到高原飞行逃生绳的长度,谁都说不准。“我心里老是惦记着这件事,第二天上飞机就翻开手册查了查。”刘传健告诉记者,“贝壳,单个看过去似乎不怎么样,但是把它们串到一块儿,就会很美。对于飞行员来说也是这样,不起眼的基本功和基础知识,一点点积累起来就等于过硬的飞行技术。”

  在刘传健看来,除了过硬的飞行技术之外,一名合格的机长还必须具备三项特质:“首先是严谨,机长的字典里不能有‘随意’两个字,要比规章和制度更严格要求自己;其次是慎独,机长是一架航班上的绝对权力,这就要求机长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更要按照规章去做,不能疏忽;最后是担当,要把保障旅客的安全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以前在部队的时候,战斗机的轰鸣声一起,整座家属院突然寂静了,所有人都提心吊胆。这样的情景我永远都忘不掉,它随时提醒我每条生命背后都承载着巨大的意义,保障旅客的安全是我的职责所在。”刘传健说。

  严谨、慎独、担当——这三项特质已经深入到刘传健的骨髓里,甚至延伸到了生活中。

  看过刘传健下厨做饭的朋友都会感慨万分,他仿佛将厨房当作驾驶舱,灶台必须始终保持井井有条的状态,做饭的每个环节则必须按照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绝不手忙脚乱。一桌菜做好了,厨房里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即使是在休息时间,朋友们也很难约刘传健出来,因为他总是更愿意把这些时间用来锻炼身体,“不抽烟、不喝酒、不熬夜”是他在朋友圈里众所周知的标签。

  在妻子邹函眼里,工作中的刘传健是一架航班的主心骨,生活中的刘传健则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虽然工作占据了刘传健绝大部分的时间,但是家庭里的一些重活儿和重大事项都由他一手包办。

  正因为如此,5月14日那天,邹函看到新闻后,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说:“一看是我刘教员的航班,吓得我紧张了三分钟!再一想我刘教员技高人心细,肯定没问题!”

  “再坚持一下,再完美一点”

  “后来在模拟机上对‘5·14’事件进行了许多次模拟,每一次的结果都是坠机。大家都感到很震惊,问我当时究竟是如何做到的。现在想起来,其实就是做到了两件事:再坚持一下,再完美一点。”刘传健说。

  近万米高空,每小时八百公里的速度,挡风玻璃破裂的那一刹那,驾驶舱释压,副驾驶半个身子被吸出了窗外。强风和巨大的噪音袭来,整架飞机在剧烈地抖动,而刘传健的脸和耳膜同时经历着撕裂感。

  “恐惧可能在我的意识中占据了两三秒,心里面喊着完了,完了。恢复清醒后,我发现操纵杆还能用,但是仪表大部分已经不能显示了。”在那一刻,刘传健仿佛回到了驾驶战斗机的时候,必须完全依靠手动操纵飞机备降。

  飞机此时正处在青藏高原的边缘,底下崇山峻岭清晰可见,要把飞机飞出高原才能下降高度。这意味着飞机还要在7000米左右的高空停留一段时间,而刘传健必须在低温、缺氧的环境中坚持一段时间。

  在后来的调查过程中,事件调查组判断,在当时的环境下坚持那么长时间,正常人势必失去意识。但刘传健却能将自己的每一个操作步骤完整而准确地还原,说明他在当时处在十分清醒的状态,令人不可思议。

  “我想,靠的应该是顽强的意志力吧。”刘传健对记者说。看似简单的一个词,背后凝结着多少日积月累、持之以恒的努力。

  当兵的时候,刘传健必须顶着北方早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严寒,身着短裤背心,跑一万米。在这种挑战生理极限的时刻,刘传健总是在心里不断地告诉自己: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后来无论做什么困难的事情,我都会这样自我暗示,意志力就是在这‘再坚持一下’之中锻炼出来的。”刘传健说。

  危急之时戴不上氧气面罩,刘传健之所以能在缺氧的环境下保持清醒状态,是因为他常常以憋气的方式来锻炼自己的意志力,最长的时候能憋4分钟。有时候,刘传健会让妻子捏住自己的鼻子,而他则三四分钟不出气,如同昏迷过去,妻子会赶紧“推醒”他。

  顽强的意志力让刘传健克服了极端艰险的驾驶舱环境,但是没有了仪表显示就没有了飞行参照,他面临着更严峻的困难。

  “第二机长告诉我,客舱里的旅客是安全的,我一下就比较兴奋了,觉得今天一定要把他们送回去。在当时的情况下,我只能凭借飞行的基本方法来操纵,那么就必须把每个细节都做好、做到完美,才有机会成功备降。”刘传健说这段话时,眼神中带着坚定与自信。

  5秒钟,是刘传健闭着眼睛从家里客厅的沙发走到卧室的时间,而这期间他能够不碰到任何物体。这里面没有什么秘诀,全靠着他的一次次实验。在几十年的飞行生涯中,刘传健也是靠着一点点积累、一遍遍琢磨、一次次总结,不断夯实着自己的基本功。

  凭什么做到完美?记者想起了欧阳修那篇著名的《卖油翁》——“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继续做一名平凡的飞行员

  “5·14”事件过去的这半年,妻子邹函发现,从前那个脸上总是挂满笑容、幽默地自我调侃“头发少是因为高空风大”的刘教员,现在会莫名其妙地沉默寡言。

  “经历了一场生与死之间的搏斗,觉得自己像生了一场大病,身体处在虚弱的状态。”而恐惧的梦魇也不知不觉地钻进了刘传健的意识深处,总在不经意间窜出来,让他的情绪不稳定,常常会突然感到低落、不安。记者也注意到,刘传健在采访过程中,聊起那惊心动魄的30多分钟时,声音带着轻微的颤抖。“每次回忆起‘5·14’当天的情形时,心里其实是很不舒服的。”刘传健说。

  “但是飞了二十几年,对飞行已经有感情了吧?”记者问。

  “不是有感情,而是有很深的感情!所以,即使经历了极端的险情,我还是要继续我的飞行员生涯。”刘传健答道。

  这半年里,刘传健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三件事上:身体恢复、心理疏导和技术培训。而刘传健并不是一个人在与“创伤”战斗:“一家人都在努力,他们理解、包容我的异常行为,我在家里恢复、学习的时候,他们大气不敢出,连2岁的女儿也不敢哭闹,生怕影响到我。”

  8月,经过公司的推荐,刘传健通过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面试,正式被录取为航空管理项目研究生。从11月开始,他将每月到清华大学上几天课,整个学习将维持一年半。

  “那么现在回过头去看,‘5·14’事件对你意味着什么呢?”记者问。

  “创造奇迹的不是一个人、一瞬间,而是一群人和一辈子。我只是完成了自己的职责。”刘传健回答。

  这半年里,有陌生人给他发去短信,表达感谢与崇敬之情;邻居们惊喜地发现,原来英雄就在身边;其他航空公司的飞行员把他拉进微信群里,让他传授飞行经验……尽管刘传健并不觉得自己完成了多么伟大的使命,但是他很欣喜地看到事件所带来的正能量。“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对飞行基本功的锤炼,对飞行作风的养成,在关键时刻派上了用场,这让我很欣慰,希望能在行业里产生积极的影响。”

  “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一个航班一个航班地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为实现民航强国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 刘传健一字一句地向记者复述习近平总书记对他们的要求。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9月30日那个意义非凡的下午,站在总书记身旁的刘传健,更加坚定了继续做一名平凡飞行员的决心。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