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达洪大叔的回家路
赤峰机场问讯处刘思在服务
近日,民航局政府网局长信箱收到了一封从新疆乌鲁木齐发来的感谢信,写信的是维吾尔族民警地里夏提。信中提到,前不久,他67岁的父亲吐达洪从内蒙古赤峰玉龙机场出发,在呼和浩特中转,飞往乌鲁木齐。老人的汉语表达能力极差,不认识汉字,无法自己完成中转,给此次行程带来极大困难。地里夏提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乌鲁木齐与赤峰玉龙机场进行了电话沟通,得到了工作人员刘女士的认真对待。在民航工作人员一路上细致周到的帮助下,吐达洪平安顺利地完成了全程2865公里的回家之旅。
“我真的感受到了56个民族是一家,维汉一家亲。这样的事对我们这样的普通家庭来说,真的是不敢想象。感谢民航领导,给你们鞠躬了。感谢玉龙机场的工作态度,你们感动到我们一家人了,让我真的感受到了千里之外的玉龙机场有家的味道”。这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让我们十分想知道,吐达洪大叔在这段2865公里的回家之旅中,到底经历了什么?又是什么样的民航人让这个维吾尔族家庭感受到了56个民族是一家的浓浓真情?日前,本报记者循着吐达洪大叔的回家路线进行了实地采访,为读者重现这段温暖的旅程。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地里夏提已经在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的航站楼里坐立难安地等待了4个小时。从19时到现在,这个维吾尔族小伙子一口饭没吃,一口水没喝,带来的两包烟一根也不剩了,攥在手里的手机还是没有动静。
67岁的老父亲吐达洪基本不会说汉语,看不懂汉字,9月14日这天要独自一人从几千公里外的内蒙古赤峰乘坐飞机回乌鲁木齐。更让地里夏提忐忑不安的是,两地之间没有直飞航班,父亲须在呼和浩特中转,停留近4个小时。
“父亲不过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退休工人,真的能像赤峰玉龙机场那位姓刘的工作人员说的那样,一路有人陪伴、引导,平安顺畅地抵达乌鲁木齐吗?”地里夏提越想,心里越没了底。“这些特殊的服务还是免费的,哪怕要点额外的费用也更叫人心安呀!”他无助地望向窗外的浓浓夜色。
两个时区外的赤峰,地里夏提念叨的那位姓刘的工作人员——赤峰机场地面服务部旅客服务室副主任刘思——送走了当天最后一个航班,心里惦记着吐达洪大叔的航班这会儿也应该落地了,他的女儿玛依努尔怎么还没有发来微信?
从赤峰到呼和浩特的空中航程是639公里,从呼和浩特到乌鲁木齐则是2226公里。吐达洪大叔这趟2865公里的旅程,牵动着许多人的心。
“爸爸,听他们的安排就能回家”
半年多前,吐达洪嫁到赤峰的女儿玛依努尔生了个儿子,一家人高兴坏了。但因为是高龄产妇,玛依努尔的身体状态不是很好,放心不下的吐达洪跟着女儿从乌鲁木齐来到赤峰,照顾女儿和外孙,原本打算等当警察的儿子地里夏提赶上假期,再到赤峰接他回家。
在临近中秋节的时候,吐达洪的老伴美丽邦·吾斯曼突发高血压住进了医院。“相伴几十年了,父母感情很深。知道母亲住院后,父亲决定中秋节一过马上回乌鲁木齐照顾她。我没有假期去接他,姐姐照顾孩子走不开,一时没有人可以陪父亲回来”。因为父亲也有高血压,地里夏提不敢违背他的意愿,只能自己想想法子。
地里夏提在网上查到了赤峰机场问询处的电话,抱着试一试的念头打了过去。他把基本情况告诉工作人员后,对方告诉他特殊旅客乘机服务可以保障父亲的旅程,并且呼和浩特机场的中转服务非常完善,可以放心。听到这些,地里夏提难掩兴奋的情绪,平静下来后又在网上查了查,证实了工作人员的说法,便帮父亲订了票。
9月14日中午,玛依努尔带着父亲到了赤峰机场。不论是在路上,还是到了航站楼,玛依努尔不断地与弟弟通着电话,反复地讨论着。虽然弟弟告诉她“民航的服务值得信赖”,但她还是很担心。
见家属还是不太放心,赤峰机场问讯处的邵婷婷想到了刘思。“思姐在机场是出了名的‘爱管闲事’,把打不到车的旅客捎回市区,帮旅客联系酒店,将旅客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去办。她还告诉我们,不管几点,不管是不是上班时间,有问题第一时间找她”。
刘思赶到航站楼,了解了情况。看到父女俩都流露出焦虑的情绪,为了让他们安心,刘思联系了在呼和浩特的朋友王艳斌,让他到机场接机,帮吐达洪办理下一段航程的乘机手续和特殊旅客乘机服务。
刘思的热情超出了玛依努尔的想象,她拿不定主意,便让弟弟与刘思沟通。电话里,地里夏提理解了刘思的善意,心怀感激地问道:“能知道您的名字吗?”
“我姓刘,您放心,您的父亲一路都会有人陪伴、引导的,一定会平安顺畅地到家”。为了让他们更安心些,刘思和玛依努尔加上了微信。
临别之际,玛依努尔用维吾尔语对吐达洪说:“爸爸,听他们的安排就能回家。”
“我听不懂他们说的是什么,但是可以感受到,大叔很相信我。”刘思说。
“大叔,请您跟着我”
“大叔,请您跟着我。”刘思一边说,一边用手势比划着。这个时候,她才发现吐达洪是一位纯朴又和蔼的大叔,她说一句,不管听没听懂,吐达洪都会笑着点点头作为回应。
过了安检,刘思领着吐达洪登机。她把写有朋友姓名和电话号码的特殊旅客乘机服务单交到了航班乘务长的手里,看着乘务长熟练地把吐达洪安顿在座位上,这才放心地下了飞机。
14时,飞机刚起飞,刘思就拨通了王艳斌的电话,让他可以出发去机场了,随后又啰啰嗦嗦叮嘱了一番。
1个小时20分钟后,航班降落在了呼和浩特白塔机场。等候在舱门外的是进港接机服务员李心洁。向乘务员了解完情况后,她搀扶着吐达洪走向进港接机处。“这种情况我们常遇到,一些蒙古族旅客的汉语也不流利,我们会帮助引导,流程都是一样的。”李心洁说。到了接机处,李心洁拨通电话,与王艳斌联系上,反复确认后方才让他接走了吐达洪。
“我的朋友接到您的父亲了,中转顺利,请不用担心。”从王艳斌那里得到消息的刘思第一时间给玛依努尔发去微信。
因为语言不通,吐达洪和王艳斌就这样沉默地在候机楼里坐了几个小时。临近登机时间,王艳斌带着吐达洪到值班经理柜台办理了第二张特殊旅客乘机服务单,上面写着地里夏提的电话。
呼和浩特机场地面服务部服务员杨莹接过下一棒,她用同样的手势和语言告诉吐达洪:“大叔,请您跟着我。”为了记牢吐达洪·吐格达洪这个有些拗口的名字,防止在交接的时候出错,杨莹在心里默念了许多遍。
在登机口,当杨莹与登机口服务员杨世英交接完后,吐达洪对她笑着点了点头,说了一句“谢谢”。虽然口音很重,但是杨莹听得很清楚。
按照服务流程,特殊旅客一般会被安排在最后登机。杨世英让吐达洪坐在了距离登机柜台最近的登机口候机座位上,以便在保障其他旅客登机时能随时照顾他。所有旅客都登机完毕后,杨世英领着吐达洪上了飞机。
19时15分,刘思在航旅纵横APP上看到海南航空HU7888航班从呼和浩特起飞了。它载着回家心切的吐达洪大叔飞向了乌鲁木齐。
“儿子,我们祖国伟大得很”
23时左右,地里夏提的手机终于响了。“您是地里夏提吗?您的父亲已经安全抵达,我们在2号航站楼进港接机处等您。”电话里令人心安的声音来自乌鲁木齐机场旅客服务部中转中心的地服人员魏涛,他是这段跨越2865公里真情接力的最后一棒。
接到电话的地里夏提一边问路,一边奔跑,满头大汗地到了进港接机处。魏涛没有立刻让地里夏提接走吐达洪,而是先核对了地里夏提的身份证,方才完成了交接。
“太感谢了,跟我们一起去吃顿饭吧!”地里夏提一边邀请,一边给魏涛递过去一瓶水。
“不用了,这是我们的工作职责,再见。”魏涛说完又走回了工作岗位。
回家的路上,吐达洪告诉地里夏提,一路上有很多人在帮助他。
“他们都是来自乌鲁木齐的吗?”吐达洪问。
地里夏提告诉父亲:“他们不是,他们是民航的工作人员,他们彼此也互不认识,他们是以接力的方式帮助您回家的。”
吐达洪愣了一会儿,轻轻地说了一句:“儿子,我们祖国伟大得很!”
父亲的这句话让地里夏提更加感慨了:“几千公里的距离,只凭一通电话,一位平凡的维吾尔族老人,不是头等舱的贵宾,就能享受到这么温暖的服务,能有家的感觉,这对我的触动太大了,民航太好了。”
几天后,地里夏提给民航局写了一封感谢信,信里写道:“(这次经历)让我真的感受到了56个民族是一家,维汉一家亲。”
刘思看到这封感谢信的时候,她想起那天晚上玛依努尔通过微信告诉她吐达洪大叔已经安全抵达后,她把当天的经历分享给了曾经是火车乘务员的妈妈。刘思对妈妈说:“旅客平平安安,家属高高兴兴,这是对我工作最好的肯定。”
“加油,好好干!”收到妈妈的回复,那个夜晚,刘思睡得特别踏实。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山航:盲人旅客带娃乘坐航班,演绎一个温暖故事
- 下一篇:返回列表